一、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财政资金、福彩公益金等多种渠道,提档升级镇街敬老院22家,改造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机构2家,基本形成“镇镇有床位、街街可照护”的公办养老设施网络。
二、深化运营体制改革。撬动社会力量投资300万元,在24家养老机构试点公建民营改革,探索委托管理、补贴运营等方式,养老机构平均服务项目增至6项,入住率53%,月均居家上门服务超过600人次。
三、完善兜底保障机制。将镇街敬老院人员配比提高到10:1,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从832元提高到955元,每年为6600人次特困人员发放高龄失能补贴6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