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按照《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綦江府发〔2019〕22号)文件要求,根据《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重庆市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本规划。
二、起草过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要求,区农业农村委牵头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经与编制单位多次研究讨论,组织全区各街镇、区级部门及农业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并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草案。经区政府常务会审议后,按程序印发、公布。
三、主要内容
(一)总体框架。分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等十二章。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綦江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全面构建,农业农村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乡村建设更美丽更宜居,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入新阶段。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3%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800元。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农村公路村民小组通畅率达100%,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40%、95%,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05︰1。
(三)“十四五”重点任务。主要包括:
1.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和帮扶。按照“示范引领、重点帮扶、积极推进”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2.构建“325”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一是拓展提升粮油、蔬菜、生猪三大保供产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6万亩左右,蔬菜播种面积达到40万亩,生猪产能稳定达到出栏100万头以上。二是做大做强萝卜、辣椒两大优势产业,种植面积10万亩,打造中国·西部萝卜辣椒第一产业园。三是不断发展草食牲畜、特色林果、生态渔业、中华蜜蜂、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年出栏山羊30万只,发展特色林果10万亩、蜜蜂10万群、中药材10万亩。四是培育形成100亿级生猪、50亿级草食牲畜、10亿级萝卜、10亿级辣椒、10亿级横山大米五大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五是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扎实做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面拓展重庆綦江食品工业园,打造成100亿级食品加工产业园;打造区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
3.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全面发展。包括融入成渝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建设渝黔合作农业农村先行示范区以及努力推进綦-万一体化发展。
4.提升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加强农产品品质品牌建设,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优化畜禽屠宰规划促进畜禽屠宰标准化建设,现有屠宰企业限期整改保留2家,取消定点屠宰资格9家,规划建设北部片区、中部片区、南部片区、正大生猪、小家禽5个标准化畜禽屠宰场。
5.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及供给保障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强化耕地数量保障和质量提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宜机化改造,提升山地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25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3%,建设高标准农田达70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
6.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城乡市场体系促进农村消费。到2025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新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00个,新建50个美丽宜居乡村。
7.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构建多层次乡村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和激励机制。
8.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街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
9.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发展,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拓宽农民经营性增收渠道,激活农民财产增收潜能,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
10.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推动“三社”融合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到2025年,力争“三变”改革覆盖50%行政村,全区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到8%。
四、本文查阅途径
《重庆市綦江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由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21年12月13日印发,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即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