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綦江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綦江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第二届区人民政府第1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綦江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目 录
第一章 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5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效 5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发展新形势 11
第三节 “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 14
第二章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9
第一节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9
第二节 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和帮扶 22
第三节 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4
第三章 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 25
第一节 拓展提升三大保供产业 26
第二节 做大做强两大优势产业 28
第三节 提质增效五大特色产业 29
第四节 培育形成五大产业集群 32
第五节 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34
第六节 全面拓展重庆綦江食品工业园 37
第七节 打造区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 38
第四章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全面发展 39
第一节 融入成渝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 39
第二节 建设渝黔合作农业农村先行示范区 40
第三节 努力推进綦—万一体化发展 41
第五章 提升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43
第一节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43
第二节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44
第三节 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45
第四节 加强农产品品质品牌建设 47
第五节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49
第六节 优化畜禽屠宰规划促进畜禽屠宰标准化建设 51
第六章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及供给保障能力 52
第一节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52
第二节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53
第三节 建设“智慧农业·数字乡村” 54
第四节 强化耕地数量保障和质量提升 57
第五节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宜机化改造 57
第六节 提升山地农业机械化水平 58
第七章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59
第一节 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 59
第二节 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 60
第三节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61
第四节 加快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62
第五节 构建城乡市场体系促进农村消费 65
第八章 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66
第一节 加强农业高素质人才培养 66
第二节 构建多层次乡村人才队伍 67
第三节 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和激励机制 68
第九章 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70
第一节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70
第二节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71
第三节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73
第四节 提升街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 74
第十章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76
第一节 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发展 76
第二节 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77
第三节 拓宽农民经营性增收渠道 77
第四节 激活农民财产增收潜能 78
第五节 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 78
第十一章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80
第一节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80
第二节 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81
第三节 推动“三社”融合发展 81
第四节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82
第五节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83
第六节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84
第十二章 加强规划的领导和保障措施 85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86
第二节 全面落实“四个优先” 87
第三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87
第四节 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88
前 言
“十四五”时期(2021年至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是“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期,也是重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新定位、新使命的第一个五年。根据《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和《重庆市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重庆市綦江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全区农业农村发展意图和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 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作为全区全局工作两个基本面,把乡村振兴作为綦江农业农村发展的最大潜力,把城乡融合作为綦江发展的最高境界,推动全区“三农”发展整体提升。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区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重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年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5339元增加到2020年的12475元,全区25个贫困村和7559户22417人建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实现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来自于以下努力工作:
一是坚持高位高效,始终扛牢脱贫攻坚责任。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区上下闻令而动、克难奋进,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唯此为大、唯此为重、唯此为要的政治任务。完善落实区级领导包镇、部门干部包帮、街镇班子包片、驻村工作队包村、村干部包点、企业结对帮扶的“六联动”工作机制,组织91个帮扶单位5331名帮扶责任人精准帮扶贫困群众;为各街镇配备3至5名专职扶贫干部,选派60名驻村第一书记,增派47名驻村工作队员;开发大数据系统实时监管、动态更新每户情况,做到户户见干部,帮扶不漏户。先后统筹投入财政涉农资金33.98亿元,其中2019年、2020年分别投入8.65亿元、9.09亿元,在贫困群众吃穿、住房、饮水、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有效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区建设扶贫车间29个,开发公益性岗位3126个,全面兑现贫困劳动力跨区域就业交通补贴5476人、171.74万元,兑现补助对象达100%,引导贫困劳动力在家发展产业,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全区无一人因疫情返贫致贫。并组建5个督导组定期对各街镇、行业部门脱贫攻坚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
二是坚持善作善成,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焦吃穿不愁,实现增收达标。扎实开展就业扶贫,外出稳岗就业贫困劳动力8821人,多渠道、多方式全面消除贫困对象“零就业”家庭。对无劳动能力的2586户5544名贫困对象通过低保兜底,实现应兜尽兜。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每年安排1000万元左右资金,制定贫困户产业发展补助政策,因地制宜培育扶贫主导产业,设立105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全面开展上门服务,累计贷款4535户次8912.13万元,有力支持了贫困户产业发展,培育贫困村致富带头人84人。实施“破壳行动”,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132个,25个贫困村全面破壳、平均收入达45万元,去年底贫困户享受分红162万余元。广泛开展“直播带货”“我为乡亲卖土货”等消费扶贫活动,累计销售扶贫产品2.46亿。聚焦教育保障,实现学有所教。对教育服务性收费兜底,解决因贫失学问题,累计对贫困户子女56273人次落实教育帮扶政策,资助资金6078万元,确保贫困家庭学生“能上学”。聚焦医疗保障,实现病有所医。全面开展医生巡访工作,377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定期“问诊”,新建改建村卫生室84个,实施“六个百分之百”医疗扶贫模式。聚焦住房保障,实现居有所安。近年来,累计投入3.8亿元,改造危房14888户,其中贫困户5323户,贫困对象危房改造做到应改尽改、动态清零。聚焦饮水安全,实现干净放心。累计投入4.4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66个,建立起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安全饮水体系。实现水量、水质、供水保证率、用水方便程度“四达标”,全区包括建卡贫困户在内的所有农户喝上了安全放心水。聚焦环境改善,实现乡村美丽。建成“四好农村路”通组公路3825公里、人行便道2018公里,实现所有贫困村组组通、户户通,村村有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区村容村貌全面改善,原贫困村、户实现村村“清爽”、户户清洁。
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綦江区于2018年出台了《全区分层分类开展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实施方案》,将全区20个街镇、302个行政村分为示范镇、示范村、重点村、推进村,分层分类开展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并确定了“两镇七村”开展示范引领。示范镇为永城镇、三角镇;示范村分别为:石壕镇万隆村、永城镇中华村、三角镇红岩村、永新镇石坪村、篆塘镇珠滩村:采取“加强领导强力推动、全区统筹政策支持、规划引领多规合一、明确目标打表推进、主体明确个性发展”等措施办法,三年来,整合资金4.6亿元,累计实施“两镇七村”试验示范项目850个,全力确保责任到位、资金到位、项目落地。
坚持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十大工程稳步推进,试点示范工作有序开展。永城中华村建成重庆市级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成效显著。率先在全市启动农村残垣断壁整治,整治率达到95%。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76.2万农民当上股东,全区“空壳村”占比下降到4.5%,“三变”改革试点村累计达到16个。
重要农产品供给持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6万亩左右,“十三五”期间粮食产量稳定在36万吨左右,生猪每年稳定在55万头以上,蔬菜、水果、禽蛋分别实现产量55.7万吨、4.5万吨、1.5万吨,分别较2015年增长23%、33%、15.4%,“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供给充足、总体稳定,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区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8.3亿元,实现年均增长7.3%。“353”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大力发展以“横山大米”“花坝糯玉米”为主的粮油产业,连续3年成功申创产油大县;引进落地正大集团等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打造100万头生猪产业链;发展以赶水草蔸萝卜为主的优质蔬菜产业,种植面积达35.4万亩,获批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粮油、生猪、蔬菜三大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大力推进以“安稳黑山羊”为主的草食牲畜基地做大做强,发展黑山羊10万只、肉兔65万只;发展以“饭遭殃”为加工龙头带动的綦江辣椒标准化核心基地2万亩,綦江辣椒被认定为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以“北渡鱼”为主的万亩生态渔;制定柑橘标准化种植和连续三年管护补助政策,累计发展柑橘2.3万亩;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发展以木瓜、银杏等为主的中药材6.7万亩,草食牲畜、调味品、生态渔业、柑橘、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链扩面延链。大力发展以“凤凰梨”、蓝莓等为主的10万亩特色经果产业,以“中蜂蜂蜜”为主的“甜蜜事业”,中峰镇成功创建全国中蜂成熟蜜示范基地,以笋竹、茶叶等为主的6.8万亩特色林业经济快速发展,特色水果、禽蜂产业、林业经济三大巩固产业不断拓展。产业融合步伐加快,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饭遭殃”“老四川”等农业龙头企业登上央视平台、影响不断扩大。近3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累计达到32万亩,成功创建全市山地粮菜产业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完成农田宜机化改造4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7.3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83%,高素质农民培训增加到11万人。
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开局起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累计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506公里,通畅工程1936公里,改扩建农村公路2500公里,实施“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建设100公里,2020年底全区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实现通达100%、通畅率95%的目标。农村集中安全供水率达到59%。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城乡低保标准差距缩小,农民收入迈上新台阶,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7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2:1下降至2.09:1。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效经验借鉴,“十三五”的圆满收官,为谋划好“十四五”、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发展新形势
一、“三农”压舱石作用和战略后院地位更加凸显
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阶段,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深层次影响逐渐加深,国内经济发展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复杂变化,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比改革开放以来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复杂严峻。面对充满挑战的内外部环境,以及洪涝干旱与病虫害交织叠加的多灾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总体运行稳定向好,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效发挥了“三农”压舱石作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增添了底气、增强了信心。“十四五”时期,在特殊时期、特殊背景、特殊挑战相互交织影响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特征愈发显现,更要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好形势,着力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坚决守住“三农”战略后院,发挥好“三农”对保供给、稳预期、强信心的重要作用,为应对来自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稳住基本盘,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坚实基础。
二、全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迎来重大战略机遇期
“十四五”期间,全区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从政策导向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路线图、任务书和优先序。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在“三农”领域的投资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全区农业农村补短板、锻长板、筑底板提供了强大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加快构建,为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提升农村消费能级和水平提供了良好环境。从区域战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綦江“一点三区一地” 发展新格局(加快綦万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步伐,打造主城都市区重要支点,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服务区、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发展试验区,和知名休闲旅游目的地),为全区构建农业农村协调发展指明方向,布局优化响应持续释放,有利于我区在更高层级、更大范围深化对外开放、强化区域合作;构建綦江山地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区,将加快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从技术创新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深度赋能,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将加快缩小城乡鸿沟,为传统农业转型发展提供现代生产要素、物质装备、管理手段和销售渠道。从自身发展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效经验借鉴。城乡融合发展试验示范为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距带来新契机。有利于我区提升城市能级,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三农”面临问题和挑战依然突出
我区是农业大区,山地特色农业和农村分散薄弱的“农情”特征明显,“三农”问题长期以来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突出短板。一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面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现代农业发展乏力,农村老龄化、空心化日益严重,农村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二是农业整体竞争优势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乡村数字化水平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等弱项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是最大短板,农村流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远远滞后于城市,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四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严重短缺,乡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创新创业环境仍欠佳。
谋划好“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必须深刻把握发展新特征。“十四五”时期将进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全面过渡期、衔接期、农村产业发展进入深度融合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推动期、城乡要素流动进入加速期、农业农村改革进入深化期。要把粮食生产和安全保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分层分类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主要抓手,要把缩小全区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全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旋律,要把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推进全区“一点三区一地”战略部署作为构建全区农业农村协调发展新格局的主要依据,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提档升级作为核心基础工作,要把国内国际双循环作为驱动激活全区农业农村发展的最大潜力,要把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投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全区农业补短板、锻长板、筑底板的强大支撑,要把互联网、大数据、5G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全区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深度赋能的主要手段,要把践行“两山论”、走好“两化路”作为解决好全区农产品的供给结构、供给质量、供给链条的主要路径,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第三节 “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 “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证农村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坚持农民主体、立农为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发挥农民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绿色引领、融合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引领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为引领驱动农业现代 化,不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坚持系统观念、梯次推进。整体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差异性,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全面推进“五个振兴”,协调推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目标任务
到2025年,綦江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全面构建,农业农村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乡村建设更美丽更宜居,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入新阶段。
展望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建立,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高品质宜居乡村基本建成,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全区基本达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速产业融合,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互动,重要农产品供给货足价稳,农业产业链条更加完备,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3%左右,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2︰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800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达到23.5亿元。
科技支撑有力,实现更有效率发展。农业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加速提高,农业创新力持续增强,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 “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乡村美丽宜居,实现更可持续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农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农业生产方式更加绿色,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农村公路(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畅率达100%,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40%、95%,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减少2%以上,美丽宜居乡村新蓝图日益显现。
城乡加速融合,实现更加公平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更加顺畅,农业农村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05︰1。
农村和谐安定,实现更为安全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突出,实现乡村自治、德治、法治有机结合,文明乡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加快建设提升,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表1 綦江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体系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0年 |
2025年 |
指标 属性 |
一 |
农业高质高效 | ||||
1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万吨 |
35.6 |
≥35.6 |
约束性 |
2 |
肉类总产量 |
万吨 |
6 |
11 |
预期性 |
3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78 |
92 |
预期性 |
4 |
畜牧业综合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
% |
23.2 |
55 |
预期性 |
5 |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 |
—— |
0.42:1 |
2:1 |
预期性 |
6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 |
亿元 |
19.5 |
23.5 |
预期性 |
7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 |
60 |
64 |
预期性 |
8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 |
47.35 |
60 |
预期性 |
9 |
耕地中高标准农田占比 |
% |
24 |
61 |
预期性 |
10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 |
0.5 |
0.515 |
预期性 |
11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 |
% |
99.2 |
99.5 |
预期性 |
12 |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 |
90 |
≥95 |
约束性 |
二 |
乡村宜业宜居 | ||||
13 |
农村公路(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畅率 |
% |
95 |
100 |
预期性 |
14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 |
80 |
85 |
预期性 |
15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
% |
30 |
40 |
预期性 |
16 |
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 |
% |
85 |
90 |
预期性 |
17 |
乡村医生总执业(助理)医师比例 |
% |
22 |
27 |
约束性 |
18 |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占比 |
% |
67 |
70 |
预期性 |
19 |
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 |
% |
80 |
>90 |
预期性 |
20 |
区级以上文明村占比 |
% |
50 |
60 |
预期性 |
三 |
农民富裕富足 | ||||
21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7475 |
24800 |
预期性 |
22 |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 |
—— |
2.09:1 |
2.05:1 |
预期性 |
23 |
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 |
% |
21 |
50 |
预期性 |
24 |
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
元.人.年 |
131 |
200 |
预期性 |
25 |
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 |
% |
9.1 |
12 |
预期性 |
注:增加值为2020年现价。
第二章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是人类社会一个永久的话题,我国整体脱贫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起点,着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尽快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变,推动农业农村加速向现代化迈进。
第一节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针对我区25个已脱贫村,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表对标中央政策举措,分类、有序、逐项调整优化现有帮扶政策。稳定兜底救助类政策。落实好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维持脱贫攻坚期间给予贫困地区的强化财政保障能力政策。制定支持脱贫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
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细化明确监测对象、监测范围、监测程序和帮扶措施,优化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办法并加快落实帮扶政策,按规定条件确定的监测对象中,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建立健全易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级分层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依托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加强民政、卫健、乡村振兴、医保、教育、住建、水利、就业等部门数据共享和对接,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结果为依据,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
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确保吃穿不愁,实现增收致富。持续开展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建立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保障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建立政策协调机制。对脱贫村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使主要政策措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留出“减速带”,设置“缓冲区”。探索构建可持续脱贫和发展模式,综合施策、协同治理惯性返贫顽疾。继续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保持重点投入到特色产业的政策稳定。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人口纳入低保范围,确保低保标准稳定高于国家扶贫标准。逐步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持续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加强教育引导、正向激励。加强职业技能培育和市场主体带动,提升脱贫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制定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激励政策,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巩固脱贫成果。动员组织各类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深化扶贫接力志愿服务行动。
推动脱贫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注重产业后续管护培育,以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主,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已脱贫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宜机化改造,推广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深化消费帮扶。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和“三社”融合发展,完善产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分层分类培训一批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到2025年,力争每个已脱贫村发展群众参与度高的特色主导产业1个以上,有条件发展产业的已脱贫户都要加入专业合作社,每户至少有1个以上稳定增收项目。
促进已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支持已脱贫村在农村人居环境、小型水利、乡村道路、农田整治、水土保持、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及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时,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持续就业帮扶车间的优惠政策。逐步调整优化公益性岗位政策,规范管理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有劳动力的相对贫困家庭有1人以上就业。深入实施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行动,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
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谋划建设公路、水利、电力、通信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档升级“四好农村路”建设,开展农村产业路、旅游路建设,有序推进自然村通硬化路。继续支持脱贫村水利工程建设,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实施农村电网和电气化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宽带网络向农村延伸覆盖。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体系,试点“快递进村”。
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村容村貌。重点保护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高度关注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源。教育引导脱贫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屋内屋外干净整洁。分类有序建设农村卫生厕所。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
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乡村小规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实施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过渡期内保持现有健康帮扶政策基本稳定,完善大病专项救治政策,落实困难群众医疗保险和救助待遇,组织城区医院与之建立稳定的帮扶关系。加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第二节 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和帮扶
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对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完善基层主动发现机制,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机制。
分层分类实施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按困难类型及时纳入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强化保障性兜底帮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适时调整低保标准,调整优化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单人户”政策,优化低保家庭收入财产认定办法。完善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合理确定农村医疗保障待遇水平。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合理控制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比例。大病保险继续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返贫致贫人口进行倾斜。科学确定医疗救助对象范围,合理明确医疗费用救助标准。分阶段、分对象、分类别调整脱贫攻坚期间超常规保障措施。
完善养老保障和儿童关爱服务。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代缴政策,按最低缴费档次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保费。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强化街镇公办养老机构对(半)失能特困老年人的集中照护。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确保符合条件、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
第三节 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在全区范围内,按照“先行示范、重点帮扶、积极推进”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等方面率先突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重点村镇帮扶工作,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足用好帮扶政策,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逐步实现向乡村振兴梯次过渡。其余镇(街道)村积极推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加强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按照“抓重点、求突破、见效果、树样板、出经验”和“学有经验、看有亮点、晒有形象”要求,围绕“一强二美三新”目标,重点培育乡村振兴典型示范和展示窗口。按照“一高、两低、三薄弱”标准,把25个已脱贫村,培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村。出台相应政策,开展重点帮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全区形成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专栏1:乡村振兴分类示范 |
先行示范类:永城镇中华村、新盛街道石桥村、赶水镇石房村、石壕镇万隆村、永新镇石坪村、三角镇塘垭村、隆盛镇振兴村、郭扶镇高庙村、篆塘镇珠滩村、安稳镇观音村、扶欢镇高滩村。 重点帮扶类:东溪镇、打通镇、石壕镇、横山镇;古南街道花坝村、通惠街道桥坝村、东溪镇福林村、赶水镇双龙村、打通镇吹角村、石壕镇石泉村、永新镇云品村、三角镇红岩村、安稳镇崇河村、横山镇新寨村;文龙街道金钗村、三江街道寨门村、新盛街道陈家村、石角镇千秋村、石角镇新农村、东溪镇新石村、东溪镇草坪村、赶水镇官田村、打通镇天星村、打通镇大罗村、打通镇下沟村、石壕镇响水村、永新镇罗汉村、永新镇建设村、三角镇中坝村、隆盛镇双拱村、郭扶镇龙泉村、篆塘镇古歧村、丁山镇石佛村、安稳镇召台村、扶欢镇插旗村、永城镇永和村、中峰镇中峰村、横山镇大坪村。 积极推进类:其余镇(街道)村。 |
第三章 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
按照“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要求,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为重点,构建“325”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拓展提升粮油、蔬菜、生猪三大保供产业,做大做强萝卜、辣椒两大优势产业,不断发展草食牲畜、特色林果、生态渔业、中华蜜蜂、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培育形成优质稻、生猪、萝卜、辣椒、草食牲畜五大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扎实做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专栏2:綦江“325”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 |
3:拓展提升粮食、生猪、蔬菜三大保供产业。2:做大做强萝卜、辣椒两大优势产业。5:提质增效草食牲畜、特色林果、生态渔业、中华蜜蜂和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培育形成优质稻、生猪、萝卜、辣椒、草食牲畜五大10亿级以上全产业链产业集群。 |
第一节 拓展提升三大保供产业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猪、蔬菜生产,强化落实“米袋子”党政同责、“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粮食产量、面积只增不减,努力提高单产和品质,恢复提升生猪产能,全力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粮食产业。推进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稻、玉米、糯玉米、菜用和加工马铃薯、鲜食和加工甘薯以及高粱等杂粮杂豆。注重稳面积、提品质、攻单产,大力发展以“横山贡米”为主的优质稻,打造优质稻品牌;稳定高产籽粒玉米、适度发展青贮玉米和以“花坝糯玉米”为主的鲜食糯玉米;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6万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35.6万吨以上,确保全区“谷物基本口粮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到2025年,力争粮食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以横山大米为主的优质稻产业集群综合产值达10亿级。
生猪产业。加快构建生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良好、布局合理、产销协调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快本区域生猪良繁体系建设,提高种猪繁育生产水平。依托正大集团调整优化生猪产业布局,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智能化养殖基地,加快正大集团100万头养殖、100万头屠宰、36万吨饲料、10万吨肉食品加工生猪全产业链发展。积极开展标准化生猪屠宰场创建工作,完善猪肉冷链物流运输体系,推动运猪向运肉转变。坚持内防、外堵,严防严控重大动物疫情。2025年全区生猪产能稳定达到出栏100万头以上,生猪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
蔬菜产业。大力推进蔬菜保供基地和“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按照“调减大宗菜,增种错季菜,补充特色菜”的思路,构建鲜销蔬菜、山地错季蔬菜、加工蔬菜并重产业格局,到2025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40万亩,总产量达65万吨以上,实现全区蔬菜标准化基地5万亩,其中标准化设施蔬菜3万亩,产品优质率达到95%、产后处理与加工率达到75%以上。其中优质萝卜发展到 10万亩,叶类蔬菜10万亩、优质辣椒发展到10万亩、葱姜蒜等其他调味品蔬菜5万亩。把綦江建设成为重庆主城的菜篮子直供大区和重庆火锅原辅料的重点生产基地。
专栏3:三大保供产业重点项目 |
粮食产业。落实种粮大户补贴和奖励政策,力争全区种粮大户增加到300户,扩大粮油规模化种植面积。到2025年全区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32.5万亩以上,力争优质水稻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稳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生猪产业。加快本区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健全生猪产业扶持政策,全力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推动“四化”养殖场建设,扩大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覆盖面,探索生猪活体抵押贷款。 蔬菜产业。进一步调减露地大路菜生产,扩大设施精细菜规模,做大做强特色蔬菜萝卜、辣椒。建成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20万亩,建成绿色蔬菜基地3-5个,蔬菜净菜商品化处理基地1-3个。 |
第二节 做大做强两大优势产业
做大做强萝卜、辣椒两大优势产业,推进绿色生产,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产出质量和效益。
萝卜产业。加快推进市级萝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围绕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机械化,着力打造优质萝卜生产基地,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农业设施,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以做大萝卜加工、扩大萝卜鲜销为重点,提升萝卜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能力,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小型企业为砥柱、众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加工产业集群,加快推动萝卜产业链转型升级。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支撑,加强草蔸种子繁育、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全国萝卜交易价格指数体系建设,持续发布萝卜价格指数。推广萝卜与辣椒及其它农作物轮作、间作,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完善萝卜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品牌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进一步提高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深入挖掘萝卜品牌内涵,扶持龙头企业,打造中国·西部萝卜辣椒第一产业园。到2025年,全区萝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达到25万吨,力争萝卜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
辣椒产业。以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基础,坚持“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方向,按照“六个统一”要求,推进辣椒产业发展。一是统一供种,以市场为导向,结合龙头企业生产、销售需求,推广优良品种;二是统一标准,由区农业农村委牵头制定辣椒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种植;三是统一服务,提供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品牌维护等服务;四是统一基地,着力打造集中连片生产基地,示范推广“辣椒+萝卜”轮作方式,提高规模效益;五是统一品牌,以“綦江辣椒”为公共区域品牌,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提高品牌知名度;六是统一营销,以重庆市綦江区蔬菜协会为主体,联合生产主体,统一销售。到2025年,全区辣椒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达到12万吨,力争辣椒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
第三节 提质增效五大特色产业
草食牲畜产业。围绕“安稳山羊”全产业链建设,以及肉牛、奶牛、肉兔等草食牲畜的发展,持续优化草食牲畜产业结构,打造山地草食牲畜养殖示范区。围绕草食牲畜生产基地、肉产品加工及品牌营销,建设以南部四镇为主的“安稳山羊”产业带,牧草资源丰富的街镇大力发展肉牛、肉兔等,引进实施“天友集团”奶牛养殖项目。到2025年,常年存栏肉牛达到2万头,建设标准化奶牛场,养殖存栏达1万头,出栏山羊达到30万只,肉兔出栏达到120万只,力争草食牲畜综合产业链产值达到50亿元。
特色林果产业。坚持提质增效、稳定发展特色林果,以“凤冠橘”、“凤凰梨”、脆李、柚子、蓝莓等为主,利用非基本农田加快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培育和引进新品种,积极推广新技术应用,不断加强各类特色水果品质提升。以永城、永新、三角、隆盛等镇为重点,差异化发展早中晚熟柑橘产业。以扶欢、丁山、横山等镇为主,大力发展蓝莓产业。稳定发展梨子、李子等产业,打造四季特色经果林。到2025年,力争特色经果种植面积稳定达到10万亩,年产量达10万吨。按照生态优先、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的要求,推进笋竹等特色林产业发展。
生态渔业产业。在长江水系禁捕以后,以“做强池塘渔业、做优水库水体渔业、做大稻田渔业”为发展路径,推动生态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推广“稻+X(鱼、虾、蟹等)”种养模式,打造山地特色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大力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模式,调整品种结构,实施养殖尾水综合治理;有序推进水库水面生态养殖;实施养殖稻田标准化改造,加快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到2025年,生态渔业养殖面积稳定在2.4万亩,其中池塘养殖1.3万亩、水库养殖0.6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0.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1.3万吨。
中华蜜蜂产业。充分利用辖区内各种蜜源,强化产业布局,重点在中峰、永新、郭扶、三江、赶水、安稳、打通、石壕等蜜源植物较多的街镇,发展蜜蜂产业,着重再建多个类似的“中峰蜜蜂小镇”;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发展50群以上的养蜂大户500户,建设常年存栏100群的蜜蜂养殖场100个,进一步强化技术培训,提升包装和品牌打造,形成整体营销的良好态势。到2025年,蜜蜂饲养量达到10万群,规模养殖比例提高到90%以上,总体提质增量“蜜蜂小镇”,争创国家级“中华蜜蜂之乡”。
中药材产业。积极发展药食两用品种、珍稀野生品种等道地中药材,在适宜地区适量发展银杏种植,加强开发利用;扩大天门冬、何首乌、淫羊藿、山药、木香、川党参、独活、前胡、川牛膝、川佛手、太白贝母等种植规模。以打通、郭扶等为重点,大力发展地道中药材产业。依托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加强中药材工业(中成药、提取物、饮片、兽药)发展。到2025年,全区中药材总面积达到10万亩。
专栏4:五大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
草食牲畜产业。到2025年,实现常年存栏肉牛2万头,奶牛1万头,年出栏山羊30万只,年出栏肉兔120万只。重点打造“安稳山羊”品牌。 特色林果产业。到2025年,全区特色经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柑橘达到3万亩,梨3万亩,李子2万亩,其他特色经果2万亩;笋竹达到3万亩。重点打造柑橘、优质梨、蓝莓、笋竹等特色林果品牌。 生态渔业产业。生态化改造连片30亩以上老旧池塘2500亩,推广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1000亩,新建标准化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500亩,建设水库水面生态养殖0.4万亩。打造3个生态渔业示范基地。 中华蜜蜂产业。重点在中峰、永新、郭扶、三江、赶水、安稳、打通、石壕等蜜源植物较多的街镇,适度规模发展中蜂,发展50群以上的养蜂大户500户,建设常年存栏100群的蜜蜂养殖场100个,蜜蜂饲养量达到10万群,规模养殖比例提高到90%以上,总体提质增量“蜜蜂小镇”,争创国家级“中华蜜蜂之乡”。 中药材产业。到2025年,全区中药材总面积达到10万亩,强化中药材加工、销售产业链发展。 |
第四节 培育形成五大产业集群
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形成优质稻、生猪、萝卜、辣椒、草食牲畜五大全产业链产业集群。
綦江生猪100亿级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加快本区生猪良繁体系建设,推动世界五百强正大集团项目落地落实,以推动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四化”养殖场,加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进程,促进綦江生猪养殖跨上新台阶。
綦江草食牲畜50亿级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围绕“安稳山羊”全产业链建设,以及肉牛、奶牛、肉兔等草食牲畜的发展,持续优化草食牲畜产业结构,建设以南部四镇为主的“安稳山羊”产业带,牧草资源丰富的街镇大力发展肉牛、奶牛、肉兔。
綦江草蔸萝卜10亿级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以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涉及6个镇29个村为主,在綦江类似地区集中连片发展“草蔸萝卜”标准化基地;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农业设施,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以做大萝卜加工、扩大萝卜鲜销为重点,提升萝卜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能力,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小型企业为砥柱、众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加工产业集群,加快推动萝卜产业链转型升级。
綦江辣椒10亿级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以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基础,坚持“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方向,按照“六个统一”要求,推进辣椒产业基地发展。努力提升辣椒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能力,形成以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加工产业集群,推动辣椒产业链加快发展。
綦江横山大米10亿级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以横山大米为主的綦江优质稻米,是我区水稻生产的优先序,在类似横山的乐兴、红岩坪、刘罗坪、永新、中峰、郭扶等地建设优质稻米基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引进推广适合的优质、高产、多抗良种和现代栽培技术;发展优质稻米精加工龙头企业,提升加工和包装水平;充分利用现代营销手段,达到优质优价。
表2 綦江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主要产业布局一览表
产业 |
重点街镇 |
备注 | |
粮油 |
水稻 |
各街镇 |
|
油菜、花生 |
永新、永城、隆盛、三角、横山、东溪、安稳、石角 |
||
玉米 |
各街镇 |
||
糯玉米 |
石壕、横山、丁山、石角、郭扶 |
||
马铃薯 |
赶水、扶欢、打通、东溪、永新 |
||
蔬菜 |
叶类蔬菜 |
文龙、永城、隆盛、新盛、三角、永新、石角、东溪 |
|
高山蔬菜 |
石壕、打通、赶水、安稳、郭扶、丁山、横山、石角 |
||
生 猪 |
各街镇 |
||
草蔸萝卜 |
东溪、赶水、扶欢、石角、三角、隆盛 |
||
綦江辣椒 |
东溪、赶水、扶欢、石角、三角、隆盛 |
||
草食 牲畜 |
肉牛 |
新盛、赶水、安稳、石壕、打通、石角、郭扶、隆盛 |
|
山羊 |
赶水、安稳、石壕、打通、石角、三角、永新、郭扶 |
||
肉兔 |
篆塘、郭扶、三江、东溪、赶水、新盛 |
||
特色 林果 |
伏淡季水果 |
梨以永新、中峰等为主;葡萄以文龙、隆盛、永新等为主;桃以打通、永城等为主;李以赶水、石壕、安稳、石角、隆盛、打通等为主。蓝莓以横山、扶欢、东溪、赶水为主。 |
|
晚熟柑橘、蜜柚 |
永城、隆盛、三角、石角、三江、赶水、永新、 |
||
生态 |
池塘及休闲渔业 |
永新、新盛、三角、永城、石角、篆塘、隆盛 |
|
冷水渔产业 |
打通、石壕 |
||
中华蜜蜂 |
中峰、永新、郭扶、三江、赶水等蜜源植物丰富区域。 |
||
中药材 |
木瓜、枳壳 |
打通、三角、石壕、郭扶、扶欢、新盛、文龙 |
|
其他中药材 |
永新、中峰、郭扶、安稳、篆塘、石角、石壕 |
第五节 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一、做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示范园处于綦江万盛创新经济走廊的辐射区,毗邻綦江城区,涉及食品工业园区、三角镇和永城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集中力量、集合资源、集成措施,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产品加工能力,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产业效益和农民收益,基本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良好格局,成为全国产城融合、产村融合的典范,綦江乡村振兴的样板,重庆现代农业的标杆。
建成全国一流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全力发展以食品为基础、药食同源为主线、美丽健康为目标的健康食品加工集群,集研发生产、检测检验、工业旅游及体验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产业城,对示范园乃至全区萝卜、辣椒、特色经果等农业产业带动作用和对人才的吸引作用进一步增强。
建成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按照“三品”“五化”的要求,围绕品种、品质和品牌建设,以“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绿色化、市场化”为切入点,做精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示范园山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充分挖掘,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生产更加高效,种养循环全面实现。
建成渝南片区乡村旅游示范基地。依托示范园多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将示范园打造成为集休闲农业观光、农耕文化体验、青少年综合实践科普教育、食品工业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园、青少年综合实践科普教育基地、食品工业旅游园。
二、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以东溪、扶欢、赶水、打通、石壕、安稳等镇和食品工业园区为重点,着力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利用现代科技大力发展种养循环农业,构建草蔸萝卜(綦江辣椒轮作)、优质生猪等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推动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草蔸萝卜”“綦江辣椒”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根据赶水镇及周边乡镇水土条件与萝卜、辣椒生理特征的锲合度,发挥赶水草蔸萝卜和綦江辣椒的品牌优势,采用萝卜、辣椒轮作模式,按照基地集中、加工集聚、经营集约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壮大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化联合体、创新科技、提升品牌,加快萝卜、辣椒全产业链发展。
重庆优质生猪保供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依托綦江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充分发挥打通镇和石壕镇低山区域森林覆盖率高、环境容量大、一般农地丰富等优势,按照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要求,建设以打通镇和石壕镇为核心的重庆优质生猪保供核心示范基地。
以“川渝黔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为支撑,依托红色文化、森林湖泊、山川、农田、清泉、溶洞等特色资源,通过“区域空间整合、旅游业态创新、四季全时游憩、红色记忆引爆”,建设融红色文化铸魂、高山森林康养、绿色农产品养生、山地运动健身、农耕文化养性于一体的红色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綦江段)、渝南“三养三想”新秀、川渝黔精品旅游线路重要节点。
建设大基地、打造大品牌、开拓大市场,构建起“生产+加工+科技+流通”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市场交易水平、科技研发实力基本达到全国一流水平,产能和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升,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到2025年,产业示范园综合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及“全国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
第六节 全面拓展重庆綦江食品工业园
发挥农产品加工业“接二连三”作用,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创新为支撑、以泛金融为血液、以协会为融合补充”,加快食品精深加工企业向通惠食品园集聚,形成以绿色食品加工为支柱、拓展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重点围绕以火锅底料为主的复合调味料产业链、綦江草蔸萝卜、辣椒产业链,药食两用木瓜等优势农产品,快速形成特色品牌优势和产业集群,合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到2025年,打造成100亿级食品加工产业园。
健全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以粮油、果蔬、茶叶、中药材、林产品等为重点,改善储藏、保鲜、烘干、清洗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支持企业加强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主食加工,加快培育主食加工示范企业和主食品牌,推进马铃薯等薯类产品主食化。力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
加强农产品加工平台建设。依托食品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民创业创新基地、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孵化平台等,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积极引导贮藏、保鲜、烘干、分等分级、包装、运销、检验检测、原料交易、支付结算等关联产业入驻园区配套发展,支持包装、工业设计、品牌营销、冷链物流企业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产业联盟。
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主体。加大农产品加工业财政专项扶持力度,健全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补偿机制,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打造一批经营效益好、吸纳就业多、税收贡献大、产业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专精特新”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调味品加工、肉类加工、休闲食品、火锅食材等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一批科技型加工企业。
第七节 打造区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
推进街镇特色产业园建设。除争创国家级产业示范园的街镇,其余各街镇依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带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针对居民休闲消费的旺盛需求,充分挖掘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及文化传承等功能,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旅则旅,分类推进镇域经济发展,把培育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突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以资源相似、产业相近为基础,助推古南、文龙、三江、新盛、通惠街道打造“城郊休闲农业示范园”。到2025年,打造一批集美食、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农村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支持石壕、郭扶、丁山用好山区、湖泊资源,发展糯玉米、花卉等产业,建成“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园”。
助推安稳、打通、石壕、赶水等镇建设“山地草食牲畜全产业链示范园”,做强“安稳山羊”品牌,建设产业基地,打造安稳山羊、肉牛、肉兔等牧草种植、养殖、加工、餐饮开发全产业链。
第四章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全面发展
坚持全局观念,以发挥优势、错位发展、彰显特色、相互融合为导向,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融入成渝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全市“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渝黔合作农业农村先行示范区,推进綦—万一体化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助推农业整体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一节 融入成渝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
加强成渝农业科技协同。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和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资源,促进綦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推动成渝农产品市场联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基层智能化监管网点建设。做强我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参与川渝品牌农产品网销行动,推进成渝地区优势农产品、农资连锁经营。
大力发展以“横山大米”系列产品为主的优质特色粮油,建设綦江优质粮油产业化基地。充分融入川渝两地调味品产业独特优势,共同打造“成渝麻辣经济走廊”。共同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展草蔸萝卜、辣椒泡菜系列、干品系列出口企业建设。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两地产业化联合体、行业协会,实现抱团发展。
第二节 建设渝黔合作农业农村先行示范区
发挥区位、交通、产业优势,联动江津、南川,强化与黔北地区合作,在开放平台合作、通道资源整合、产业协作联动、生态文明共建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渝黔合作的桥头堡和主阵地。
开展渝南黔北农业科技协同,加快与黔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动毗邻地区共同融入重庆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围绕农业农村产业协作共兴,探索共建农业产业园区。开展广泛的技术合作,进一步实施优势资源共享。
探索实施渝南黔北草食牲畜全产业链示范带,利用相似的区域优势、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发展黔北麻羊、安稳山羊、肉牛、肉兔等,引进精深加工和餐饮企业。积极建设渝南黔北优质辣椒、花椒全产业链示范带,发展久负盛名的“绥阳辣椒”、花椒,和“綦江辣椒”及花椒,强化播州区“全国优质辣椒生产区”和綦江的辣椒产业园发展建设,开展“双椒”精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合作示范,带动区域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实施渝南黔北错季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带,为重庆、成都、贵阳等提供优质蔬菜。共同利用相似的资源优势,协同发展优质高效笋竹产业带。
探索规划设计渝南黔北重大农业项目,做好统一规划、联合报批、协同争取、共同实施的长效机制。
第三节 努力推进綦—万一体化发展
綦江—万盛是重庆的“南大门”,是重庆中心城区功能向南拓展的战略支点,是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加快推动綦江—万盛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发展。到2025年,綦江—万盛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主城都市区战略支撑和传承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占主城都市区比重提高到4%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
綦江—万盛要统筹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布局,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加快壮大绿色蔬菜、调味品、名优茶、中药材、肉蛋禽、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精品农业、景观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要整镇整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以生态畜牧为重点,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牧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工程,围绕食用菌、萝卜、辣椒、茶叶、笋竹等特色产品,塑造“渝南味道”区域品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支持打造网货生产基地和产地直播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建设农业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研发中心,推进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实施“千年良田”工程,连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
推动生态共建共保。加强区域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协同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全面推行林长制,严格限制天然林采伐,大力开展国土绿化。
共同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加强改革授权、项目牵引、政策集成,围绕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产业协同发展等重点领域联合开展试验示范。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全面推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三社”融合。健全科教文卫体等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引导外出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兴业。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创新开发适合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鼓励工商资本投资适合产业化经营的农业领域。推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提高东溪、打通、丛林、永新等中心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煤炭落后产能退出区域转型发展,打造联接城乡的重要平台。规范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支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支点。
第五章 提升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一节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特色产业着力壮大市、区两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组建大型农业企业集团,鼓励企业挂牌上市,打造知名企业品牌,提升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带动能力。创新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社区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鼓励采取土地流转、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打造农业产业联合体,采取“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构建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推动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培育一批服务功能全、组织能力强、运营管理规范的综合性服务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有效衔接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共品牌。大力拓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领域,积极培育市场信息、农资供应、绿色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机作业、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等农业生产服务业,推动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覆盖。大力开展财政购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农业生产性服务。
第二节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优化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立足綦江资源禀赋,依托重庆及周边省市消费市场,建立完善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构建点、线、园梯次布局。坚持精深加工向食品园区聚集,推动初加工向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标准化原料等基地下沉。聚焦聚力、集约化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链条长、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科创企业入驻綦江食品工业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强化科技研发、融资担保、检验检测等服务,完善仓储物流、供能供热、废污处理等设施,全面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健全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拓展农产品初加工,以粮油、果蔬、肉类、中药材等为重点,推动清洗、烘干、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支持中小微企业、实体化集体经济组织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深加工企业技术革新和装备升级。加大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力度,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系列化产品。推进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开展畜禽皮毛骨血、作物秸秆枝条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建成速食、果蔬、肉类、调味品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推进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加大农产品加工科技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提升装备水平。整合农产品加工科技资源,着力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构建农产品加工研发体系和推广体系,组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提高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力争在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创制推广上取得新突破。
第三节 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优化乡村休闲旅游布局。进一步完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结构,提升全区旅游经济综合竞争力。作为农旅融合休闲组团,突出农耕文化展示和乡村旅游休闲功能。围绕周末度假、假日休闲,开发城郊短线乡村休闲、游憩和周末度假等旅游项目,建设“快节奏、慢生活”乡村旅游目的地。构建环中心城区乡村旅游发展圈,依托红色文化、特色古镇、现代农业园区等资源,发展农业观光、果蔬采摘、农事体验、乡村商务、度假养生、民俗娱乐、科普教育等乡村旅游业态,吸引中心城区居民前来度假休闲,打造近郊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古剑山、老瀛山、横山、高青高庙、花坝旅游、丁山养老养生发展带,发挥山地立体气候和独特民族风情优势,大力发展民族民俗体验游、森林生态游、古镇村落游,打造山地休闲纳凉、乡村生态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聚焦景区景点依托型、红色文化教育型、高山避暑纳凉型、科普体验观光型、民族民俗风情型“五型”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着力提升乡村休闲品质。依托特色农业基地、特色村镇、自然生态、民族村居等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成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景观带、红色文化带、美丽乡村带。突出特色性和参与性,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建设一批集科普、教育及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展示为主题的休闲农庄、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园、森林康养基地、特色创意小镇和传统村落,创建一批乡村旅游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重点村,打造一批精品乡村休闲旅游线路。
突出乡村休闲游、康养游、红色游主题,加快构建横山—古剑山—老瀛山康养避暑旅游带,建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綦江段。围绕“春季踏青赏花”“夏季避暑纳凉”“秋季采摘体验”“冬季民俗年节”等主题,开发四季分明、特色突出的精品线路,力争2025年打造10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提升乡村休闲旅游服务品质。按照“乡村环境景区化”标准,加快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景区(点)的道路交通建设,提高乡村公路等级标准,完善交通标识标牌体系,提高交通导引导航导识水平,促进乡村旅游便利化。强化乡村旅游景区(点)消防、卫生、安保、治安等安全管理,改善供电、供水、通讯、医疗、金融、邮政、物流、停车、厕所、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游客接待中心、公共消防设施等基础条件,配套建设特色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户外运动、互动体验等服务设施,努力提高旅游活动的安全性、丰富性和舒适性。
第四节 加强农产品品质品牌建设
加强品种品质品牌和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建设,以品种提品质、以品质创品牌、以品牌增效益,增强优质农产品供给,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开展常规品种的提纯与培育,促进品种结构调整优化。深化优质水稻、甜糯玉米、草蔸萝卜等地方特色作物良种的筛选和培育,开展优质黑猪、安稳山羊等、绿壳蛋鸡等特色畜禽良种选育。
与重庆市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合作,在赶水镇建设一个100亩的育种繁育基地,选育“赶水草蔸萝卜”系列品种,配套建设实验室及购买相应分析检测仪器。到2022年,培育出适于生食、熟食、加工等各种类型以及早熟、晚熟不同品种的綦江优质萝卜新品种3—5个。同时,选育出适应綦江种植的优质辣椒品种3—5个。
着力打造特色作物种业品牌,提高全区特色种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整合农业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人才资源,加大特色优势作物、特色畜禽良种推广力度,开展高产示范创建,打造一批粮油、蔬菜、优质畜禽、蜜蜂良种推广示范基地,到2025年,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坚持绿色导向,瞄准市场需求,积极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我区规模生产主体要全部实现按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严格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等生产、经营许可,落实高风险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以柑橘、茶叶、李子等为重点品种,开展低毒生物农药试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持续开展农资打假。深入开展农药残留超标、兽用抗菌药滥用、私屠滥宰、违禁物质添加使用等专项整治。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升监管农产品全链条、全流程、全领域质量安全能力。有条件的“菜篮子”产品、品牌农产品等规模主体及其产品全面可追溯,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100%纳入追溯管理。
健全农业品牌管理制度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推行农产品品牌目录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准入和退出机制,增强农产品品牌目录导向功能,引导社会消费,加速品牌效应释放。加强农业品牌监管,强化商标及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和保护。加强授权管理,完善农业品牌诚信体系,将品牌信誉纳入诚信体系。通过实施“优质粮油工程”,打造一批优质粮油产品品牌。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品牌认证,壮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良好农业规范农产品规模。力争到2025年,全区再创“两品一标”、“名牌农产品”、“著名、驰名商标”等品牌100个,
强化品牌培育与推广,进一步挖掘农产品品牌的文化内涵,注重产品包装设计,规范产品包装标识。充分利用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展销会、线下运营店、电子商务等平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介,不断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五节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我区农业面源点多面广、环境情况复杂,局部地方重发展轻保护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化肥、农药等长期不合理过量使用,农作物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畜禽粪污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不到位,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面贯彻落实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确保到2025年基本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有效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环境特别是产地环境的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一控”是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确保农业灌溉用水水质达标。“两减”是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三基本”是指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提升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施肥方式,调整施肥结构。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重点,全面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确保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强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和新型植保机械,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
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推进大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鼓励发展收贮运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粪肥运输、综合利用引导激励政策。推进秸秆全域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加快普及标准地膜,加强可降解农膜推广,深入实施农膜回收行动,减少“白色污染”。开展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
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建立量水而行、以水定产的农业用水制度。因地制宜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推广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技术,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坚持轮作为主、休耕为辅,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实施乡村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实行天然林全面保护制度,严格限制天然林采伐。全面推行林长制,推动山林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农村“四旁”植树,构建“绿带、绿廓、绿楔、绿心”城乡空间结构。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强化河湖长制,加强河流和水库、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治理。将河(库)长体系和“长江禁渔”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延伸至村一级。开展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氮磷流失。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专栏5:农业绿色发展重点工程 |
农业绿色生产。大力实施节水农业,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区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2%以上,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到45%。大力推行秸秆资源化利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农业资源保护。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利用,深入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农业多样性保护,年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200万尾以上。 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左右。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开展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完成岸线综合整治工程。 动物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全区食品、公共卫生、生态安全。规划建设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覆盖全区的病死畜禽收集体系和信息管理监控系统。 农业环保治理工程。包括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沼气安全监管和户用沼气和大型沼气报废0.5万口、全区开展饮用水源保护、河库塘溪的水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等大气污染防治。 |
第六节 优化畜禽屠宰规划促进畜禽屠宰标准化建设
淘汰落后屠场,进一步推进畜禽屠宰提档升级。根据国务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对工艺落后防疫设施不达标的小型屠宰(厂)场点撤停并转,鼓励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促进屠宰企业提标升级。按照农业农村部和市农业农村委专家根据屠宰标准化建设的技术规范对綦江区现有屠宰企业现场核实情况,加快淘汰不达标屠宰场。
优化屠宰规划,推进畜禽屠宰标准化建设。根据我区人口分布情况、畜牧业发展和生态承载等因素综合考虑,全区拟规划建设5个标准化畜禽屠宰场:一是北部片区生猪屠宰场。支持重庆市南王食品有限公司在原址提档升级,并增设家禽屠宰车间;二是中部片区生猪屠宰场。支持重庆市綦江区同心食品有限公司和重庆市治泊食品有限公司整合迁建到三江街道大山村,增设牛和家禽屠宰车间;三是南部片区屠宰场。在南部适宜区域新建1家集牛羊和生猪于一体的屠宰场,促进南部四镇转型发展牛羊产业,并鼓励关停的7家生猪屠宰企业整合后新建南部片区屠宰场;四是正大生猪屠宰场,支持重庆正大猪业有限公司在通惠街道食品园区建设年宰100万头生猪屠宰场,供企业精深加工配套;五是小家禽屠宰场,通过招商引资新建年屠宰1000万羽小家禽标准化屠宰场。扩建和新建一律按国家畜禽屠宰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并配套冷链供应等设备设施,让群众吃上“放心肉”和安全有保障的肉制品,确保市场供给平稳有序。
第六章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及供给保障能力
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多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协同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生产供给保障能力。
第一节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构建与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纵向联动的平台体系。继续加强与市内外相关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推动与我区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建立联合攻关、协同推进、成果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建设,为返乡创业企业提供运营载体平台和人才集聚平台。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和“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创新创业,为返乡创业提供人才支撑平台。加快建设人力资源流通平台。开辟设立“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窗口”“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中心”“返乡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建立返乡就业创业农民工数据信息库。
第二节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推动政府与科研机构、企业间成果信息的互通共享,建立覆盖全区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以国家级、市级、区级农业产业示范园为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集成示范、推广运用、教育培训和辐射带动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基地。建立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形成“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新机制。构建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特派员和高素质农民“三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引导具备农技推广条件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制度。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推动农业重要领域技术攻关。增强农业技术供给对民生需求的适配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树立农业绿色化科技战略,引导农业向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转变,强化农业科技在绿色肥料、土壤生态治理、绿色生产技术等领域技术攻关,到2025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3%。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稳定增长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增强科技经费保障能力。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创新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和业绩评价办法,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管理制度。
第三节 建设“智慧农业·数字乡村”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围绕粮猪菜保供产业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丰富拓展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推进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智能化建设。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示范,打造成全区智慧农业技术发展先行区、产业集聚区和企业孵化区。积极开展柑橘、萝卜、辣椒、生猪、山羊等重要农产品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综合应用试点,探索可复制的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模式。加快建设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监测体系,提高对农业资源要素、生产过程、时空方位及生产环境的感知、诊断、决策能力,精准指导全区智慧农业生产发展。
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构建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强化农业农村部门政务数据资源与涉农数据、社会数据、互联网数据等的大数据关联分析和融合应用,提高农业农村领域管理服务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构建全区农业农村数字“一张图”。积极挖掘农业农村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开发服务乡村振兴的大数据产品。
积极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面整合农村现有服务资源,加快构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社区功能的农业特色“互联网”示范小镇。推进手机“新农具”应用,全面提升农民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能力。探索发展农业生产“云服务”,加强服务供需智能对接、服务质量远程监管,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和运营机制。
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党建”融合发展,推广网络党课教育。推动党务、政务、财务、服务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加快政务服务应用向街镇、村居下沉,推广“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
发展壮大农产品电商。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培育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销售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推动小微农产品生产主体与各类电商大平台的低成本精准对接。持续开展綦江品牌农产品网销行动,加强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培育壮大网销品牌。推进新业态多元化发展,支持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数字化、标准化订单农业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积极开拓批发电商、分销电商渠道,大力发展农产品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模式,打造一批重点网货生产基地和产地直播基地。加强农产品网络零售数据监测,力争建立市场信息服务和反馈机制,推动以数据信息指导生产、引导市场和服务决策。
专栏6:智慧农业、数字乡村重点工程 |
加快推进光纤、4G等高速网络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覆盖,分类分阶段推进城乡关键节点的5G网络覆盖。到2025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以上,新打造“互联网小镇”10个、“移动互联网村”30个。 开展农村电商示范镇村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基地电商化改造,支持中小规模农特产品加工企业电商化发展;培育壮大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綦珍綦宝”,打造农产品网销品牌体系;建设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和区域节点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农村电商仓储物流体系。 农业智能化重点项目。利用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重庆綦江食品工业园等升级建设,建成3个市级智慧农业产业园,打造5个宜机化智能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智慧农业天空地一体化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 农产品网销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区级农产品电商资源汇聚公益平台,培育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主体1个以上,建设2个综合型电商平台、3个网销农产品仓储物流分拨中心。 推进信息进村重点项目。完善益农信息社314个、发展并培训信息员300名以上,实现信息进村网络全覆盖。打造“互联网”示范街镇2个。 |
第四节 强化耕地数量保障和质量提升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实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行动,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用途,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加强和改进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保水保肥和控污修复,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加强耕地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提高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基础能力。
第五节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宜机化改造
围绕“藏粮于地”,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各级产业示范园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千年良田”建设工程,整村整镇整片推进千亩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5年,建设高标准农田达70万亩。加强耕地宜机化改造,到2025年,再完成土地宜机化整治5.0万亩,采取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等措施,改善机械化生产作业条件。以“七化”目标为要求,推动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加强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和全程监管。完善管护机制,落实建后管护主体和管护经费,确保高标准农田持续发挥作用。构建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生产核定、区内交易、收益反哺”体系。健全高标准农田改造更新机制。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加强节水改造。
专栏7:土地宜机化整治重点工程 |
以古南街道花坝、连城、南山为中心,对1万余亩土地进行宜机化整治。在石角镇回伍、显灵、铺子村实施2500亩宜机化整治,在溶岩、塘岗、互助、坪上、天平、强干、白云等村实施7000亩宜机化整治,在福禄、刘罗实施1200亩宜机化整治;在欧家、回伍、石角村实施1900亩坡地进行宜机化整治。在溶岩村实施500亩宜机化整治;在寨溪、下湾、显灵、铺子等村实施1900亩宜机化整治;福禄村、刘罗村进行1200亩宜机化整治。 |
第六节 提升山地农业机械化水平
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着力引进推广适合綦江山地农业耕、种、收的机械;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制定高产高效机械化生产农艺规范,促进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围绕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和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提高水稻、油菜、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水平,力争2025年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向经济作物扩展,向林业、牧业、渔业等领域拓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实现全部农事活动、农业区域农业机械化应用。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机作业服务。
第七章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建设,持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推动农村消费扩容提质,绘就乡村宜居宜业美好画卷。
第一节 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坚持区、镇街、村规划统筹编制,细化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一体化发展重点,建立健全城乡一体规划体制机制,促进区域内整体提升和均衡发展。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适应村庄发展演变规律,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科学确定全域村庄布局和规模,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导向分类推进村庄发展。优化完善全域全要素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强化农村地区“一张图”管理。完善农房建设标准和规范,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尊重农民意愿,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第二节 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
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路网向农村延伸、拓展。实施区域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持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建设一批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提升农村公路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新改建村与村、村与社联网公路800公里。完善公路安保设施,强化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水源和供水工程设施布局,加强中小型水库等稳定水源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积极推进藻渡水库、福林水库、梅子桥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建设,开展病险水库整治、江河治理、抗旱应急连通等工作,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搞好节水灌溉,加快防汛抗旱工程建设步伐。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一改三提”行动,让所有农民群众都喝上“放心水”。结合农村电网改造,加快完善农田输配电设施,强化农业生产用电可靠、安全。
强化农村通讯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完善信息服务供给,打造服务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站点。
加快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水能、太阳能。分类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高农网供电能力和质量,满足农村新型产业发展的用电需求。完善乡镇气源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城市燃气设施覆盖村镇。推广农村绿色节能建筑和农用节能技术及产品。
第三节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巩固拓展农村厕所革命成果。全面扩大农村改厕覆盖范围,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卫生厕所,力争2025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推进人口规模较大村庄、乡村旅游接待点配套建设50座公共厕所。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大力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建立健全运行维护机制,加强厕所维修等后期管护。
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推广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治理模式,积极探索资源化利用方式。基本完成常住人口200户或500人以上的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区、街镇、村三级设施建设和服务,向自然村组延伸覆盖。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稳步提高,新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00个。
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成片整治。坚持“点、线、面”相结合,以已建成示范点为基础,成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乡村味道,留住“渝味”乡村。继续推进“宜居乡村”计划,新建50个美丽宜居乡村。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
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长效机制。坚持农民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进一步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完善村规民约,探索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建管运营机制。持续开展“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清洁户”评选,引导村民养成良好习惯。
专栏8: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程 |
大力开展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力争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新建无害化公厕50座,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行政村示范100个。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有序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完成农村旧房整治提升0.5万户。 |
第四节 加快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有序推动教育资源布局结构调整和教育扩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采取“名校带弱校”模式,实现集团内部干部教师柔性流动、课程教学互助互进、设施场地共建共享,到2025年,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实现全覆盖。持续推进“两类学校”建设,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完善幼儿园布局规划,切实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并确保优先建设。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加快发展面向乡村的网络教育。
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区域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街镇、村下沉。加强乡村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医学“守门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百千万”项目计划。完善农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
加快推动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养老金标准,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强化特殊救助帮扶,加强农村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鼓励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健全完善进城落户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提升农村养老托育服务。健全区、镇、村衔接的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推进镇养老服务中心、村级互助养老点等建设。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组织和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人员业务水平。推进农村医疗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托育事业,加快构建多元化、多样化婴幼儿照护体系。
强化农村体育健身公共服务。深入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利用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等建设乡村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充分利用农民丰收节、春节和农闲时间,开展农民群众身边的篮球、乒乓球、田径比赛等体育赛事活动。
建设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体系。健全区—街镇—村三级防灾减灾体系,实现村级预警工作站全覆盖。建设农业气象精细化智能服务平台,完善农业气象指标库、农业种植(养殖)气象重点服务对象数据库,“农业天气通”APP实现重点服务对象全覆盖。建设区级、街(镇)级、村(居)级应急广播平台、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接收终端,实现与市级平台互联共通,同时加强与应急、气象、地震、水利、规资等部门应急信息的对接,向城乡居民提供灾害预警应急广播和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服务。持续推进国家级气候农产品品牌创建,加大中国气候好产品“赶水草蔸萝卜”等优质气候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
专栏9: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
农村教育提升工程。改造完成45所农村中小学卫生厕所,不断完善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寄宿制学校条件;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新建普惠性幼儿园6所。 健康乡村建设工程。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为街镇卫生院配齐主要数字化诊疗设备。 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工程。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适时调整城乡低保标准。逐步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积极推进全面参保登记和数据库建设。 农村养老服务工程。加快推进农村敬老院综合提升改造,完成18所敬老院提档升级,确保每个街镇至少布局1个养老服务中心,每个村至少布局1个互助养老点。推进农村医养结合,逐步提升护理型养老床位比例。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工程。提档升级街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将文化馆、图书馆、群艺馆等分馆延伸到乡村。深化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开展“三下乡”活动30场次、文艺下基层100场次以上,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针对人口较多、村民居住较为集中的行政村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个,利用农村现有晒坝进行改扩建,尽量与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文化站、村小建设相结合,确保向农民开放。 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提升工程。健全区—街镇—村三级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建立萝卜、辣椒、横山大米等农作物的农业气象指标库,建立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和重点服务对象信息数据库;建设5个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气象保障示范基地;推进打造1—2个“中国气候好产品”等国家级气候农产品品牌,打造3—5个市级气候农产品品牌;推进农村地区应急广播接入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信息覆盖率达到100%。 |
第五节 构建城乡市场体系促进农村消费
加强农村专业市场建设。围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农产品田头市场、田间直播示范市场。
加快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建设。推进村级物流网点建设。
深入推进农商对接互联。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紧密、长期、稳定产销衔接机制,打造上联生产、下联消费,利益紧密联结、产销密切衔接、长期稳定的新型农商关系。推进电商平台开设特产馆。加强农产品产地、销地市场信息采集、处理和应用,提升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
实施农村消费促进行动。支持农村家电更新、家具家装下乡活动,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稳定和扩大农村汽车消费,实施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支持网络购物、移动支付、信息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拓展。积极发展农村网红经济、直播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打造一批直播带货基地、乡村夜间经济、周末旅游目的地,培育新增长点。
第八章 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强农战略,不断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第一节 加强农业高素质人才培养
加强高素质农民培养。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着力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民人才队伍。构建以农广校为主体,农业科研单位、农技推广机构共同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深入推进家庭农场经营者培养,完善项目支持、生产指导、质量管理、对接市场等培训服务。建立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人才库,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的培训。大力培育具有农副产品流通、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传播、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土地流转等功能的农村经纪人。
加快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通过培训、实践、交流等方式,完善乡村创新创业培训体系,壮大新一代乡村企业家队伍。实施电商培训下乡活动,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培育一批农村电商人才。培育一批技艺精湛、扎根农村、热爱乡土的乡村工匠。实施劳务输出品牌计划,建立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
第二节 构建多层次乡村人才队伍
加快培养乡村公共服务人才。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大乡村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精准培养本土化优秀教师。推进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深入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多途径培养培训乡村卫生健康工作队伍。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人才下乡服务,完善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等专业人才扶持政策,培养一批乡村文艺社团、创作团队、文化志愿者、非遗传承人和乡村旅游示范者。引导和支持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等“三师一家”技能人才通过多种形式服务乡村建设,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和管理,培育一批修路工、水利员、改厕专家、农村住房建设辅导员等专业人员。
加快培养乡村社会治理人才。选优配强街镇领导班子特别是街镇党工委书记,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制度,实行街镇编制专编专用,强化基层干部培养,推动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持续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等计划,培养一批乡村综合管理人才。加大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入乡人员参与社区和村组服务。加强“平安嫂”基层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全面推动“1+5+N”社会治理现代化队伍建设,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力量下沉,充实街镇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人才队伍,群众不出村(社区)就能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务。
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依托农业园区、大型龙头企业,推进专家服务基地,以产业集群催生人才聚焦,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培育一批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人才。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培养一批农业农村科技推广人才。完善优化科技特派员扶持激励政策,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支持力度,推广利益共同体模式。
第三节 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和激励机制
创新和完善乡村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农业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措并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科学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引导和支持城市人才参与农业农村建设,健全农林领域科研人员以知识产权明晰为基础、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权益改革,完善利益激励机制。
专栏10: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以从事农业生产、需要能力提升的人员为优先培育对象,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现代青年农(林)场主培养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每年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少于0.5万人,力争2025年新型职业农民达到5万人。 乡土人才培育计划。开展乡土人才示范培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计划”,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产业带头人和农村电商人才,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和乡村工匠。 基层干部培养计划。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能够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优秀年轻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立完备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 返乡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加强创业教育培训,根据“互联网+”模式,制定专业技能培训创业课程,提升返乡人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每年计划培训创新创业人员不少于200人。 乡村企业家培育计划。采取多种方式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现代乡村企业家。 农村人才集聚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锻炼。实施科技特派员引进工程,年培训科技特派员和基层农技人员100人次以上,到2025年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500名。加强乡村人才平台建设工程,建成具有产业特色的特派员工作站(专家大院)2个以上。 |
第九章 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
第一节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深入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推动党组织向居住房屋相对集中、党员具有一定数量的院落延伸,建立“行政村党组织—村民小组(网格)党支部—院落党小组”的组织体系,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创新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党组织对农村各种组织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党员教育活动,健全落实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完善党员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致富带富能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积极推进党务、政务、财务、服务公开,严格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决策村级重大事项,加强村干部履职情况监督检查,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和公信力。
第二节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强化自治建设。深入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村民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严格依法实行民主选举,选出群众拥护的讲政治、守规矩、重品行、有本事、敢担当的村委会班子。健全民主决策程序,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健全村级议事决策机制,落实基层负担清单管理和准入制度,创新基层民主协商载体和形式,鼓励开展村(居)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各类协商,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自治事项清单、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涉证事项清单及负面清单,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职责权限、监督方式、管理考核,积极推进村务公开信息化建设,提高村务监督工作的水平和实效。大力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做法,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
强化法治建设。持续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农业执法工作,持续加大对农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和震慑力。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农村地区黑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建设平安法治乡村。畅通信访渠道,结合“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建设,及时受理、办理群众涉土地、房屋纠纷等信访问题。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市场监管等方面法治化水平。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网格化共治平台建设,整合“雪亮工程”资源,构建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农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增强基层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广泛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电影进村”、法治书画展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强化德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制定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深化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工作,发挥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老年人协会等“一约四会”作用,推进设立村社“失德曝光台”、组建“美德劝导队”,加强婚丧礼俗整治,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实践,加强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提高城乡居民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大力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倡导邻里和睦文化,大力宣传落实《重庆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厚培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氛围。
第三节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在“铸魂强根”上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振农村精气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深化新时代精神文明时间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奠定乡村振兴的思想道德基础。
推动优秀乡土文化保护传承。积极利用乡村的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合理适度利用。充分运用乡村文化资源(文物、典故、技艺),改善文物周边道路环境,设置标识引导。加强乡村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实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振兴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民俗生态博物馆、历史文化展览馆、民俗旅游特色村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民间工艺等创作,打造一批特色文艺精品。传承创新特色民族文化,办好一批有文化、有风情、有特色的庙会和节庆活动。传承创新特色人文文化,深入挖掘巴渝文化、红色文化等綦江特色文化资源,营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人文氛围。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和资金保障,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提档升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建设乡村大舞台、文化大院、村民学堂、乡村书屋、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群众文艺扶持机制,持续开展文艺演出进村、惠民电影进组等文化进基层活动,鼓励农村地区自办“村晚”“村庆”等文化活动,支持打造“一村一品”等文化品牌和“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开展街镇惠民电影放映。
第四节 提升街镇和村为农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镇街服务农村和农民的作用,加强镇街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大镇街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推动各级投放的公共服务资源以镇街、村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使镇街成为为农服务的龙头。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整合镇街和区级部门派驻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工作事项,建立集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平台。构建区、镇街、村联动、功能集成、反应灵敏、扁平高效的综合指挥体系,增强镇街统筹协调能力,发挥好服务、带动乡村作用。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管理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将农村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中属于政府职责范围且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专栏11: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
乡村治理创新示范工程。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完善党务、政务、财务、服务“四公开”制度,实现公开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争创一批市级、全国示范村镇。 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程。完成建制镇街派出所或警务室建设,实施农村“雪亮工程”,推进农村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加强农村消防、交通、危险物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监管,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社会治安防控格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在农村社区深化建好梦想课堂阵地,每年在全区开展梦想课堂活动100场、“家风润万家”活动100场。 文明村镇创建工程。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区级以上文明村、文明街镇创建分别达到50%、60%。 乡村文化建设工程。每年流动文化进村不少于100场次。开展10个乡村文化示范街镇和50个乡村文化示范村建设工程。保护性发展5个传统村落。打造50个“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 |
第十章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健全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一节 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发展
充分发挥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民俗文化和特色产业等优势,优化农业农村资源要素组合利用方式,加强“互联网+”“旅游+”“生态+”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营模式,形成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大力拓展农村市场业态,积极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健康养老等新产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加快健全共享农业、体验农业、中央厨房、民宿经济、文化创意、商品贸易、乡村手工艺、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培育机制,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和农业众筹等新模式,大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农村夜间经济。利用农村特色自然资源,借助科技、艺术、创意等手段,打造村庄夜间景观,提升农村自然景观对当地农村居民和周边游客的吸引力,促进夜间消费。到2025年,力争打造10个集美食、娱乐、购物、休闲为一体的农村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二节 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构建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创业就业。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实现城乡居民同工同酬同待遇。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有序引导社会资本扩大就业服务供给,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
第三节 拓宽农民经营性增收渠道
完善财税、信贷、保险、用地等政策,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销对接和在城市社区设立直销点。建立农产品优质优价正向激励机制,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共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企业,通过利润返还、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育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助力小农户节本增收。
第四节 激活农民财产增收潜能
创新农村集体资产运营新机制,试点开展市场化、职业化等运营模式,通过委托管理、组建平台公司、股份制、租赁等形式参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获利受益。支持全区各地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探索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担保、继承等权能。探索将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经营性资产产权,量化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股权。支持各地将成熟的农村公共服务配套项目纳入政府定点采购范围,着力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第五节 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
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在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基础上,探索建立普惠性农民补贴长效机制。创新涉农财政性建设资金使用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项目。
专栏12: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工程 |
农民工劳务协作对接行动计划。按照“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原则,拓展劳务合作,建立健全劳务输出对接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输出地要摸清底数,因人因需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输入地要动员企业参与,实现人岗对接,保障稳定就业。 乡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街镇、行政村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合理配备经办管理服务人员,推进基层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全覆盖,推进乡村公共就业服务全程信息化,开展网上服务,进行劳动力资源动态监测。开展基层服务人员能力提升计划。 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程。通过订单、定向和定岗式培训,对农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使各类农村转移就业劳动人口都有机会每年接受1次相应的职业培训。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培训功能,每年通过政府购买培训的方式,开展对农民和农民工技能及素质培训。 构建紧密型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创新收益分配模式,打造“股份农民”。鼓励引入企业组建股份公司,打造产业联合体,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发展为农村股份合作社。采取“经营主体+村集体+基地”“经营主体+农户+基地”等模式,构建“股权平等、盈利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合作机制。加快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佣+社会保障”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 |
第十一章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第一节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制度。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全面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并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巩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成果,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强化规模经营管理服务,推进土地经营权担保融资、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建立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制度。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强宅基地管理,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完善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机制,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建立健全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具体办法,探索赋予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抵押等权能。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发展乡村民宿、农产品初加工、农村电商等。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允许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乡村零星存量建设用地。探索开展对增量宅基地实行集约有奖、对存量宅基地实行退出有偿。按市级安排有序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优化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第二节 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和运行管理机制。总结推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经验,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力争2025年“三变”改革覆盖50%行政村。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林权等抵押融资以及承包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等担保融资。充分发挥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作用,推动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公开规范运行。完善适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点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节 推动“三社”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优势、供销社服务网络优势、信用社金融优势三大优势,紧密联动生产、流通、信用,纵深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按照有资产、有能人、有产业、有制度“四有”标准分类建设改造基层供销社,把信用社(农商行)与合作社、农民连接起来实现经营融合、服务融合、信用融合,推广股份合作、生产合作、服务合作,全面提升为农服务水平。鼓励基层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相互参资入股,共建生产、加工基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支持基层供销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共同入股组建农村股份合作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社。支持农商行创新普惠金融服务。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风险补偿金、贷款信用、贷款抵押担保等制度。
第四节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优化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强化高质量绿色农业发展导向,完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落实和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强化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强化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健全财政优先保障机制。建立“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国家财政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农林水领域倾斜。继续把“三农”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制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到2025年全区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改革村镇银行培育发展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构建共享的涉农信息数据库,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完善“三农”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扩大农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范围,完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健全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机制。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创新中小银行和地方银行农村金融产品提供机制。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加快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健全农业再保险制度。
第五节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坚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落实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健全完善财政、金融、用地等支持措施,营造良好的集体经济发展环境。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加快完善集体资产股权登记制度。推动村民委员会事务和集体经济事务分离。探索推广产业带动型、资源开发型、租赁经营型、服务创收型、项目拉动型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整合各类要素组建股份合作公司和股份合作社、产业联合体、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从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乡村旅游等。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财政投资的小投入、低技术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农业科技人员、企业家、城市工商从业者、大学毕业生、复员军人等返乡下乡,以资金、技术入股,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创办实体项目。
探索通过产业带动、资源开发、租赁经营、服务创收、项目拉动等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争2025年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到8%。
第六节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提升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主动配合市级有关部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点国家、地区,在农业技术、品种试验示范、农业投资等方面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拓展农产品贸易出口新空间。支持企业建设农产品出口交易平台、境外农产品展示中心,培育打造出口示范企业。
加强农业对外合作。加强与周边和发达地区的农业合作,依托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积极参与中国西部农交会、中西部畜博会、西洽会。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建渝南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打造渝南名优农产品交易平台。加强与周边和发达地区农业合作。
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引智力度。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多形式、多平台开展农业对外招商引资。围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扩链、补链、强链,重点引进市场行情好、与我区资源禀赋匹配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强驻外地商会和涉农协会、企业沟通协调,营造政商互动的开放合作网络化生态,构建农村开放新局面。
专栏13:深化农村改革重点项目 |
土地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进一步完善设施农业产业用地政策,探索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 “三变”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内容及实现路径,率先打造试点示范样板,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力争实现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农业增加值年增长10%以上,农村集体经济年增长10%以上。 健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行交易规则、平台建设、信息发布、交易鉴证、服务标准、监督管理“六统一”交易管理模式,完善农村产权抵押登记、价值评估、交易鉴证等制度体系,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农田水利设施等农村产权进场交易。建立健全区级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加快建设街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或服务站点,不断拓展交易品种类别。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规范提升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引导自愿注销、指导规范办社”等方式,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开展市级示范社创建活动,实现既减“库存”,又强“体质”,到2025年全区实体运作的合作社达到800家,农户参合率达到65%以上。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力争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5家、区级龙头企业30家。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创建。鼓励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力争2025年家庭农场达到1800个,种养大户达到3000户。 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壮大。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通过产业带动、资源开发、服务创收、租赁经营、项目拉动、资金合作等方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争2025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到8%。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数据库,促进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化发展,拓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领域。 |
第十二章 加强规划的领导和保障措施
要科学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机制,科学配置各类资源,凝聚全社会力量,确保《重庆市綦江区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地。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重庆市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办法》,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加强党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重农强农的行动优势。压实领导责任,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党委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完善运转机制,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农村纪检监察工作,把落实农村政策情况作为巡视巡察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村权力运行监督制度。
第二节 全面落实“四个优先”
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选好配强“三农”干部,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注重选拔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地方各级党政班子,选优配强农口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建立“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落实关爱激励政策。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改变农村要素单向流出格局,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建立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制度,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贯彻落实好《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项目,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
第三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要坚持资金和土地等要素保障跟着项目走,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项目用地政策落实项目用地,大力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创新工程项目投融资方式和建设管理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与管护。加强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强项目建设监督管理,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推进,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
第四节 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加强农业农村规划与相关部门规划的衔接和实施,着重与全区“十四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基础性、全局性规划的衔接。抓好规划实施评估考核,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适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对各项目标、任务、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和适时调整。创新监测方式,加强农业农村统计工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大数据库,全面真实反映规划实施情况,为科学评估及决策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