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商务委员会消费帮扶家禽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公示

根据《綦江区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实施办法》(綦发改审批〔2020〕34号)文件要求,现将《消费帮扶家禽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2021年8月2日-2021年8月19日(15个工作日)。监督举报电话:(区商务委监督电话:023-61280379,扶贫监督举报电话:12317)。
重庆市綦江区商务委员会
2021年8月2日
消费扶贫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消费帮扶家禽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
(二)项目简介
1.起始时间:2021年1-12月
2.资金来源: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3.项目建设内容:在綦江区已有的溯源平台基础上,建立綦江区禽肉产品溯源网销系统,打造消费帮扶供应链体系,建设区级禽肉宰杀分拣中心1个,家禽养殖溯源点21处,投放智能冷鲜柜10个。客户通过在溯源采购网络平台扫码即可追溯禽肉产品养殖、物流等全过程,实现用户在手机一键预订、养殖(脱贫)户按需供货、全程冷链配送到位网销模式,做靓我区土鸡土鸭品牌,打通上行渠道,使脱贫村、全区脱贫户广泛受益。
4.建设标准及预算金额:
(1)区级禽肉宰杀分拣中心
预算金额约90万元。选择装卸方便、配送快捷的位置,建设1个面积不小于200㎡的区级禽肉宰杀分拣中心,辐射南川、万盛、巴南等周边区县,包含1条禽类半自动宰杀线(时产宰杀量1000只)、冷库1个、四级污水处理池1个、生活办公区50㎡、冷冻车1台。配置简易冷鲜箱,承担城区内禽类中转和运输工作及市内大宗订单运输工作,配合京东快递和顺丰快递合作,实现区外市内禽类中转和运输。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备注 |
1 |
鸡鸭屠宰流水线 |
1 |
包含宰杀、浸烫、脱毛、掏脏、预冷等设备 |
2 |
屠宰备用设备 |
1 |
烫毛机2台、脱毛机2台 |
3 |
200㎡厂房 |
1 |
租用或自备 |
4 |
20平方*3米冷库 |
1 |
租用或自备 |
5 |
污水处理池 |
1 |
租用或自备 |
6 |
50㎡生活、住宿、办公区 |
1 |
租用或自备 |
7 |
锅炉 |
1 |
租用或自备 |
8 |
生活、住宿、办公区物品 |
1 |
|
9 |
冷冻车 |
1 |
(2)21处溯源点
预算金额35万元。在全区范围内选择21处发展家禽养殖的脱贫村企业和脱贫户、具有带贫效果且初具规模的企业养殖场建设溯源点21个,规范检验检疫手续,带动当地发展禽类养殖产业。溯源点配备感应设备、扫码枪、电子称重、视频监控等溯源设备,接入重庆市重要产品追溯公共服务平台,为每一只鸡鸭赋溯源码,记录每一只鸡鸭生活在养殖基地环节从幼崽采购→兽药采购→饲料采购→其他投入品采购→养殖过程管理→养殖基础信息→养殖收获信息的养殖过程追溯,屠宰环节从屠宰进场→检验检疫→宰杀加工屠宰过程追溯,商品流通环节从批发→零售→超市流通的流通过程追溯,消费者扫码即可知每一只鸡鸭从幼崽养殖到宰杀流通全过程,从供应链源头开始记录溯源信息,杜绝以次充好、信息不实等市场乱象。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备注 |
1 |
摄像机(枪机) |
30 |
存放录制的监控视频文件(华为云资源)(3T) |
2 |
系统流程整改 |
1 |
根据现有溯源流程进行节点整改,根据试点情况进行接入 |
3 |
溯源数据中心 |
1 |
建立溯源设备管理中心及数据管理中心 |
4 |
硬件接口整改 |
1 |
将智能设备数据接口根据硬件数据传输接口进行整改 |
5 |
激光打标设备 |
1 |
打印各类包装上的溯源码 |
6 |
鸡鸭鹅二维码溯源脚环 |
20000 |
追溯查询溯源追溯码 |
7 |
扫描枪 |
10 |
工业级高密二维码扫码枪 |
8 |
多功能溯源电子秤 |
3 |
(3)10个城区智能冷鲜柜投放
预算金额25万元。综合考虑入住率、消费能力、周边配套等因素,选择千户以上小区,投放10个以上智能冷鲜柜,精准对接消费市场,作为供应链最后一公里的销售终端,客户可通过购买溯源家禽后配送到智能冷鲜柜,客户自助扫码开柜取货。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备注 |
1 |
智能自提柜(32 寸液晶触摸屏)独立门20格,整套尺寸:2550*1980*500 |
7 |
|
2 |
智能售卖柜 |
3 |
(4)项目运营
预算金额32万元。包括水、电、物料等费用。
序号 |
名称 |
期限 |
备注 |
1 |
水费 |
1年 |
|
2 |
电费 |
1年 |
|
3 |
广宣物料、包装物料耗材 |
1年 |
包含泡沫箱、密封袋、保温材料、包装设计制作、渠道宣传等 |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引导市场良性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一是要通过溯源系统全程监控,保障家禽产品品质和食品卫生安全,避免以次充好、以饲料家禽充当土家禽、卫生安全不达标等市场乱象,重建市场信任,打造属于綦江区有认证、有质量追溯、有竞争力的区域性品牌,迎合市场需求,引导市场良性发展;二是通过打造区域性品牌,销售有竞争力的家禽产品,打开产销对接渠道,让脱贫户、养殖户广泛受益。
(二)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需要
本项目通过溯源系统打造小而散而精的家禽品牌,并逐步推广,形成规模效应,通过做优一个品牌、一个特色产品,建成面对重庆主城区大市场的渠道,从而带动其他小优农特产业发展。发展鸡、鸭、鹅等家禽养殖产业启动资金少、不需要复杂技术,且投资周期短、市场需求大,相对蔬菜种植附加值更高,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扶贫增收手段,便于培育新的电商经营主体,助力乡村振兴。
三、项目实施方式
按照《关于下达2021年度市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的通知》(綦扶办〔2021〕1号)、《关于转发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綦江财发〔2019〕353号)文件要求,通过政府采购择优确定项目实施单位,由项目实施单位负责该项目的建设及运营。
四、绩效目标
(一)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至少运行1年,可减少宰杀后的禽类运输过程中变质变坏,促进流通环节保质保鲜,降低贫困村销售物流成本,提升禽类产品的附加值、公信力以及忠诚度,促进脱贫村其他农副产品销售,带动脱贫村、脱贫户增加收入。
(二)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可有效解决脱贫村禽类滞销、物流体系供应链建设不足的问题,拓宽脱贫村禽类销路,辐射周边村镇,优化农村电商服务模式,增强产销对接效率,助力消费帮扶。建立禽类从养、宰、销售、运输全程可溯的綦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方便城区居民对正宗土货的辨别与购买,提升消费信心,有利于提档升级綦江区农村家禽养殖业,打造綦江区特色禽肉产品品牌,探索綦江农特产品销售新模式,为綦江农村电商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项目跟踪监督
项目实施方案确定后根据工作节点和资金使用的规定拟定跟踪监督计划。
7月30日前,完成前期摸底调研、方案制定等基础工作;
8月1日-30日,完成区级分拨中心初步选址及溯源布点选址;
8月31日-9月30日,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项目实施运营单位;
9月30日-12月20日,商务委督导项目建设;溯源布点和脱贫村、脱贫户利益联结;冷鲜柜布点;产品品牌宣传推广及渠道建设;
12月21日后,正式投用,由运营单位负责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