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重庆市綦江区审计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3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2023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綦江府办发〔2023〕12号)文件要求,结合綦江审计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各级审计委员会精神,扎实推进审计法治建设,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断提升依法审计能力和水平。现将我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提升法治建设各项工作
(一)严格执行党对审计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规定。坚持党组统筹部署推进审计法治建设重点工作,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局党组书记、局长定期组织召开局党组会议,对年度法治工作要点、法治培训、以案释法等重要法治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推动落实。及时、全面向区委审计委员会、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请示报告有关重大事项,按规定向区委、政府和市审计局报告年度法治建设工作等情况。
(二) 压紧压实法治建设责任。依据《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局党组书记、局长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它局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工作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八五”普法期间法治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整体规划部署。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并长年聘请重庆言实律师事务所为法律顾问团队,其指派专业律师一名为法律顾问。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学、考、听”结合,全年根据区司法局安排,局全体领导干部和职工46人组织法治法律学习考试2次并全部通过、通过网络旁听行政诉讼案件审理1次,2名副职领导通过网络途径参加了行政诉讼案件审理旁听,并撰写旁听心得体会2篇。
(三)严格党内法规贯彻执行。持续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暨“以案四改”工作推进会。组织审计干部观看警示教育典型案件宣传片4次,撰写警示法治案例4篇,由局领导带头“以案四说”,从法、纪、责、德四个方面深入剖析典型案例,教育干部职工存敬畏之心,守廉洁底线。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相关要求,全年开展区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2个、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项目5个,涉及领导干部27人,并按规定报告年度执规工作情况。
(四)积极参与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我局落实党组统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压实区审计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审计监督体系,深化普法工作和打造普法氛围,严格控制审计质量,全面如实向市审计局、区依法治区委员会和区司法局报送法治政府建设相关资料。
二、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切实保障依法审计
(一)夯实制度建设。对市审计局、区级部门下发的相关制度、办法征求意见稿,认真研究讨论,及时上报反馈建议。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新修订的《重庆市审计条例》《重庆市审计机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重庆市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等文件。根据我局审计工作实际,经局党组研究决定,今年对局内《綦江区审计局审计移送管理办法》等15个制度进行了适时修订出台,进一步夯实依法审计基础。
(二)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制度。由区委审计办、区审计局起草,通过区委审计委员会审议后出台的《綦江区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五年计划(2023-2027年)》《綦江区审计监督重大事项督促办理实施办法(试行)》,于2023年9月向区委履行党内法规备案,后向市委审计办履行备案程序。
(三)围绕数字化变革要求,优化审计业务流程。根据审计业务在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特点,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全年采集全区电子数据15套、归集数据100G,基于python语言自行开发文档检索工具,积极建立数字化审计模型,不断提升审计人员数据检索效率,优化审计流程,确保数字化审计工作高效、规范推进。按季度晾晒要求,向市审计局报送创新数据分析技术方法3个,数据分析方法总结6篇,数字化审计8类应用场景研究报告7个。
三、严控审计质量,提升审计监督质效
(一)严格执行审计业务管理相关制度。按市审计局相关要求,在2023年6月和11月两次对我局64项审计文书模板进行全面清理和修订,确保审计文书规范。严格执行审计计划规定,全年实施审计项目29个,已完成项目29个。规范审计执法行为,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对审计取证、报告出具、线索移送等行为进行全过程记录并及时整理归档,做到执法过程有据可查。严格落实审计项目法制审核制度,对所有审计项目实施“二次法规审理”,坚决守好审计质量“生命线”,约束自由裁量权,推动依法审计,确保审计项目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二)进一步规范审计程序。坚持依法审计、亮证执法,全年对41名审计人员换发新行政执法证。根据年度审计计划严格执行审计通知、征求意见、救济途径告知等规定程序,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通过审计组征求意见会、法规审理、项目审理会等程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客观公正的审理和处理审计发现问题,促进被审计单位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三)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等部门贯通协作。2023年共办理审计移送44件,其中移送区纪委监委31件,移送区公安局9件,移送区检察院1件,移送区主管部门3件。深度加强成员单位间的协同配合和信息互通,共同推动反腐败工作:一是经区委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任务分工方案》,有力推进“三类监督”系统集成、高质高效。二是将问题线索提前向区纪委监委衔接、研讨,提高移送精准度,在纪委查证过程中共同探讨案情已成常态。三是在审计项目中与区委巡察办巡察小组就部分问题共同探讨、共同查证,初步探索巡审联动。四是在对区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中,将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区人力社保局、区国资委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交办事项表》,区纪委监委、区委巡察办对被审计单位检查、巡察结果的整改情况等列为重点审计内容,共同组织参加进场会、审计结果反馈意见会,一体加强反腐败工作的推进和贯彻。
(四)认真组织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和推荐。局对科室开展优秀项目评比1次,并纳入局对科室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按照市审计局对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的工作要求,推荐2个项目上报参加2023年全市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
四、深化审计普法,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
(一)进一步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引向深入。我局党组深入开展中心组学习,精心谋划制定了《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审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纳入学习计划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全年中心组学法8次,带动机关干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宪法3次。
(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宪法、民法典等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全局职工开展法治学习,全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民法典》《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重庆市审计机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重庆市审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7次,并结合审计工作情况,要求贯彻落实。积极参加审计署、市局举办的各类法规集中学习培训视频会,鼓励干部职工通过重庆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APP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法治文化宣传,努力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及时更新机关楼道法治文化标语、标牌40条(块),设立“审计书屋”一个,陈列了各类法律法规专业书籍,鼓励职工积极学习,提升法治素质,营造依法审计的浓厚氛围。
(三)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任务清单,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根据审计工作需要和审计工作计划,充分利用审计进点会、现场审计、征求意见、督促整改等环节,结合审计项目开展情况和内审指导工作等情况,积极落实普法任务。一是结合审计项目,在被审计单位结合项目开展情况开展普法宣讲8次;二是通过监督融会贯通进企业宣讲促进营商环境3次;三是在营盘山广场、市民服务大厅等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助企稳就业政策宣传”、“生态环保政策宣传”等3次;四是开展内审工作指导,进内审机构进行法治宣讲8次,组织召开全区内审工作指导会1次;五是加大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力度。撰写的《临时救助资金“及时雨”变为“送人情”的真相》《揭开村集体公司出纳“混水摸鱼”的真相》被审计署选中采用编入案例集,《XS街道等3个街镇违规发放临时救助资金案》由市审计局推荐至市司法局,按市审计局要求向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报送审计案例4篇。
五、健全监督制约体系,规范审计权力运行
(一)严格执行审计纪律规定。在审计工作中,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干预审计工作行为登记报告制度。局纪检组牵头不定期开展审计回访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审计组审计纪律执行情况,共同推进依法审计、文明审计。
(二)深化审计业务质量检查。按时全面向市审计局报送审计业务质量检查资料,并对指出的问题全面整改。采取“双随机模式”,扎实开展局对科室审计业务质量检查。为进一步规范审计组和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切实提升审计业务质量,今年重点检查7个项目审计实施方案是否完整、审计证据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方法获取、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报告的事实表述是否相符、审计报告等文书引用法律法规是否适当、处理处罚是否恰当等,并量化计分纳入局对科室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将审计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归纳整理后在全局进行通报,不断提升审计质量。
(三)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审计整改工作8次,区人大对11个项目整改情况作专题调研,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整改结果报告。对区司法局开展的2022年度綦江区行政执法考核评议获“优秀”等次,并对指出的问题全面整改。
(四)全面落实政务公开。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对我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审计信息、行政权责清单、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报告等法定主动公开事项及时、全面公开到位,依法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保障人民群众合理信息需求。
六、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一是提升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实效。深入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有关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行政执法常见问题或典型问题清单。2023年实现全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零发生。二是依法及时办理信访事项。建立群众信访渠道和信访信箱,以便及时处理群众信访信件,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2023年无群众信访信件。
七、存在的问题
(一)普法宣传形式有待创新,普法覆盖面广度不够
1. 目前我局普法形式还主要采用集中宣传学习、张贴标识标牌等形式,组织方式较单一,深度、广度不够。
2. 我局普法对象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涉及社会人员较少,在老百姓中宣传推广不够,受众面比较单一。
(二)新形势下审计质量要求高,审计队伍的素质有待提升
1. 目前审计人员法治理念和素质参差不齐,法治意识和思维有待提高,与加强普法工作,建设法治政府的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 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要求更高、更全面,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大政策跟踪落实情况审计、投资审计转型等,而审计人员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相对应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仍有差距。
(三)审计任务重与审计人员少的矛盾仍较为突出
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全市审计“一盘棋”格局,优先组织审计力量、统筹审计资源完成市局统一组织项目和安排的各项工作,对自定的部分审计项目存在调整实施时间、审计人员不足的问题。
八、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2024年,我局将进一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紧扣区委区政府法治建设工作部署要求,不断完善审计制度,坚持审计程序合法、审计方式遵法、审计标准依法、审计保障用法,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全年加强法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养和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依法审计能力。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