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重庆市綦江区城市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城市管理局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机制,努力提升各项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3年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依法开展信息公开,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
一是编制清单。全面推行清单制度,编制权责清单、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等,实行动态管理,并依法在綦江区人民政府网进行公示。二是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持续推进平台之外无抽查、清单之外无检查、后续处置无例外,充分结合信用监管等方式。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为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创新“绿色通道”,优化营商环境。我局联合公安局、卫健委、商务委等相关单位成立“商贸促销一件事”工作组,创新推出綦江区“商贸促销一件事”集成服务套餐,为商家开展商贸促销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变“被动接受申报”为“主动收集需求”,变“逐项依次审批”为“集中并联审批”,针对节假日大规模促销活动进行受理研讨、集中会审、联合勘查、签审意见,将审批时限由原来10-20天缩短到3天。二是规范完成行政许可办件。2023年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443件,其中户外招牌设置备案466件,临时户外广告设置许可732件,城市公共停车场备案58件,建筑垃圾处置核准23件,建筑垃圾运输核准39件,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50件,涉及绿地、树木审批22件,临时性建筑物搭建、堆放物料、占道施工审批35件、夜间作业证明1件,建设项目附属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查17件。
在2022年区县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中,我局牵头的用水用气在主城都市区片区排名中位列第三名,为綦江区在全市排名第五、对评为重庆市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做出了较大贡献。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制发程序
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规范制发程序,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开展《綦江区市政基础设施移交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现已通过区司法局审核,待区政府审定后下发。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并按相关要求进行修改、废止、报备。计划对《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綦江区城镇粪便处理设施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綦江府办发〔2016〕2号)和《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綦江区城市道路市容秩序分类管理办法>的通知》(綦江府办发〔2016〕97号)进行修订工作。
(四)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实效
一是认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通过全面摸排、清理、收集突出问题线索21条,核实确认并整改问题5条,其中案件问题2个,执法队员着装不规范1个,执法队员工作纪律1个,执法行为不规范1个。组织开展对2021年到2022年的交通安全与执法领域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对2021年至2022年共处理涉及违法停车和渣车运输的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共1249件(其中渣车运输35件,违法停车1214件)进行核查,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结合城市管理日常工作,重点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学校周边等人群聚集场所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2023年共劝离违停车辆 8000余辆,集中整治157次,联合执法96次,查处乱停乱放机动车1520辆,罚款146430元。二是强化渣土运输车辆执法工作力度。重点查处无牌无证运输、不按规定路线行驶、渣土抛撒滴漏以及车轮带泥行驶、随意倾倒等违法违规行为,2023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400余人次,执法600余车次,检查建筑垃圾运输车辆647台次,检查工地319个次。查处违规违法(建筑垃圾)运输车11台,罚款48500元。
(五)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规范文明执法
一是积极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为执法队员更新执法记录仪45台,推进全过程记录执法工作。二是严格实施执法公示制度。为确保执法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在綦江人民政府管网对行政执法数据、音像记录等执法信息进行公示,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成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委员会,建立分级审核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案件进行审核,2023年共审核案件355件。
(六)依法处置突发事件,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一是聘请重庆市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编制城市管理应急预案和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消防安全事故、危岩滑坡等专项应急抢险预案。二是定期开展风险研判,制定管控措施,落实管控责任,做到风险管控到位,加强行业隐患排查治理,市政、环卫、绿化坚持“日周月”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督促行业企业抓好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在执法检查中,将双重预防机制作为重点内容。
(七)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切实发挥法律顾问作用
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履职,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健全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律师事务所作为常年法律顾问。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诉讼案件3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胜诉率100%。民事诉讼4件,2起胜诉,1起维持原判,1起正在诉讼中;审核各类合同、协议157份。
(八)加强制约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自觉接收纪检监察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认真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01件,结果均为满意,被区人大、政协评为先进单位。
(九)强化宣传指导,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对执法赋权示范镇隆盛及各街镇开展城管执法领域指导工作。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以“3.19城管宣传日”、“12.4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解读法治相关政策,充分利用城管局微信公众号、LED显示屏等媒介宣传城市管理相关的法律知识。打造沙溪公园为法治主题公园,弘扬法治精神、塑造法治文化。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夯实党政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2023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把依法治理、依法执法、依法行政统一结合起来,积极组织研究法治工作部署,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实,2023年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4次,干部职工集中学习2次。制定年度学法计划,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坚持每半年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工作制度。在半年和年度工作总结中均向区委区政府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主动研究,对2023年赋权事项进行专题研究,确定赋予街道执法权力27条,乡镇25条。
三、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推进上还不够深入,具体落实还缺乏有效抓手,对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也缺乏主动应对的能力。二是执法权力下沉后,辅助人员缺乏,基层执法人员在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可能无法做到全面有效的执法。
四、2024年主要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是持续深化法治化建设。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统领,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责任人职责,强化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积极做好市政基础设施移交管理办法和市容管理秩序分类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
二是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围绕“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工作目标,积极谋划、调研摸底,全面排查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推动整改落实,不断提升城管执法良好形象。
三是持续强化队伍专业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程序,细化量化办案程序、自由裁量等工作,分层级分类型地开展执法业务培训,切实提升执法办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