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其他公文

  • [ 索引号 ]
  • 11500222009313740C/2025-00011
  • [ 发文字号 ]
  • 赶水府〔2025〕32号
  • [ 主题分类 ]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 体裁分类 ]
  • 公文
  • [ 发布机构 ]
  • 綦江区赶水镇
  • [ 有效性 ]
  • 有效
  • [ 成文日期 ]
  • 2025-07-30
  • [ 发布日期 ]
  • 2025-08-08

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玉龙庄水库洋渡饮水工程水源地水体达标整治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各板块(岗位):

现将《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玉龙庄水库洋渡饮水工程水源地水体达标整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人民政府

                                                                                                                                  2025年7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玉龙庄水库洋渡饮水工程水源地水体达标整治方案

一、制定背景

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要求,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地区要制定达标方案,将治污任务逐一落实到汇水范围内的排污单位,明确防治措施及达标时限。为深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和《水十条》,切实推进水污防治工作,根据达标方案编制的要求,结合綦江区赶水镇玉龙庄水库洋渡饮水工程水源地水生态环境条件和特征,特制定了《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玉龙庄水库洋渡饮水工程水源地水体达标整治方案》。

二、整治目标

达标方案以赶水镇玉龙庄水库洋渡饮水工程水源地流域现实基础和发展背景为前提,积极优化社会经济发展和水环境保护的关系,以目标责任书为导向,围绕玉龙庄水库饮水工程水源地水体达标整治工作方案,科学合理制定任务措施、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方案基准年为2025年,达标时限为2025年,目标要求是2025年,赶水镇玉龙庄水库洋渡饮水工程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目标要求,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本方案的实施对于推进赶水镇今后一段时期的水环境保护工作,圆满完成水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水体现状评估

玉龙庄水库位于綦江区赶水镇土台村,所在河流属于长江水系綦江洋渡河流域左岸支流。玉龙庄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的重点小(二)型水利工程,该水库坝址处河床底部高程782.95m(高程系统为85国家高程系统,以下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0.72km2,主河道长1.37km,流域平均比降119‰,多年平均年降雨量500mm。正常蓄水位800.30m,正常库容17.29万m3,死水位788.95m,死库容1.40万m3,校核洪水位801.725m,总库容22.66万m3。设计灌面1163亩,有效灌面957亩。

四、整治范围

根据綦江区赶水镇玉龙庄水库洋渡饮水工程水源地水质现状及目标要求,本方案主要实施的工作范围为赶水镇玉龙庄水库洋渡饮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涉及赶水镇土台村。

五、现状分析

2024年赶水镇玉龙庄水库洋渡河饮水工程水源地经市监测中心抽测超标最差类别为Ⅳ类水质,其中超标因子及最大倍数为总磷(Ⅴ类,0.20)。

六、污染分析与整治措施

(一)开展针对性污染源排查。

1. 进行实地踏勘。根据调查区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调查时间,避免恶劣天气和特殊时期对调查工作的影响。组织镇水利林业岗、生态环保岗等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勘察、入户走访等方式,调查水源地周边的土地使用情况、污染源分布、企业和养殖经营、周边群众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进行玉龙庄饮用水源地总磷超标调研工作。经过现场调查与勘验,水源地一面环山,其余周边均为农用地,且该区域常年种植农作物。附近约19户村民居住生活。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无其他经营企业或规模养殖场等。经研判,该饮用水源地总磷超标的原因系周边农户农业面源污染所致。

2. 积极采取措施。一是水源地平行距离150m范围内存在农用地土壤施肥和附近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渗透等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立即采取整治措施。要求周边农户的生活污水不直排,协助居民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收集、处理后排放。

动员周边农户避免家禽散养,并远离敏感区域。同时,向周边居民宣传并建议采用环保施肥方式,减少氮肥、磷肥和农药使用量,减少伴着下雨的情形,污染水体渗透流入水源地,最终减少水体污染。二是主动向周边农户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提高周边群众的水源保护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饮水安全保护,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三是加强水源地常态化巡查。适时观察水体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等外观特征,记录水面漂浮物、水生生物等情况。

  1. 联系专业部门检测。联系綦江区生态环境保护、水利等相关部门,了解他们的水质检测能力和服务范围。按照检测部门的要求,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二)落实规范性要求。

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设立明确的保护区界标、明显的警示和宣传标识;在主要穿越保护区的道路桥梁上设置可辨识的交通警示标志等。有效地将外界的污染物、垃圾、杂物等与水源地隔离开来,防止其进入水源,从而减少因外界因素导致的水质污染风险,同时阻止一些恶意破坏水源地生态环境的行为,防止一些恶意破坏水源地生态环境的行为维护水源地周边生态平衡。更能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众意识,起到警示作用。

(三)进行综合化治理。

一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在全镇范围内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建立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机制,鼓励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养殖废弃物的排放。同时,对散养户进行技术指导,引导其合理处理畜禽粪便,防止粪便直接流入水源地。通过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减少对水源地的潜在威胁,确保水质安全。

二是生活污水治理。加快保护区范围内农村住户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确保广大群众饮水安全。同时,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减少用水量,从源头上减少污水的产生。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引导村民采用人工湿地、生态池塘等自然净化系统,实现污水的生态化处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加强对村民的环保教育,提升其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形成共同参与、共同保护的良好氛围。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完成污染源的详细调查和水质监测工作。2025年4月初,赶水镇玉龙庄水库因受连晴高温天气影响,库容严重不足,不适宜取样,2025年7月初,玉龙庄水库因降雨逐渐蓄水,7月8日,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对玉龙庄水源地进行了水质取样和检测。经检测,水源地各项水质检测项目均达标。

第二阶段:严格执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加强监管力度。按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增设界碑2块,安全警示牌2块。同时,对周边农户开展好常态化饮用水源保护政策宣传和水源地周边巡查。                    

第三阶段:对水体水质进行全面监测,确保达到整治目标。邀请各区级相关部门加大对玉龙庄水库洋渡饮水工程水源地水质的检测频次,协同赶水镇完成整治措施,确保广大群众饮水安全。

七、保障措施

(一)健全考核机制,强化责任主体。

严格农村饮用水源地管理,强化保护责任,以农村安全饮水为考核内容,以水质达标为考核目标,打表推进,相关目标指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和奖励考核要素。对因决策失误造成工程未实施或延误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追究相应的责任。

(二)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保障。

为确保方案的组织实施,成立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岗位工作人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形成分级管理,积极推动方案的实施。

(三)建立环境信息共享与公开制度。

实现污染源、流域水文和人群健康资料等有关信息的共享,让公众及时了解水库、流域与区域环境质量状况。通过设置热线电话、公众信箱、开展社会调查或环境信访等途径获得各类公众反馈信息,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依靠科学技术和环境宣传教育,加强环境科学知识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全社会的环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中心

新媒体矩阵

营商环境

微博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