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基层政务公开
>
服务指南
>
疾病防控

- [ 索引号 ]
- 11500222MB18607903/2024-00061
- [ 发文字号 ]
- 綦江爱卫发〔2024〕12号
- [ 主题分类 ]
- 卫生、计划生育、妇女儿童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綦江区卫生健康委
- [ 有效性 ]
- 有效
- [ 成文日期 ]
- 2024-03-20
- [ 发布日期 ]
- 2024-03-20
重庆市綦江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印发綦江区2024年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区级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綦江区2024年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文件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綦江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4年3月15日
綦江区2024年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方案
为巩固我区卫生城区创建成果,建立长效病媒生物监测机制,科学、规范、统一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国卫办疾控函〔2016〕215号)、《重庆市病媒生物监测技术方案》(渝疾控〔2020〕165号), 结合我区卫生城区创建工作的具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一)掌握监测地区主要生境中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病原感染情况和常用杀虫剂抗性水平。
(二)评估城乡环境病媒生物侵害状况,指导各地科学开展 防制工作。
(三)为病媒生物传播疾病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提供依据。
二、组织管理
(一)区爱卫会负责我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区疾控中心、相关街镇卫生院及受监测的相关单位、场所共同做好监测工作。
(二)区疾控中心负责制订全区病媒生物监测方案,根据监测方案的要求,合理规划监测点布局,具体实施监测工作,并统计报送数据、分析提出建议、及时开展防制预警等。
(三)相关街镇在监测时间段内抽派专业人员参与责任片区的监测工作(详见附件)。
(四)受监测的相关单位、场所要积极配合监测人员开展现场监测工作。
三、监测范围及场所
(一)监测范围
根据区爱卫会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安排以及虫媒鼠传疾病防控工作的需要,经研究决定将文龙街道、古南街道、三江街道、新盛街道及东溪镇等相关场所列为长期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重点监测区域。
(二)监测场所
监测场所为文龙街道、古南街道、三江街道、新盛街道及东溪镇等5个街镇辖区范围内的机关、企业单位、医院、饭店宾馆、餐饮店、食堂、农贸市场、酿造厂、商场超市、居民区、公共绿化带、公园、池塘、河湖、水渠、废旧轮胎集放地、垃圾中转站、火车站等内外环境场所。
四、监测内容和时间
(一)病媒生物生态学监测。
监测对象为鼠、蚊、蝇、蟑螂。具体监测内容和方法按《重庆市病媒生物监测技术方案(2020版)》规定实施。
1.鼠类生态学监测。监测点室内采用粘鼠板法,室外采用路径法。监测时间为每2个月监测1次,粘鼠板法每年于 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单月中旬进行,全年共监测 6 次。每次第一天晚上(19:30-23:00)布放,第二天早上(6:00-9:00)回收;路径法每年于3月、5月、9月、11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4次。每次中午(12:00-14:00)进行。
2.蚊类生态学监测。成蚊监测采用诱蚊灯法和双层叠帐法; 幼蚊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勺捕法和路径法。每年4—11月进行,每月中旬开展1次,全年共计监测16次(成/幼蚊各8次)。成蚊监测诱蚊灯法每次第一天傍晚(17:30-18:30)布放,第二天早上(6:30-7:30)回收;成蚊双层叠帐法每次于媒介伊蚊活动高峰时段(17:30-18:00)监测30min;幼蚊监测(布雷图指数法\勺捕法\路径法)每次均在中午(12:00-14:00)进行。
3.蝇类生态学监测。采用笼诱法(室外)和目测法(室内外)监测室内外成蝇密度,监测时间为4—11 月, 均为每月中旬开展1次,遇雨天顺延,全年共监测8次。笼诱法监测每次第一天9:00前布放,第二天9:00左右回收;目测法监测每次中午(12:00-14:00)进行。
4.蟑螂生态学监测。采用粘捕法监测室内蟑螂密度。监测时间为每2个月监测1次,每年于1月、3月、5月、7月、9月、 11月的每月上旬进行,全年共监测6次。每次第一天晚上(19:30-23:00)布放,第二天早上(6:00-9:00)回收。
(二)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
1.蚊类抗药性监测。监测对象为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等当地优势和疾病传播蚊种的成虫或幼虫,选择1—3种。其中成蚊选择当地常用或有应用潜力的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其他类成蚊杀虫剂,选择至 3类中的共4—5种。幼蚊选择当地常用或有应用潜力的微生物杀虫剂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蚊幼虫防控用杀虫剂,选择至少3类中的共3—5种。每 个监测点每年完成1次蚊虫抗药性监测。监测具体方法详见《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
2.蝇类抗药性监测。监测对象为家蝇成虫或幼虫。选择当地常用或有应用潜力的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烟碱类、其他类蝇类杀虫剂,选择至少3类中的共3—5种。每监测点每2年完成1次蝇类抗药性监测,监测方法详见《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
3.蟑螂抗药性监测。监测对象为德国小蠊成虫。选择当地常用或有应用潜力的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烟碱类,选择至少3类中的共3-5种。每监测点每2年完成1次蟑螂抗药性监测,监测方法详见《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
五、监测工作要求
(一)监测技术人员务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好相关工作,严禁弄虚作假、虚报瞒报。
(二)相关街镇每月监测工作完成后于当月20日之前将监测相关记录表上报区疾控中心传地科,联系人:杜全林,联系电话:48605473。区疾控中心每月监测工作完成后按要求收集、汇总和录入监测数据,于次月3日前将监测数据和小结上报市疾控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所和区爱卫会。每年监测工作全部结束后,要对全年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写出综合监测总结呈报区爱卫会。
(三)区爱卫会利用监测数据做好城区日常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切实降低病媒生物密度,减少病媒生物的危害。
六、保障措施
(一)区爱卫会组织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周密部署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提供所需的专项监测经费,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增强监测组织单位、协助单位和受监测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心。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当、配合不好、弄虚作假、影响工作进度的,要限期整改,并对相关单位领导和责任人员进行通报批评。
(二)区疾控中心统一购买必要的监测器材及防护装备,调配人员组建监测队伍,召集具体操作人员开展培训,确保相关人员掌握监测技术和操作方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落实人员劳务补助,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附件:綦江区2024年病媒生物监测工作一览表
附件 綦江区2024年病媒生物监测工作一览表 | |||||||||||
监测街镇 |
监测场所 |
监测类群、方法、频次 | |||||||||
鼠 |
蚊(成蚊) |
蚊(幼蚊) |
蝇(成蝇) |
蟑螂 | |||||||
粘鼠板法 (室内) |
路径法 (室外) |
双层叠帐法(室外) |
诱蚊灯法(室外) |
路径法(室外) |
布雷指数法(室内外) |
勺捕法(室外) |
笼诱法(室外) |
目测法(室内) |
粘捕法 (室内) | ||
1、3、5、7、9、11月 |
3、5、9、11月 |
活动期4月-11月 |
活动期4月-11月 |
1、3、5、7、9、11月 | |||||||
文龙街道 |
虹桥居民小区 |
50张/次 |
500m/次 |
1帐次/处 |
1台/次 |
500m/次 |
25户/次 |
1处/次 |
10张/次 | ||
河东市场 |
15张/次 |
300m/次 |
1处/次 |
15间/次 |
10张/次 | ||||||
虹桥周边绿化带 |
500m/次 |
1处/次 |
|||||||||
火车站 |
300m/次 |
30间/次 |
|||||||||
綦江河 |
10勺/次 |
||||||||||
通惠河(秋实) |
10勺/次 |
||||||||||
新盛河 |
10勺/次 |
||||||||||
火车站废旧轮胎点 |
1帐次/处 |
200m/次 |
内外范围/次 |
||||||||
版画广场绿化带 |
500m/次 |
||||||||||
营盘山公园 |
200m/次 |
1帐次/处 |
1台/次 |
300m/次 |
内外范围/次 |
10勺/次 |
|||||
回龙湾市场 |
15间/次 |
||||||||||
监测街镇 |
监测场所 |
监测类群、方法、频次 | |||||||||
鼠 |
蚊(成蚊) |
蚊(幼蚊) |
蝇(成蝇) |
蟑螂 | |||||||
粘鼠板法 (室内) |
路径法 (室外) |
双层叠帐法(室外) |
诱蚊灯法(室外) |
路径法(室外) |
布雷指数法(室内外) |
勺捕法(室外) |
笼诱法(室外) |
目测法(室内) |
粘捕法 (室内) | ||
1、3、5、7、9、11月 |
3、5、9、11月 |
活动期4月-11月 |
活动期4月-11月 |
1、3、5、7、9、11月 | |||||||
古南街道 |
*迷人的小城 |
5张/次 |
1处/次 |
30间房/次 |
10张/次 | ||||||
*大众食店 |
5张/次 |
30间房/次 |
|||||||||
*斌哥家常菜 |
5张/次 |
30间房/次 |
|||||||||
*綦羚羊说 |
5张/次 |
30间房/次 |
|||||||||
*欣哥眼镜面 |
5张/次 |
||||||||||
*天麻火鸡腿 |
5张/次 |
30间房/次 |
|||||||||
馨都宾馆 |
10张/次 |
30间房/次 |
10张/次 | ||||||||
新兴购超市(河西店) |
15张/次 |
30间房/次 |
10张/次 | ||||||||
金星食品有限公司 |
30张/次 |
||||||||||
古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台/次 |
内外范围/次 |
30间房/次 |
10张/次 | |||||||
孟家院垃圾中转站 |
200m/次 |
||||||||||
綦江区疾控中心 |
500m/次 |
30间/次 |
|||||||||
区疾控中心食堂 |
15张/次 |
||||||||||
各小区池塘 |
10勺/次 |
||||||||||
监测街镇 |
监测场所 |
监测类群、方法、频次 | |||||||||
鼠 |
蚊(成蚊) |
蚊(幼蚊) |
蝇(成蝇) |
蟑螂 | |||||||
粘鼠板法 (室内) |
路径法 (室外) |
双层叠帐法(室外) |
诱蚊灯法(室外) |
路径法(室外) |
布雷指数法(室内外) |
勺捕法(室外) |
笼诱法(室外) |
目测法(室内) |
粘捕法 (室内) | ||
1、3、5、7、9、11月 |
3、5、9、11月 |
活动期4月-11月 |
活动期4月-11月 |
1、3、5、7、9、11月 | |||||||
区疾控中心 |
三江街道圆通寺小区 |
25户/次 |
|||||||||
新盛街道气田村 |
25户/次 |
||||||||||
东溪镇盘石村 |
25户/次 |
||||||||||
注:1.*表示:每次粘鼠板法在监测点不同区域轮换,三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家区域实施监测,离上次监测区域应大于250米。2.房间数按15m2/间折算。3.鼠、蚊、蝇、蟑螂的监测时间均为月上中旬。4布雷指数法和路径法中的居民区和单位类型场所,不同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轮换,三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