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司法所工作动态

横山司法所:构建“四维”帮教体系 助力刑释人员回归社会
为有效预防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横山司法所聚焦“衔接、管理、联动、帮扶”四大环节,创新构建安置帮教工作体系。今年以来,累计接收安置帮教对象7人,衔接率100%,帮教对象重新犯罪率为零,就业安置率达90%,切实筑牢平安防线。
精准衔接,织密“管控网”。依托全国安置帮教管理系统,每日动态核查刑释人员信息,联合派出所、村委会及家属落实“必接必送”机制,确保人员返乡后24小时内完成建档,实现“一人一档一小组”。目前,已建立帮教小组54个,签订责任书54份,无缝衔接率达100%。
动态管理,拧紧“安全阀”。通过“实地访+电话询”双轨模式,不定期对54名在册帮教对象开展全覆盖跟踪,更新档案信息20余条,重点记录其就业、心理及社会关系动态。同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4名重点人员实施“月联系、季度走访”,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干预。
多方联动,凝聚“共治力”。强化与派出所、民政、人社等部门协同,定期共享帮教对象信息128人次,联合开展专项排查1次,实现“双列管”全覆盖。2023年至今,辖区未发生刑释人员参与的重大恶性案件。
暖心帮扶,铺就“回归路”。推行“法治教育+心理疏导+技能培训”融合模式,开展法律讲座1场、心理干预13人次,协调职业技能培训5人,成功推荐就业2人。针对生活困难对象,解决住房、医疗等难题3件,切实消除回归障碍。
下一步,横山司法所将深化“源头预防-精准帮教-长效融入”全链条机制,推动安置帮教工作从“管得住”向“矫得好”升级,为横山平安稳定注入司法温度。
永城司法所:“勤走访 暖人心”,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重塑新生
为深化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提升矫正工作质效,近日,永城司法所组织开展“勤走访 暖人心”专项行动,通过入户走访、一对一谈话等方式,全面掌握辖区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强化法治教育,推动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为维护平安稳定筑牢防线。
精准走访,动态掌握实情。走访中,工作人员与矫正对象及其家属深入交流,细致了解其家庭状况、工作进展及思想动态,重点关注生活困难与身体情况,并建立个性化档案。通过常态化走访机制,确保对矫正对象“底数清、情况明”,有效预防脱管、漏管及再犯罪风险。
普法入心,筑牢法治意识。工作人员结合《社区矫正法》《民法典》《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以案例释法形式,讲解法律在就业、家庭、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帮助矫正对象增强守法观念。针对即将解矫人员,重点宣讲安置帮教政策,引导其提前规划回归路径,争做遵纪守法公民。
多措并举,护航社会融入。永城司法所以“管得住、矫得好、能融入”为目标,创新“法治+心理+技能”教育模式,通过法治讲座、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方式,帮助矫正对象修复社会关系、提升适应能力。同时,针对个别抵触情绪,制定差异化矫正方案,联动社会资源解决其实际困难,切实消除不稳定因素。
目前,该所对辖区内所有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定期全覆盖走访3轮,协调解决就业难题1件,矫正对象守法遵规意识显著提升。下一步,永城司法所将持续深化“走访+帮扶”机制,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精细化,为平安永城建设贡献司法力量。
扶欢司法所:开展“筑牢法治根基 护航青春成长”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
为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与安全观念,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成长环境,近日,扶欢司法所联合镇平安办、派出所走进扶欢中学及扶欢小学,开展以“筑牢法治根基,护航青春成长”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
活动中,司法所工作人员以“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为主线,结合生活常见场景与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普及法律常识,引导其树立正确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镇平安办与派出所工作人员则围绕防溺水、交通安全、禁毒及防电信诈骗等重点领域,通过互动讲解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活动累计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手册、禁毒宣传页、防欺凌指南等资料800余份,切实将法治与安全教育融入校园。
扶欢司法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六进”行动扩大法治教育覆盖面,以更生动的活动形式、更精准的服务内容,推动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为平安校园与社会法治建设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