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司法所工作动态

三角司法所:“司法蓝”+多元共治 绘就社区矫正新图景
今年以来,面对司法所工作力量相对薄弱、社区矫正对象管理难度加重的挑战,三角司法所创新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以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关怀相结合,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提质增效。
政府引领,构建“三位一体”责任链。由镇政府将社区矫正纳入平安建设核心任务,由政法书记牵头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平安办、派出所、司法所、村社区等多方力量,明确职责分工,形成“政府抓总、司法牵头、多方联动”的责任闭环。通过定期研判重点人员风险、动态跟踪矫正对象生活状况,实现信息互通、风险共管。
多部门协同,织密矫正“安全网”。司法所联合派出所、平安办及村社区,构建矫正工作全链条协作机制。派出所民警参与动态监管和应急处置,累计开展集中教育7次、反诈专题教育1场;平安办及村社区成员协助走访帮扶,破解人手不足难题。在日常工作中,派出所民警、社区(村)干部都积极介入精准教育、实地走访工作中,形成共治格局。
社会赋能,刚柔并济育新生。三角司法所坚持“刚性执法+柔性关怀”双轨并行。一方面,联合派出所对违规对象训诫警示,强化监管震慑力;另一方面,联动妇联、团委等开展“家庭助矫”,化解家庭矛盾,并通过技能培训、公益服务等助力对象重返社会。
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共治”,三角司法所以创新机制破解社区矫正难题,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动能。未来,该所将持续深化联动模式,推动矫正工作向更精准、更人性化迈进,为平安建设筑牢根基。
中峰司法所:“法律明白人”巧用“DeepSeek”开启基层法律服务智能新篇章
近日,中峰司法所组织辖区内36名“法律明白人”开展“智慧赋能·法润乡村”专题培训活动,系统学习AI智能工具“DeepSeek”在法律服务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聚焦需求谋创新,打造智慧法律服务。针对基层法律工作者常面临的法律检索耗时、类案参考不足、文书模板缺失等问题,司法所特别邀请了“DeepSeek”官方认证讲师进行专题授课。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案例分析”三结合模式,重点演示了智能法律条文速查、合同智能审查、普法文案生成等常用核心功能,能够让基层法律工作者快速检索或生成法律依据摘要,并对上传的合同在短时间内完成条款合规性检测并标注风险点,极大提高了基层法律工作者法律服务质效。
实战演练促提升,锻造法治服务新本领。培训中还设置了实战环节,以“分组攻坚+情景模拟”形式,将学员分为4个实战小组,围绕近期辖区内宅基地纠纷、农民工讨薪、普法宣传等高频法律问题和工作开展实战演练。以实际案例代入场景,指导“法律明白人”强化对“DeepSeek”的训练,提升熟练运用“DeepSeek”检索相关适用法律、生成调解方案模版、证据链梳理、生成普法AI视频脚本的能力。
数字赋能显成效,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通过理论+实战演练,此次培训也让“法律明白人”们收获颇丰。
“法律文书起草时间缩短了60%,类案检索耗时从2小时压缩至15分钟,还能通过我们上传的资料精准识别出辖区内的高发法律风险点。以前处理一起宅基地纠纷要翻十几本法律汇编,现在用“DeepSeek”就像有了专业法律团队在身边!”参加培训的“法律明白人”穆维彬感慨道。据悉,中峰镇还建立起了“司法所-派出所-法庭”联合调处平台,实现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普法宣传等全流程线。
下一步,中峰司法所将重点推进编制《DeepSeek基层法律应用操作手册》“结对帮带”巡回指导、试点“AI法律顾问”进村居等工作,巧用AI破解基层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不断提升基层法治队伍的专业素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石角司法所:从“矫”正到“共”建 社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获群众点赞
近日,石角司法所组织辖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公益劳动。劳动前,司法所工作人员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了集中教育,强调了公益劳动对社区矫正的重要性,引导他们通过公益劳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劳动中体现价值。
随后,社区矫正对象身穿志愿者红马甲,在社区工作人员引导下,分两组分别对社区沿河步道垃圾进行打扫清运,一栋老居民楼楼道进行彻底打扫。近两个小时的公益劳动,他们相互配合,分工合作,遵守纪律,积极主动,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圆满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得到周围居民的一致好评。
此次公益劳动,社区矫正对象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使社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通过与社区居民的近距离接触,也增进了居民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下一步,石角司法所将持续组织此类公益劳动,不断丰富教育矫正形式和内容,提升教育矫正质量,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早日回归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