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基层“微治理”以法治赋能乡村振兴
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基层“微治理”以法治赋能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区司法局以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目标,以推动基层法治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抓手,在三角镇红岩村以“院落微治理”为切入口,创新打造“法治小院”,通过“普法在前、柔性执法、服务集成”模式,聚焦农村犬只管理、民宿规范经营、农旅融合发展等难点问题,探索形成“小事不出院、矛盾就地解”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助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乡村善治格局。
阵地前移,普法先行,激活“微治理”神经末梢
区司法局和三角镇红岩村整合聚力,将村民集中院落改造为“法治小院”,设置普法宣传栏、纠纷调解指引、普法小景观等“寓法于景”的特色景观。推出“法治+农趣”沉浸式普法方式,在民宿、农家乐等场所嵌入法治标语、二维码普法案例,通过“院坝会”“红岩直播间”等场景化方式,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常态化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以案释法微课堂等活动。通过“法治小院”微治理,累计化解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矛盾48件,调解成功率达98%,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
柔性执法,疏堵结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因大多数村民家中均养有看家护院犬只,犬只如何管理成为基层治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该村制定了《红岩村文明养犬公约》,联合综合执法、公安等部门开展“文明养犬进小院”行动,通过“劝导+登记+免疫”柔性措施,完成全村犬只登记管理率达95%,涉犬纠纷同比下降70%。养狗行为更加规范,村民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和谐。
红岩村地处綦江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部分老瀛山脚下,农家乐、民宿较为集中,针对农家乐、民宿证照不全、消防隐患等问题,区司法局积极指导相关执法部门推行“首违不罚”“指导整改”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组织市场监管、消防、卫生等部门“一站式”上门服务,帮助经营主体完成规范化整改,以优质的行政执法服务为经营者打造良好经营环境。
联动共治,服务提质,赋能农旅融合发展
在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区司法局以“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从“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到“大综合一体化服务”的角色转变,充分认识到行政执法的改革就是服务群众的升级,因此主动探寻依托镇街“四平台”智治系统,整合综合执法、文旅、环保等力量,对农旅项目开展“综合查一次”,减少多头重复检查,以“普法+隐患排除”替换以往“检查+处罚”的生硬执法模式。并积极为文旅项目业主提供法律服务,促进文旅项目落地生根,良性健康发展。通过多部门、镇村两级共同努力,红岩村农家乐、民宿无序经营等问题有效解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以法治赋能带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微治理”撬动“大平安”,通过普法润心、柔性执法、服务联动,三角镇红岩村实现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为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乡村实践提供了鲜活样本。
国务院部门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綦江区部门网站
綦江区镇街网站
綦江区其他机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