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基层政务公开
>
教育领域基层政务公开
>
教育概况
>
重要政策执行情况

- [ 索引号 ]
- 11500222750076936P/2025-00189
- [ 发文字号 ]
- [ 主题分类 ]
- 教育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发布机构 ]
- 綦江区教委
- [ 有效性 ]
- 有效
- [ 成文日期 ]
- 2024-11-29
- [ 发布日期 ]
- 2025-09-17
綦江区2024年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綦江区现有中小学83所,其中小学55所、初中1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高中6所、中职学校3所。2024年,我委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和《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等文件精神,按照“立德树人、健康第一、全面育人、统筹发展”的原则,逐步构建起“以体育人”新格局,有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强保障,夯实体育基础
1.强化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中小学体育工作,常态组织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全区中小学体育工作。为了更好地推进体教深度融合,綦江区教委、区体育局联合组成全区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总揽全区体育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实施,共同出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学校体育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
2.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经费保障机制,设立学生体育运动保险、体育联盟、体育竞赛活动等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今年为我区大力倡导“运动改造大脑”,投入910万元,完成19所学校约76670平方米塑胶运动场升级改造。投入310万元,完成60所小学运动场景打造。
3.增强师资力量。一是注重人才引进。明确中小学体育教师生师配比数及编制数,并监督学校足额使用,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和其他体育人才,补充中小学校体育师资力量。全区现有专职体育教师601名,兼职体育教师260名,体育教师生师比为129.46。二是注重师资培训,全年培训体育教师608人次,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三是注重待遇保障。科学核定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确保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不断发现和培养学校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近年共计表彰278名体育教师。
4.建设体育场馆。实施学校运动场建设五年规划,努力实现塑胶运动场全覆盖和提高运动场标准化率。现目前全区中小学拥有200米-400米田径场121个,足球场40个,篮球场308个,排球场59个,体育馆13个,学生体质检测室65个,可供学生体育活动区域达30万平方米。按《关于印发重庆市綦江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课余及节假日等非教学时间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的通知》(綦教体卫艺〔2016〕3号),要求各中小学校在保障学校安全、教学、训练、竞赛、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其他各项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向周边社区居民和社会团体组织开放学校体育设施。
(二)重常规,增强体育活力
1.常规工作。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每周4课时,高中教育阶段体育课每周3课时。保障学校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每天开展40分钟大课间、2次眼保健操,共教科所牵头开展了大课间评比工作。
2.狠抓卓越课堂建设。构建起校本研修、集团联盟研修、区级研修的“三级”体育课堂研修体系,完善中小学体育课堂评价指标,将体育课堂教学从常规课堂向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延伸,建设卓越体育课堂。通过实施卓越体育课堂建设,规范了体育课堂常规,丰富了体育课堂内容,增强了体育课堂吸引力,提升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
3.打造体育特色课程。全区各中小学在充分保障常规体育课程内容的教学外,根据区域特点和学校资源,不断开发丰富多彩的特色化与选择性课程,如石壕中学的小手拳课程、登瀛学校的射箭课程、各所学校的自编体能素质操课程、各中小学的体育社团课程和以传统赛事为依托的活动课程等等,努力实现了基础性与选择性的最佳组合,达到了保基本、扬个性、有特色的体育课程管理目标,实现了提高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课程目标。
(三)严考评,提升体育质量
1.严格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定全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施细则,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统一实施。在监测过程中,实行任课教师回避制度,由学校统筹组织实施。加强监测过程监督,组成区级督查组到校检查学校实施情况,确保监测工作规范进行和监测结果的真实性。监测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学生评优评奖的基本条件。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评价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质量评估系统,克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学校实行问责,在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持续提升。綦江中学龚真琦荣获世锦赛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
2.开展体育学科质量监测。将体育学科纳入中小学学科质量监测体系,由区教委组织监测组到校实地开展电子化、标准化监测,重点监测学生的体能和体育锻炼技巧掌握情况。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反馈给学校,作为改进和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依据。将监测结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学校领导干部和学校全体教师绩校考核的重要内容。
3.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关于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的相关要求认真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建立健全“学校自评、区级复查”制度,实施学校体育工作增量评价,将评估指标体分为硬性指标和提高指标,对学校进行纵向对比评价,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到位,体育工作成效逐年提高。2024年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优秀率86%,良好率14%。
(四)抓赛会,突显竞技水平
1.三球运动会。2024年4月11至4月21日在綦江中学举行,共有来自全区65所学校,87支篮球代表队,99支乒乓球代表队,45支羽毛球代表队,共计1890余名中小学生同场竞技。綦江中学等70所学校分获篮球中小学甲乙组一至八名;古南中学等76所学校分获乒乓球团体中小学甲乙组一至八名;南州小学等20所学校获羽毛球团体中小学组一至八名;营盘山小学等10所学校获道德风尚奖;霍丽等10名领队获优秀领队荣誉称号;杨曦等28名教师获先进工作者(优秀裁判员)荣誉称号;三角小学税勇等99名教师获优秀工作者(优秀教练)荣誉称号。
2.足球运动会。綦江区2024学年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于2024年5月9日至19日举行,共有小学14所、初中7所、高中3所学校共组建62支队伍参赛,经过216场精彩角逐,通惠小学女子甲组等48支队伍分别获得小、初、高各组别名次,文成碧等5名同志荣获优秀领队荣誉称号,李明轩等36位教师分获优秀裁判员、优秀教练员荣誉称号。
3.完成中招体考。中招体考于2024年4月22日至5月10日分27个考点开展,共7588名初三学生参考,免试97人,缺考156人,40分以上5668人,占比72.29%,30分以上7288人,战友比92.95%。
4.足球特色学校工作。我区目前有12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6月15日前完成了足球特色学校复核自评工作,6月24日市教委采用“三不两直”抽取綦江中学、南州小学、实验中学进行了复核,针对性提出了整改意见。7月5日市教委组织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核结果反馈视频会,对复核抽查中的问题进行了公布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各区县建立台帐专班推进,挡土挂单整改限期销号,迎接9-12月份国家复核。
5.深度加强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竞技体育持续发展,年仅14岁的綦江中学学生龚真琦荣获2024年多哈游泳世锦赛女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南州中学黄桉代表重庆队在全国射箭冠军赛决赛中勇夺团体冠军。
6.重庆市第七届运动会于2024年3月至9月在合川区举行。綦江区体育代表团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在运动会中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夺32枚金牌、81枚奖牌,取得团体总分1919分的好成绩,实现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超越上届的目标,为我区赢得了荣誉,展示了綦江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水平、新高度,实现了比赛成绩和体育道德风尚双丰收。
7.完成綦江区2024年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11月8-10日在綦江区古南中学举行,本次运动会共有全区71余所中小学参加,1181名运动员参赛,首次使用电子计时保证比赛的精确性和公平性,36支代表队获得名次,18名优秀工作者,32名先进工作者,10支道德风尚队伍,10名优秀领队。
8.完成区教委市级校园足球的参赛,截至目前,初中甲组女子获得全市第六名,小学女子甲组获得校园组第二名,剩余3支队伍正在准备参赛。
二、下一步打算
当前,在市教委的指导下,我区中小学体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时代体育工作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委将继续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强保障、重常规、严考核、抓成效,将体育工作部署落地落实,全面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庆市綦江区教育委员会
2024年11月29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