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綦江区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情况公告
2024年,綦江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有关规定,积极践行《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渝发改资环〔2024〕406号)要求,扎实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着力推动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浪费问题,现将工作情况公告如下:
一、大力开展餐饮浪费“光盘行动”
(一)健全行业管理工作机制。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关于在餐饮行业制止餐饮浪费的行动方案》,成立由区商务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各镇街商务机构及区餐饮协会负责人为成员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餐饮行业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引导行业自律规范,指导区餐饮协会制定《綦江区餐饮协会餐饮节约行为规范》,发起“光盘行动”倡议,号召大型餐饮经营服务单位自觉引领“文明餐桌、光盘行动”良好风尚。组织商务系统、区餐饮协会及重点餐饮单位开展反餐饮浪费培训,指导迈斯特酒店等7家主要餐饮单位率先推行菜单优化设置,提供“小份适价、半份半价”等菜品服务。
(二)严格经营环节执法监督。严格执行《大米生产加工行为规范》地方标准,强化大米生产企业从业规范。对辖区内的大米生产企业和大米加工小作坊进行全覆盖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变相延长产品保质期等虚假标注标签等问题。累计检查大米生产及经营企业81家。将“反食品浪费”工作纳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监督内容,开展检查餐饮单位近3000家次。联合区商务委利用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对宴席举办较多的大中型餐饮单位开展联合检查。
(三)强化公共机构示范带动。将制止餐饮浪费有关要求纳入区级考核,印发《2024年全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全区公共机构抓实反食品浪费工作,持续开展“‘光盘行动’我带头”活动。参与由区委办公室牵头,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接待等工作进行的综合督查,严格按照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规定,对不规范行为要求及时整改,贯彻落实“过紧日子”相关要求,切实发挥党政机关带头作用。
(四)鼓励外卖行业积极响应。落实防范外卖食品浪费指导意见,利用618促销节点,组织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召开专项培训会,倡导督促外卖服务单位履行主体责任,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和拼菜套餐等多样化点餐服务,加强消费者食品浪费的提醒服务,鼓励消费者适量点餐,减少食物浪费。
二、持续深化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
(一)全力减少粮食生产损耗。开展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及机收减损培训,宣传做好主要粮油作物机收减损重要意义,总结宣传主要粮油作物机收减损的好做法、好经验,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意识。注重农机人才培养,怀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王荣强入选新一轮全市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引导农户使用高产高效品种,推广精量播种、节水灌溉等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推广化肥减量三新集成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双减,全区565名农技人员下沉服务1万余次,主推玉米“一增四改”等9项新技术,筛选推广野香优莉丝等25个新品种,联防联控打赢水稻“两迁”害虫歼灭战,统筹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控制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在2%以下。精准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支持购置使用高效低损收获机具、粮食烘干机及成套设施装备、履带式收获机,预计全区2024年农机总动力达到42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28%,同比增长2.82个百分点。
(二)提升绿色储粮基础能力。制定《綦江区粮食产后节约减损2024年工作要点》(綦发改粮食〔2024〕19号),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支持粮食企业推进准低温仓改造、氮气储粮等绿色储粮项目2个,预计总投资514.58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准低温储粮仓容3.4万吨,气调储粮仓容6.2万吨,投产后将实现储粮综合损耗率控制在0.6%以下。聚焦粮食收购、储存、轮换、销售出库四个关键环节,开展每月日常检查和季度巡查等专项检查,综合利用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督促企业落实轮换计划、质量管控、安全生产等地方储备粮管理规定,应用绿色仓储等节粮减损新技术,避免因管理不到位造成储粮霉变现象,保障政策性储备粮不受损失,达到“收好粮、储好粮”,2024年共组织开展执法检查41次,督促整改发现问题35条。
(三)引导加工运输节约减损。促进豆粕减量替代,引导正大、大型畜禽养殖场开展豆粕减量替代试点示范,开展饲草种植替代蛋白,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和养殖技术。积极推广粮食运输多式联运,进一步优化粮食运输方式。持续发挥区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作用,做好粮食运输保障,强化统筹调度和供需对接,推进运输环节粮食节约减损。
三、扎实做好调查评估工作
(一)深入开展供需平衡调查。将粮食损失损耗作为2024年供需平衡调查重要内容,在全区选取3个街镇,共计30户农村居民,20户城镇居民,及一定数量生产企业开展粮食供需平衡走访调查,并根据采集的调查样本推算编写《2024年度粮食、食用油供需平衡调查分析的报告》,全面掌握全区粮食损失损耗情况和粮油供需平衡状况,制定针对性措施,有效减少粮食浪费。
(二)务实开展粮食机收损失调查。开展农业机收损失监测调查4次,我区水稻机收损失率为2.07%,低于行业标准2.5%。同时,引导农户和收割机操作员增强机收减损意识,组织好农技人员指导农机操作人员做好各机具检修调试,加强操作人员驾驶培训,开展水稻机收减损大比武,把损失率控制在2.5%以下,助力粮食稳产增产。
(三)扎实开展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组织对28家机关食堂实施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要求其按照评估标准,定期研究部署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加强食堂反食品浪费管理,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消费以及餐厨垃圾处理等环节做到节约减损并定期抽查。指导区市民服务中心食堂和三江街道机关食堂在市机关事务局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中获评优秀食堂。
(四)创新开展居民健康膳食研究。深入开展合理膳食行动,制定实施《健康中国綦江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重点推进营养状况调查和干预、加强营养人才和细胞建设、提升膳食营养健康教育能力、健全食品和营养标准体系工作。
四、强化宣传教育
(一)多领域营造反浪费氛围。利用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粮食科技周等重要节日,深入开展“粮食安全”“光盘行动”“厉行节约、反餐饮浪费行为”等主题宣传,印制光盘行动、反餐饮浪费相关宣传海报20000余份,在医疗卫生单位、商圈、餐饮经营单位、星级农家乐、农贸市场等场所张贴宣传,并同步开展“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答题等趣味活动,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引导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积极开展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宣传进“商超”活动,加强对万达广场等涉及餐饮经营的单位进行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宣传引导。在重大节假期前召开培训会或通过工作群发送节日前的食品安全提示,加强餐饮单位的反食品浪费意识。通过区属媒体及时发布、推送“吃得文明”、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宣传报道60余次,利用“大美綦江”、中国质量新闻网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反浪费经验成效10余次,通过“文明綦江”微信公众号不文明行为曝光台,曝光餐饮浪费行为,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二)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节粮标杆,将反食品浪费工作纳入节水型单位、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无废公共机构等示范建设评价标准,为全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树立标杆典范。持续推广文明旅游,将治理餐饮浪费工作与推进文明旅游工作有机结合,将避免餐饮浪费纳入年度安全检查计划,组织行业培训1次,督促指导A级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通过电子显示屏、展板、温馨提示等手段常态化宣传餐饮节约。组织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队,走进景区、广场、社区等地,开展以避免餐饮浪费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3次,志愿服务20人次,服务人群达2000人次。
(三)树牢青少年反浪费意识。出台《全区学校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计划》,组织各学校开展“光盘行动”、“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等主题班会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多种媒介,持续播放节约粮食的公益广告和科普知识,营造浓厚的节约文化氛围。建立监督机制,成立专项督查小组,定期对学校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将少年儿童节约粮食纳入入队教育、队中培训等环节,开展“益起行动,天天光盘”等主题队日活动1000余场次,下发《青少年节约粮食教育活动指引》,广泛动员青少年参与节粮主题团课学习、光盘打卡挑战赛等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活动。将节约粮食纳入“三下乡”“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实践活动的宣讲内容,引导高校学生深化爱粮节粮意识。
(四)弘扬良好家风传承。积极推进爱粮宣传进家庭,以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家庭文明建设活动200余场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活动主题倡导广大女性及家庭积极响应“光盘”行动,普及爱粮节粮知识,引导大家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全面营造爱粮惜粮节粮的浓厚氛围。常态化寻找“最美家庭”,积极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切实提升家庭成员文明素养,向上推荐重庆“最美家庭”5户。积极倡导节俭办婚事,区文明办、区民政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制止婚宴餐饮浪费工作的通知》,紧紧围绕大中型宴会餐饮浪费等问题实行重点监督,从完善婚宴服务协议、合理设计婚宴菜单、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升供餐服务水平四个方面作出要求,督促其依法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鼓励举办宴席的大中型餐饮单位在消费者订餐时签订《反餐饮浪费承诺书》,引导消费者按需点餐,截至目前已签订承诺书近1200份,发放喜事新办倡议书、婚姻家庭相关资料等宣传资料7000余份,受益群众12000余人次。
重庆市綦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