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惠街道健全“家校社”机制构筑育人“同心圆”
通惠街道健全“家校社”机制构筑育人“同心圆”
一、家庭教育为基石。采取“线上家长课堂+线下家长学校”培训模式,建立“护苗”微信群13个,推送法治案例、心理知识等教育内容650余条,每季度定期给学生、家长播放教育光盘学习,举办家长学校6期,共计参与650余人次,实现教育“零距离”。
二、校园教育为主体。与陵园小学、实验幼儿园等签订《校社共育协议》,常态化开展假期公益托管服务,联合綦江中学心理教师,通过“团体辅导+个案咨询”,开展“做新时代好少年”、“我有一个温暖的家”等主题活动,惠及学生800余人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航。
三、社会教育为辅助。开展“亲子阅读节”“暑期亲子联谊会”等活动,打造“新兴共享农场”作为青少年劳动教育、自然科普基地,通过“自然+劳动+科技+文化”的多元场景,为未成年人提供高质量研学服务,陵园小学、通惠小学认领地块44块,累计接待学生1800余人。
国务院部门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綦江区部门网站
綦江区镇街网站
綦江区其他机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