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民宿”,激发避暑活力。采取“村集体+社会资本+运营团队”模式,盘活原大罗乡政府闲置用房28间,融资20余万元打造特色民宿客栈16个,发展村民民宿40余户、农家乐10户。通过区融媒体中心、市法制报、今日头条等媒体宣传,村三分之二的民宿已经提前被客人预订。
二、“旅游+农业”,拓宽旅游布局。立足“品质旅游,生态农业”理念,下设工作组专班7个,发展50群以上蜂园6个,种植草莓、西瓜、猕猴桃等特色水果830余亩,精心打造田园“采摘游”、农家“度假游”等40余处,大大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三、“旅游+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充分利用康养大罗山、吹角多彩综合田园体、“星创天地”花卉科普教育基地等旅游资源,开展“紫薇花海科普活动”、“踩山节”等农业文化教育活动,接待旅客2万余人,带动增收逾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