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綦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三届三次会议第235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4-05-30

胡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第235号)收悉。经与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高新区管委会、交通实业公司、綦万创新经济走廊指挥部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区级层面,政府统筹与多维评价相融合

(一)统筹实施区内校企合作工作。

    我区于2024年2月22日召开了永桐新城重点企业新年恳谈会,为校企合作“牵好线”。会上收集了企业用工需求并就校企合作精神做了深入沟通交流,各相关企业与重庆安保职业技术学院、职教中心达成校企合作共识。下一步,由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牵头,我区将持续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工作,推进校企精准对接,深化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协同育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培养出企业满意、社会认可的高素质人才,服务綦江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建设现代职教体系。

加快推进渝南职教城、重庆经贸职业学院綦江校区项目建设,为校企合作“筑好巢”。截至目前,渝南职教城一期主体结构全部封顶,装饰装修、道路管网等工程即将完成;重庆经贸职业学院綦江校区一期主体结构全部封顶、水电预埋基本完成、装饰装修与道路管网工程即将完成。按照推进计划与目前建设进度,两所院校均能于今年9月实现招生入学。我委继续打表推进渝南职教城、重庆经贸职业学院綦江校区项目建设,确保今年9月实现招生入学。同时,将永桐新城保障性租赁住房纳入綦江区2024年民心工程,加强要素保障,确保该项目今年完工投用,为两所院校与企业人才入驻提供住房保障。

(三)建立“四维考核”评价制度。

通过“四维考核”促进培训链、就业链、产业链有机融合,构建以产业用工为需求、人才培养为基础、技能培训为纽带的评价链。建立培训开班信息发布与评价信息联动机制,推动培训、评价无缝衔接。健全“一库四联盟”“鲁渝劳务协作”“一区两群”协同机制,支持“渝家人”“渝能人”等品牌建设,用好“渝职聘”平台推广职业培训券,及时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培训学员就业意愿,推动实现人岗适配、定向送工。

二、布局层面,园区规划与院校建设相融合

(一)园区规划与院校建设相融合。

实现工业园区与职业学校位置融合,通过“3个布局”。一是集中布局,将职业学校集中于产业园区,便于企业招聘、教学管理。二是分散布局,根据不同企业特点进行分布,方便实训与实践。三是主题布局,根据园区产业,布局相应的职业学校,例如对北渡铝材精深加工、桥河汽摩零部件、通惠食品园区配套建设对应职业技术学校或技能提升培训点,紧密联系教学与生产,提升产教合作深。

(二)学校与企业车间建设相关联。

实现企业生产工厂与学校实训场地建设相融合,通过“3个导向”实施。一是共享导向,在完善权责分配机制下,学校实训室和企业车间可以共享设备和设施资源,达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操作体验。二是生产导向,细化收入分配机制,学生实训在企业生产车间进行真实产品生产,产生一定经济价值。三是职业导向,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通过学校实训室和企业生产车间建设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夯实企业人才资源基础。

(三)学生学业与企业岗位相呼应。

学生学业与企业岗位融合是指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参与企业真实生产,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企业与学生二者间形成共同认知,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采取企业真实实习实训、企业导师指导、定岗企业实践和职业理想熏陶等方式开展融合。学业学习与就业体验双结合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满足企业对口人才需求。

(四)学校实训与企业生产相结合。

学校实训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是指学生专业实训参照企业生产要求开展企业产品加工与制作,实现学生实训作品即企业生产产品要求。通过将学校实训课程与企业产品生产标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实现真实工作环境和项目需求,提前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

三、过程层面,专业教学与岗位技术相融合

(一)教学内容对接岗位技术。

着力推进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突出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技术要求相对接,提高学校“教”与企业“用”的适应度,采取“3个步骤”。一是需求分析,对目标岗位的技能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掌握该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和知识。二是调整课程,根据企业需求,联合企业导师,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三是完善标准,邀请行业专家或企业导师,联系学校专业骨干教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评价指标开发。

(二)学校学生对接企业学徒。

实施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相对接,在身份上实施“学生+学徒”同步培养;在教学上理论分析与企业实践同步学习;在评价上开展教学评价与岗位考核同步要求。通过优化实习安排、调整教学计划、完善导师指导、细化生产岗位等途径加以落实,以更好地推进学生角色转变与岗位适应能力提升。

(三)学校教师对接企业导师。

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双向互派机制。一是推动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将专业课教师进入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岗位实践和技能服务工作纳入教师评价管理体系;二是加强企业技术骨干到校指导技能,对到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承担实训教学任务的企业技术骨干,依据新《职业教育法》规定,提供一定的薪资待遇。

(四)教学评价对接岗位考核。

实施学校教学评价与企业岗位考核相对接,旨在确保人才培养具备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质,可通过“3个过程”实施。一是制定考核标准,校企合作,调研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学校课程教学任务,统一学校学习评价与岗位考核标准。二是丰富考核形式,结合实际工作场景和项目,开展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实际操作技能的展示、问题解决能力在内的考核评价。三是用活考核结果,学校学分评价和企业技能考核挂钩,激发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活力。

四、服务层面,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相融合

(一)优化教育中心与培训中心工作。

依托永桐新城建设,在渝南职教城基础上筹建綦江区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以“需求导向、高端定位、训为企用、校企共享、公共服务、促进就业”为发展理念。结合企业新员工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项目,重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体验、职业能力展示等工作,通过生产项目实践、企业导师指导、终身学习和持续培训等措施统筹职教中心与培训中心工作,统筹区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履行职业教育社会培训法定职责,丰富校企合作途径。

(二)突出学校教学与社会服务职能。

职业教育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一是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辅导,职业教育学校可以定期向社会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辅导服务,进一步帮助企业员工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和提高就业竞争力;二是加强普职融合和教育提质,职业教育学校可以为普通教育学校提供职业体验,尤其是初中、高中学生,更好了解职业定位,为学生未来学业规划提供指导;三是推进终身学习和技能社会建设,帮助从业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扩大技能人员基数和技术水平,吸引优秀学生通过职业教育通道升入职教本科-应用型研究生-应用型博士,成长为高技能领军人才,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发挥资金要素对职业教育的撬动作用。积极申报渝南职教城(一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谋划储备公共实训中心项目建设。二是加快产业培育。围绕“一园六组团”规划布局,大力推进空调产业园、激光定向能基地等中央资金项目建设,落地一批优质产业接续平台,实现职业教育学生本土就业。三是加快推进产教融合,突出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技术要求相对接,丰富校企合作路径,推动职校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无缝衔接。

此复函已经张智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填写在政协云平台提案系统回执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綦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中心

新媒体矩阵

营商环境

微博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