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第236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3-06-20
字体:

文体新界别组 :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綦江体育中心综合馆及应急场地的建议》(第236号)收悉。经与区应急局、区国资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政府规划引领力度”的建议。

区文化旅游委(体育局)一直将体育场地规划和建设作为重要工作积极推进。

(一)积极谋划

一是2015年区体育局与区规划局共同编制了《綦江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2017年又邀请上海复旦大学为我区修改编制了《体育场地规划》,多次讨论后拟上区规委会讨论,但最终未能上会。二是2021年,我委联合区发展改革委,邀请第三方专业公司,编制《綦江区“十四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规划了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等重点项目23个。经过积极争取,截至目前,区第二全民健身中心(石壕)争取到中央补助资金1000万元并已建成投用,横山体育公园争取到中央补助资金近700万元,正在有序推进。三是2022年4月,重庆市体育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区县体育赛事竞赛场馆建设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渝体〔2022〕79号),要求各区县结合实际,填报体育场馆建设计划和规模,我委向区政府汇报后,也申报了一个中型体育馆、一个三人制篮球场和一个射箭场。四是在《重庆市綦江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也专门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进行了规划,统筹布局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完善各类全民健身基础设施。

(二)调研取经

2021年,我委与区城市管理局、区东部新城管委会先后到巴南区梨花湾体育文化公园、云创路体育文化公园、华熙体育中心等地就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学习体育场馆建设规划先进经验。 

(三)主动对接

一是积极对接区发展改革委,力争通过申报中央补短板项目等方式重启通惠体育中心综合馆建设项目,完善体育中心功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二是积极对接区城市管理局,在该单位牵头建设的体育文化公园和口袋公园中增加体育元素,2022年为枣园社区体育文化公园配备价值5万余元的健身器材,今年,计划继续支持口袋公园部分健身器材;三是积极对接新城建设管委会,了解体育场地规划情况,根据东部新城体育场地规划,今年新建2个体育场地项目:一个是新兴体育公园,位于綦江中学对面,用地面积46.7亩,主要建设内容含塑胶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运动场地、人造草坪足球场等,目前正在进行室内安装工程、装修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等内容,预计今年六月建成投用;另一个是綦江消防体育文化公园,位于新建档案馆旁,用地面积7.6亩,主要建设内容含标准篮球场,轻运动健身场,多功能户外健身场,消防演习儿童乐园等,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拟采用EPC+O模式施工招标,预计今年六月动工,今年底建成投用。四是积极对接社会力量,提前对接,引导綦江职业技术学校规划修建标准的足球、篮球等体育场地,并提供技术支持,赠送体育器材,新增体育场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

关于体育中心综合管理建设,新城建设管委会提到:2021年12月27日经綦江区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同意后(綦人〔2012〕51号),将綦江体育中心原规划建设的一场两馆(体育场、游泳馆、综合训练馆)调整为:一期建设一 场一馆(体育场、游泳馆);综合训练馆作为二期建设工程,待条件成熟后再行建设,其规划用地绿化后预留,不得改作他用。目前,原综合训练馆预留场地无构建筑物,可开展后续建设。

二、关于“提高高校体育场所社会开放率。满足群众日常体育健身需求”的建议。

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下达了《关于公共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我委及时向各单位转发此文,要求按以上意见执行,满足群众15分钟健身圈健身需求。区内公共体育场所也按照要求做好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工作。已建成的区体育馆、体育中心等公共体育场馆严格按照要求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项目包括篮球、羽毛球、气排球、乒乓球等项目,并每年将免开项目进行公示。此外,我委还积极引导綦江职业技术学校规划修建标准的足球、篮球等体育场地,并提供技术支持,赠送体育器材。该校表示,建成后会积极向社会开放。

经与区教委对接,一是高校属于市教委直管,区教委无管理权限;二是区内高校多属于民办,相关文件均“鼓励”民办高校体育场地面向社会开放,无强制要求。接下来,区教委、区文化旅游委会加强与区内高校的沟通,引导区内高校开放体育场所。

三、关于“推动体育产业多项发展。要加大对群众体育消费的引导,推动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提高场馆的自我造血功能。创新经营模式,要兼顾适合现代青少年兴趣的区域内空白的项目(比如攀岩、轮滑等),努力实现场馆价值的增值”的建议。

区文化旅游委主要从支持区内体育企业、体育赛事引领等方面加大对群众体育消费的引导,推动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提高场馆的自我造血功能。截至目前,区内较大的公共体育场馆包括区体育馆和体育中心,体育中心由新城建设管委会委托第三方企业重庆文康公司管理运营。我委也从免开、安全等方面加强对文康公司的指导和管理,并引导文康公司在经营场馆时要创新经营模式,兼顾适合现代青少年兴趣的区域内空白的项目,努力实现场馆价值的增值。经过多次努力,体育中心田径场已纳入国家体育总局公共体育场馆中央免开资金补助范围。

四、关于“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应急能力”的建议。

我区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是依托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馆)、学校和其他符合避难条件的场所,建设应急避难场所,配备相应的标志和基础服务设施。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等中长期避难场所1个,南州中学、实验中学、綦江体育中心等短期应急避难场所7个,暂时应急避难场所46个,全区共设置避难场所54个,人均避难场所面积达1.5平方米(按照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街镇常住人口计算),基本可以满足全区应急避难需要,辖区应急避难场所覆盖镇街100%以上。2022年区应急局会同相关街镇和部门,开展应急避难场所治理工作,6月底完成全区29个城市避难场所整改,累计安装应急避难场所示意图11块、指示牌79块,张贴公益广告87张,整改其他问题71 条。

区应急局一直重视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等工作,全区应 急避难场所规划已经纳入《重庆市綦江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 (2021—2035年)》,同时按照《关于加强受灾人员集中安置点规 范化建设的意见》(渝应急发〔2022〕35号)要求,正在完善50 人、100人、200人、500人及以上的綦江区受灾人员集中安置点方案。

下一步,区应急局将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编制完成《綦江区受灾人员集中安置点建设方案》,依据《重庆市綦江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充分利用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学校等设施以及地下空间作为应急避难空间和配套设施,逐步建成中长期、短期和暂时人均面积分别不低4.5、2和1平方米的应急避难场所。

区国资委也表示会积极支持利用现有闲置资源建设备用应急场地。目前,区国资委已对我区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了清理并登记在册,备用应急场地的选址、建设等相关事项,可在不影响该项资产权属企业的正常生 产经营情况下,由相关部门协商办理。

此复函已经胡梅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填写在政协云平台提案系统回执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綦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3年6月20日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 5001100002     ICP备案: 1600193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12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