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綦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第277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3-07-12
字体:


李钱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桥河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77号)收悉。经与区经信委、区招商投资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綦江高新区的前身是2006年设立的綦江工业园区,20204月经市政府批复为市级高新区,面积7.98平方公里,管辖面积33.03平方公里,包括桥河、北渡、通惠、扶欢四个组团。截止20236月,园区投产企业共288家,其中规上企业117家,以綦江传动、荆江半轴、赛之源、百科鼎昱、炙焱动力、万马汽车等为代表的汽摩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共62家,涉及改装车整车制造、摩托车(三轮车)整车制造、汽车变速器、齿轮、汽车内饰等方面,其中规上企业47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2022年规上汽摩企业实现产值55.8亿元。綦江传动的主要产品大、中型客车变速器销往国内外,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40%;荆江半轴生产的“綦铃”牌系列半轴、贯通轴产品质量及性能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半轴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约10%,已配套戴姆勒奔驰、一汽丰田、美国德纳、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赛之源的柴油发动机齿轮,主要为玉柴、全柴、云内动力等企业供应商,全国市场占有率近30%。金美新材料的锂电池复合金属箔材产品,独家供应宁德时代。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未来赛道提前布局。一是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汽摩整车及零部件、新材料和装配式建筑产业迭代升级,80余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立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6个,入库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二是战新产业蓬勃发展,开拓卫星、新视通、金美新材料、烯宇新材料等企业建成投产,引进普洛斯等企业布局大数据,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引育壮大,积极打造新场景、抢占新赛道。高新区已成为全区产业创新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

(二)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一是创新主体持续壮大,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6家,引育“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綦江中心”等国家级研发机构(分部)1家、市级研发机构41个,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占比达55%二是创新人才持续汇聚,配合推进“綦才”分类引培计划,全区引进建设重庆信息学院等6所高校,建立重大、电子科大等高校实习实训基地5个。三是服务体系持续发展,培育市级孵化机构1家,依托綦江传动,重庆大学、高新区三方共建重庆綦齿研究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四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月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6.5%,开拓卫星、金美新材等一批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三)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开放合作纵深推进。一是优化营商环境。綦江区职能部门充分赋权“首席代表”、入驻大厅现场审批的做法被评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创新案例。2022年高新区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牢固树立“企业无小事”理念,建立“24小时立办”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千人进千企”专项行动有形有效。积极对接联系助企干部,结合“一企一册”、“一企一策”问题清单,深入开展走访调查,共收集梳理167家企业195件问题,陪同助企干部走访联系企业2000余人次,完成问题销号。二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严格落实“洽谈即预审、签约即立项、拿地即开工”、“模拟审批”改革要求,深化“一对一”项目专员服务机制,扎实开展手续代办。2022年新视通智能科技、渝创新材料、新铝新材料等15家企业建成投产,有研重冶、摩托车产业园等25家企业正在建设,正在开展前期手续办理的152023年全面动工建设。三是深化开放合作,全力推进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綦江)联动创新区创建;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自贡高新区共建“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优质企业开辟海外市场,拳头产品进入奔驰等知名国际品牌供应体系。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企业规模小,同质化竞争严重。一是目前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及企业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同时受政策及宏观经济影响,汽车制造行业整体出现下滑趋势,整车企业产销量下降,导致园区部分汽摩企业订单、销量下降,一些企业已经出现亏损甚至停产。二是园区汽摩企业包括齿轮生产企业产品类型较为集中,主要以各类型齿轮为主,在许多汽摩零部件分类上尚为空白,并未形成完整产业链,缺少发动机、减速器、制动器、电机等龙头企业,企业间产品同质化严重。

(二)高端创新资源引进不够多。一是高层次大学和科研院所较少,现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的数量、种类不够多。二是缺乏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还需增加。三是人才引留有难度,特别是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全职工作引留较难。四是随着全国各地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争抢一流的高校、研发机构和优质企业等高端创新资源难度加大。

(三)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不够快。一是新兴产业集群不够大,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聚链成群发展不足。二是创新能力不很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虽大幅提升,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参与市级以上科研项目、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项不够多,拥有“卡脖子”核心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不很多。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产业链条,补链强链。一是注重产业关联性,重点招引、扶持 “链主”企业,立足现有基础全力发展以汽摩关键部件为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突破变速箱、发动机和车桥、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等配套项目。二是进行资源整合,区内装备制造企业间加强交流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实现优势互补,整体行业竞争力,同时推动与主城及成都地区企业加强合作,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发展中。

(二)引育创新资源,提升创新发展硬实力。一是壮大创新主体。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招商、服务力度,重点培育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高价值、高技术企业,着力培育重庆百强、“专精特新”、行业领军和头部企业。二是提质创新平台。通过设立分支机构、联合共建等方式,继续大力引入市内外高层次大学、科研院所、研发机构,鼓励行业优势、龙头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一批校企联合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攻关。三是引育创新人才。聚焦主导产业“卡脖子”领域,靶向引进一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加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育力度。

(三)壮大产业链群,提升创新发展贡献力。一是提升产业迭代基础。实施“产业提质”工程和“链长制”,加强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统筹和创新资源配置,推动技术迭代升级,发展高价值产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二是集群发展新兴产业。聚焦卫星通信、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布局跨界融合产业“新赛道”。三是全面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推进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綦江)联动创新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建设,服务龙头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此复函已经霍小燕董事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填写在政协云平台提案系统回执上,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綦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3626

(联系人:陈建宏,联系电话:15823074511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 5001100002     ICP备案: 1600193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12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