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部门镇街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

商业秘密保护小科普

日期:2025-06-27


1.商业秘密是什么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2.如何理解“不为公众所知悉”

“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指商业信息必须处于秘密状态,具体表现为不被所属行业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悉或者轻易获取。但一定范围内的人员合法知悉该信息,并不影响其“秘密性”。

3.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则该信息丧失秘密性:

(1)该信息为其所属技术或者经济领域的人的一般常识或者行业惯例;

(2)该信息仅涉及产品的尺寸、结构、材料、部件的简单组合等内容,进入市场后相关公众通过观察产品即可直接获得;

(3)该信息已经在公开出版物或者其他媒体上公开披露;

(4)该信息已通过公开的报告会、展览等方式公开;

(5)该信息从其他公开渠道可以获得;

(6)该信息无需付出一定的代价而容易获得。

4.如何理解“具有商业价值”

商业秘密的价值性,是指商业秘密通过现在的或将来的使用,能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商业价值的判定应当综合考量权利人和与其相关的竞争主体。例如,权利人在研发过程中的实验失败数据可以降低竞争对手的开发成本,也可以被认定为具有商业价值。

5.如何理解“采取相应保密措施”

商业秘密权利人应采取与信息特性、商业价值等相适应的合理保密措施。

对“合理”的判断应综合考量信息特性、权利人保密的意愿、保密措施的可识别程度、他人通过正当方式获得信息的难易程度等要素。具体而言,如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般可以视作“合理”的保密措施:

(1)限定涉密信息的知悉范围,只对必须知悉的相关人员告知其内容;

(2)对于涉密信息载体可以采取加锁等防范措施,在涉密信息的载体上标有保密标志;

(3)对于涉密信息采用密码或者代码等;

(4)签订保密协议;

(5)对于涉密的机器、厂房、车间等场所限制来访者或者提出保密要求;

(6)其他确保信息处于秘密状态的合理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保密措施不要求必须万无一失,只要在通常情况下足以防止该信息泄露即可。

6.如何理解“商业秘密的范围”

商业秘密信息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技术信息类商业秘密和经营信息类商业秘密。

技术信息是指利用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和经验获得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设计、程序、公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研发记录、实验数据、技术诀窍、技术图纸、编程规范、计算机软件源代码和有关文档等信息。技术信息可以是一项完整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某一技术或产品中独立的技术要素。

经营信息是指与权利人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类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管理诀窍、客户名单、员工信息、 货源情报、产销策略、财务数据、库存数据、战略规划、采购价格、利润模式、投融资计划书、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

不属于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的其他商业信息也可能构成商业秘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中心

新媒体矩阵

营商环境

微博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