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綦江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綦江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已经第三届区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

                                 2022年5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綦江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 6

第一节发展成就 6

第二节发展差距 14

第二章发展形势 24

第一节发展要求 24

第二节阶段特征 27

第三节需求分析 29

第三章中长期发展规划 31

第一节上位规划解读 31

第二节发展定位 37

第三节发展理念 38

第四节发展战略 39

第四章十四五”发展思路 42

第一节指导思想 42

第二节基本原则 43

第三节发展目标 44

第五章着眼外部联通,构建多向出綦综合交通网 47

第一节北向加速融入重庆中心城区 47

第二节南向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 52

第三节西向强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互联互通 55

第四节东向加速推进綦万“三化”发展 58

第六章着眼内部畅通,构建立体互联的干线公路网 62

第一节加速推动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 62

第二节加速推动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 64

第三节加速推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66

第七章着眼乡村振兴,构建覆盖广泛的农村公路网 70

第一节积极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升级 70

第二节全力打造四好农村路示范区 71

第三节全面实施农村公路三级“路长制” 72

第八章着眼衔接顺畅,构建综合立体枢纽网 73

第一节构建布局合理的综合客运枢纽体系 73

第二节构建层次分明的综合物流枢纽体系 75

第三节打造顺畅高效的枢纽集疏运体系 76

第九章着眼高品质生活,打造便捷高效运输服务 78

第一节构建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体系 78

第二节构建集约高效的货运物流体系 82

第十章着眼高质量发展,打造智慧绿色安全体系91

第一节提升智慧交通水平91

第二节加快绿色交通建设 87

第三节加快平安交通建设88

第十一章着眼深化改革,构建协同规范的治理体系 90

第一节提升养护管理水平 90

第二节深化重大领域改革 91

第三节加强交通文明建设 92

第四节加强信用交通建设 93

第十二章实施效果及资金筹措 94

第一节实施效果评价 94

第二节资金需求及筹措 96

第十三章保障措施 97

第一节加强组织保障 97

第二节强化项目实施 97

第三节强化要素保障 98

第四节加强人才支撑 98

附表:綦江区“十四五”交通建设重点项目表 99

附图1:綦江区综合交通现状图(2021年) 107

附图2:綦江区“十四五”铁路规划图 108

附图3:綦江区“十四五”高(快)速路交通规划图 109

附图4:綦江区“十四五”高(快)速路交通规划图(比选方案) 110

附图5:綦江区“十四五”国省干线公路规划图 111

附图6:綦江区“十四五”水运民航规划图 112

附图7:綦江区“十四五”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图 113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新定位、新使命的第一个五年,是推进交通强市建设的第一个五年,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

古有诗句“君看缥缈綦江路,万马如龙出贵州”,綦江扼守渝黔要冲,是重庆“南大门”,是重庆中心城区功能向南拓展的战略支点,是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也是全市产业和人口集聚的重要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十四五”期,綦江将加快綦万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步伐,打造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试验区、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知名康养旅游目的地和重庆重要红色文化高地。

为抢抓交通强国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綦万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准确把握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和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新任务,把握好各方式发展节奏和建设重点,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依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年)》《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綦江—万盛一体化国土空间规划》《重庆市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上位规划,特编制《綦江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綦江全区,统筹考虑巴南、江津、南川、万盛、遵义等周边地区,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成就

1.对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支撑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一是铁路建设实现新跨越。“十三五”期间,綦江铁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对外交通格局更加完善。渝贵铁路2018年建成通车,设綦江东、赶水东2个站点,基本实现綦江半小时可达重庆中心城区、1小时可达遵义、2小时可达贵阳、7小时可达广州。三万南铁路改造完成,成为公交化列车开行重要载体。渝贵高铁、广涪柳铁路、市域铁路C5线(城轨快线)、市域铁路C11线(铁路二环线綦江至永川段)等前期工作持续推进,推动綦江加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区两群等重大战略。截至2020年底,綦江区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20公里,面积密度达到10.1公里/百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到2.8公里/万人,远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及其它主要区。


表1—1 綦江区铁路主要指标对比情况表

行政区

运营里程

(公里)

面积密度

(公里/百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

(公里/万人)

綦江

220

10.1

2.8

永川

90

5.7

0.8

涪陵

207

7.0

1.9

合川

140

6.0

1.1

江津

162

5.1

1.2

南川

64

2.5

1.1

重庆市

2394

2.9

0.7

二是高速公路形成新格局。“十三五”期间,加快推动渝黔高速复线建设,2021年底建成通车,成为綦江衔接重庆中心城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对外大通道。同时,积极推进安习高速、綦江绕城高速、万正、綦万扩能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完善高速公路“大骨架”。截至2020年底,綦江区共有渝黔高速、江綦高速、綦万高速3条高速公路,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119公里,面积密度达到5.5公里/百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到1.5公里/万人,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境内所有镇(街)已实现半小时内上高速。

表1—2綦江区各镇与高速公路衔接情况表

地区

衔接高速

衔接互通

时间

(分钟)

里程

(公里)

永城镇

綦万高速

永城互通

5

2

安稳镇

渝黔高速

安稳互通

6

2.5

三角镇

綦万高速

通惠互通

7

3

东溪镇

渝黔高速

东溪互通

9

3.5

赶水镇

渝黔高速

赶水互通

9

3.5

篆塘镇

渝黔高速

雷神店互通

11

8

隆盛镇

渝筑高速

隆盛互通

11

5

永新镇

江綦高速

北渡互通

13

8

石角镇

渝黔高速

雷神店互通

17

10

横山镇

綦万高速

通惠互通

24

15

丁山镇

渝黔高速

东溪互通

24

14

扶欢镇

渝黔高速

雷神店互通

25

18

石壕镇

正习高速

温水东互通(界外)

27

19

郭扶镇

渝黔高速

雷神店互通

29

20

中峰镇

江习高速

傅家互通(界外)

30

23

打通镇

渝黔高速

赶水互通

30

23

三是水运民航发展取得新进展。“十三五”期间,积极推动完善港航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老码头技术检测与评估,截至2020年底,境内航道通航总里程约168公里,其中綦江Ⅶ级航道约90公里;生产性港口泊位16个,客、货运吞吐能力达到20万人、18万吨。2020年完成水运量4万吨,货物周转量22万吨公里,水运经济稳步发展。启动三类通用机场选址工作,加快带动观光旅游等航空产业发展。

四是枢纽建设展现新作为。“十三五”期间,加快完善三级客货运枢纽体系,推动铁路与城市公交、长途客运、出租车等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一体互联,旅客出行条件明显改善,枢纽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区内拥有铁路客运办理站2个,綦江东站和赶水东站。綦江东站等级为高铁中型站,开行动车22对,开行方向主要为北海、广州、昆明、南宁等;赶水东站等级为高铁小型站,开行动车12.5对,开行方向主要为北海、广州、昆明等。拥有货运办理站5个,分别为綦江北站、綦江站、赶水站、岔滩站、石门坎站,主要到发货物有煤炭、矿石、成件货物等。稳步推进一级客运站綦江客运中心建设,规划发车位25个、旅客候车厅2000平方米,能够同时容纳1300名旅客候乘车。截止2020年底,綦江拥有已建及在建公路客运站场8个,其中1个一级客运站场(在建)、1个二级客运站场、4个四级客运站场和2个简易站,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便捷出行需求。

表1—3现状公路客运站场情况一览表

站场级别

站场名称

所在地点

一级客运站

綦江客运中心

城区

二级客运站

綦江客运站

城区

四级客运站

打通客运站

打通

四级客运站

永新客运站

永新

四级客运站

郭扶客运站

郭扶

四级客运站

中峰客运站

中峰

简易站

石角客运站

石角

简易站

新盛客运站

新盛

2.区域交通网络提质增效,交通脱贫攻坚有力推进

一是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加快推动国省道改造,全面完成G210篆塘至渝黔界段、S104扶欢至打通段等144公里国省道路面改造,以及S534藻渡至贵州界段、S535东溪至丁山段等240公里升级改造。截至目前,綦江国道2条总里程140.6公里,省道6条总里程294.1公里,国省道面积密度19.9公里/百平方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到100%,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到78.2 %,干线公路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已全面实现镇街通高等级公路,国省道出口通道达到14个,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表1—4綦江区国省道主要指标对比情况表

行政区

国道里程

(公里)

省道里程

(公里)

国省道高等级

公路占比

南川区

216.9

240.0

90.0%

江津区

259.8

274.5

80.6%

合川区

138.1

253.7

69.2%

綦江区

140.6

294.1

52.5%

永川区

75.7

366.5

51.7%

涪陵区

268.2

388.4

50.1%

重庆市

8125.0

10408.0

46.0%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纵深推进。“十三五”期间,围绕服务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战略行动工作方案》,累计改扩建农村公路2500公里。截至2020年底,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4991公里,村民小组通达率100%、通畅率92%,农村公路等级公路占比为99.9%,远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及周边主要区。农村公路的不断完善,极大改变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有力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助推交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表1—5 綦江农村公路主要指标对比情况表

地区

县道

(公里)

乡道

(公里)

专用公路(公里)

村道

(公里)

等级公路占比

綦江区

201.4

403.8

47.6

4338.0

99.9%

永川区

142.4

359.8

36.8

3977.8

98.7%

涪陵区

377.7

792.8

4398.7

97.7%

重庆市

7048.4

13026.6

342.4

141846.0

90.2%

南川区

185.6

210.3

16.6

3570.9

88.6%

合川区

285.6

372.1

5.5

5042.5

84.5%

江津区

260.6

848.2

12.9

4715.2

71.4%

3.运输服务品质稳步提高,民生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一是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统筹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优化城市常规公交线网,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达到35%。加快推动城市公交线路向毗邻地区延伸,开通街镇公交客运线路13条,街镇公交覆盖率达到75%,街镇公交发展经验纳入交通运输部全国农村客运发展典型案例。全区累计开行农村客运线路199条,投入农客455辆,全面实现农村客运“村村通”,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4A级水平。推动场站标准化建设,建成一级客运站1个、街镇客运等级站8个、街镇港湾式公交站484个、农村客运招呼站233个。

二是货运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十三五”期间,货运物流建设实现“体系化”,加快推进“快递下乡”“邮政在乡”,建成区级物流市场1个、街镇农村电商物流中心21个、村级农村电商物流点302个,基本实现镇级物流全覆盖,区、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有效衔接。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十三五”末增至760户,其中企业540户、个体业户220户。全区货运车辆3.9万辆,企业车辆占比达到99.4%,货运市场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逐步提升。

4.智慧绿色平安全面发展,交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智慧交通取得长足发展。“十三五”期间,不断完善交通运输智能感知网络,动态运行监测体系逐步成型,基本实现桥隧、二级以上车站、执法车(船)视频、路政治超站、交调站等重点场站视频监控覆盖100%,“两客一危”车辆、公交车、出租车、客渡船和货船动态监测率100%。建成S104线通惠至横山段雾区智能安全警示装置,实现同步闪烁主动诱导,提升公路智慧管理水平。全区公交车辆IC卡刷卡终端覆盖率达100%,客运中心实现联网售票,智能出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二是绿色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积极开展交通节能环保项目,利用水泥冷再生施工工艺实施北渡桥至江津界路面改造工程,实现废旧材料循环利用。稳步推进节能与新能源车船使用,积极优化班线客运组织,提高班线客运运输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加大船舶污染治理工作,实施船舶防污染设施升级改造,实现綦江内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加强船舶联单制度运行情况监督执法,严厉打击船舶非法排污行为。

三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十三五”期间,以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专项行动为主线,以“各类专项整治”为抓手,深入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查,实施公路安防工程520公里,完成危桥改造32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高。建设綦江区货运车辆托管监控中心,实现500余家企业数据接入、2.73万车辆实时监控,为全区运输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加大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超限率控制在2%以内,全面提升道路运输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平。

5.行业改革攻坚不断深化,行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一是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十三五”期间,成立交通局农村公路管理科,专门负责农村公路建管养。推动各街镇设置公路管理办公室,完善区、镇(街道)、村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形成“2+1+21+N”管理模式。坚持领导班子重大问题决策议事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有效落实督察考核机制,交通管理机制更加健全,管理综合效能大幅提高。

二是公路管养能力显著提高。“十三五”期间,坚持“有路必管、有路必养、管养到位”原则,重视公路养护,推广使用灌缝带新技术,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灌缝率达85%;强化预防性养护,加强公路小修保养,国省干线公路PQI值达90,路况水平保持在全市上游水平,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稳步提升。大力推广机械化养护设备,实现国省道干线公路机械化养护率达80%。

三是“放管服”改革有序实施。“十三五”期间,围绕群众利益诉求,整改道路运输办事难等突出问题,实行送卡下乡、增设窗口,在全区20个街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办卡点,为货运企业增设办件窗口,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第二节 发展差距

1.对外通道亟需完善,辐射能力不强

一是铁路通道能力及资源利用有待提升。渝贵铁路设计时速仅200公里/小时,境内缺乏350公里/小时高速铁路,融入国家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通道不足。渝贵铁路货运功能尚未发挥,川黔铁路技术标准低,货运能力不足,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能力有待提升。三万南铁路客运功能尚未发挥,铁路公交化列车开行尚未实现,缺乏融入重庆中心城区的市域铁路(城轨快线)。铁路专用线资源丰富,利用率不高,三江钢厂等部分专用线处于闲置状态。2020年綦江铁路客运到发量为131万人,远低于永川、涪陵、合川其他3个支点城市;货运到发量为451万吨,低于周边的江津。

表1—6綦江区主要铁路基本情况

线路名称

线路

等级

设计时速

(公里/小时)

主要功能


运行

情况

渝贵铁路

I级双线

200

客运为主

运营

川黔铁路

I级双线

80

客货兼顾

运营

三万南铁路

II级单线

120

货运为主

运营

小赶铁路

专用线

40

赶水铁矿

运营

北渡铝

专用线

北渡铝产业园

运营

松藻煤

专用线

重庆松藻电力有限公司

运营

三江钢厂

专用线

三江老工业基地

闲置

粮储备

专用线

綦江粮库

闲置

冶炼

专用线

綦江油库

专用线

关坝铁路支线

专用线

关坝煤电化基地

在建

白岩煤矿

专用线

表1—7綦江区2020年铁路客货运基本情况

行政区

客运

货运

发送量

到达量

到发量

发送量

到达量

到发量

綦江区

65

66

131

232

219

451

永川区

184

181

365

37

112

149

涪陵区

146

146

292

90

257

347

合川区

146

137

283

8

384

392

江津区

20

19

39

247

1052

1299

南川区

0

0

0

5

164

169

二是高速存在瓶颈。渝黔高速5年间交通量年均增长率为5.3%,拥堵现象日益突出,根据綦江及周边地区断面交通量分析,渝黔高速平均日交通量为4万辆次,部分高峰时段日均车流量达7万辆次,已超过设计通行能力,成为綦江区融入重庆中心城区高速公路瓶颈。


表1—8 綦江区2015—2019年高速公路日均交通量情况表(标准车)

高速名称

互通名称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渝黔高速

巴南

35283

40968

42455

41973

41847

绕城互通

37758

42015

42884

43307

45434

一品

34271

37346

39028

38930

41235

綦江

35354

38732

39728

37743

38802

母家湾互通

24589

26106

28455

26172

26164

綦江枢纽互通

0

7138

31315

27377

28245

古剑山

23606

25256

28166

24872

26104

雷神店

20373

21463

23356

20052

20925

东溪

17675

19511

21343

17838

18694

赶水

17648

18533

20475

16898

17497

安稳

16529

17626

19425

15874

15383

崇溪河

0

0

0

0

0

綦万高速

母家湾互通

10867

12842

15043

17034

18118

通惠

8822

10575

12507

14203

16394

永城

8911

10663

12807

14463

16180

平山

6626

7972

9750

9810

9383

万盛

0

0

0

0

0

江綦高速

先锋互通

0

1085

5375

6231

6649

西湖

0

1003

4983

5692

5942

贾嗣

0

877

4226

4817

4995

夏坝

0

867

4139

4752

4980

永新

0

875

4168

4772

4983

北渡

0

1196

4828

5124

5243

綦江枢纽互通

0

1011

5640

6274

5558

綦江南

0

0

0

0

0

图1—1 綦江与周边地区高速公路交通量示意图

高速公路对外通道较少,截至2020年底,綦江高速公路对外出口通道仅有4个,高速面积密度低于江津、南川、永川等主要区。部分街镇缺乏高速通道,境内有9个镇未通高速公路,未来需进一步积极谋划高速公路布局,提升高速通道对镇街的覆盖程度,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

表1—9 綦江区高速公路主要指标对比情况表

地区

通车里程

(公里)

面积密度

(公里/百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

(公里/万人)

永川区

133

8.4

1.2

江津区

192

6.0

1.4

涪陵区

175

5.9

1.6

南川区

145

5.6

2.5

綦江区

119

5.5

1.5

合川区

110

4.7

0.9

重庆市

3402

4.1

1.1

表1—10 綦江各镇街高速公路通达情况

镇街名称

2020年

古南街道

江綦高速、渝黔高速

文龙街道

三环高速、渝黔高速

三江街道

渝黔高速

通惠街道

渝黔高速、綦万高速

新盛街道

渝黔高速

石角镇

东溪镇

渝黔高速

赶水镇

渝黔高速

打通镇

石壕镇

永新镇

三环高速

三角镇

綦万高速

隆盛镇

郭扶镇

篆塘镇

渝黔高速

丁山镇

安稳镇

渝黔高速

扶欢镇

永城镇

綦万高速

中峰镇

横山镇

镇街通高速比例

57.1%

三是水运发展滞后。境内航道整体通航能力不足,航道等级偏低,为Ⅶ级~等外级,其中等外级航道约占航道总里程的50%。主要航道綦江尚未全线复航,只能区间通航,对外水运通道不通畅,制约綦江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缺乏规模化、专业化港口,港口货物吞吐能力18万吨,远低于周边江津的1400万吨、巴南的160万吨。水运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水运对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支撑作用仍有待提高。

2.内部交通网络有待完善,枢纽衔接亟待加强

一是高等级公路不足。境内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仅245公里,占比为4.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8%),与江津、巴南、南川等周边地区差距较大。普通国道一级及以上公路比例2%,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29.8%,干线公路服务水平亟需提升。

表1—11 高等级公路与周边区域对比表

地区

高等级公路占比

一级

(公里)

二级

(公里)

三级

(公里)

四级

(公里)

等外

(公里)

南川区

12.1%

4

534

183

3265

454

巴南区

10.4%

90

278

70

2637

454

江津区

9.6%

52

558

114

3977

1670

万盛

8.0%

104

158

978

56

重庆市

5.8%

1047

9439

6186

144790

15931

綦江区

4.5%

3

242

299

4880

2

表1—12 国省道技术等级与周边区域对比表

地区

国道一级公路占比

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

南川区

0.0%

81.0%

巴南区

29.2%

62.8%

江津区

6.4%

62.2%

重庆市

5.4%

34.7%

綦江区

2.0%

29.8%

万盛

0.0%

14.5%

二是城乡路网衔接不畅。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呈十字形分布,对城区分割严重,交通转换过于集中,疏散能力不足。三环高速江綦段与綦万段错位相接,导致城区交通与对外交通衔接转换功能不够,通行效率较低。部分镇与中心城区组团间未形成高效衔接,尚有6个镇未实现半小时至綦江中心组团。

表1—13 乡镇与綦江中心城区衔接情况

乡镇名称

对接中心城区

时间

(分钟)

里程

(公里)

三角镇

东部新城

8

3

隆盛镇

永桐新城

12

6.5

永新镇

北渡片区

13

7.6

篆塘镇

三江—桥河

13

8

永城镇

永桐新城

18

10

石角镇

三江—桥河

18

10

横山镇

东部新城

27

14.8

扶欢镇

三江—桥河

28

25.4

东溪镇

三江—桥河

29

28.9

赶水镇

三江—桥河

30

33.4

郭扶镇

三江—桥河

31

20

中峰镇

北渡片区

35

28

安稳镇

三江—桥河

37

42.6

丁山镇

三江—桥河

44

39.3

打通镇

三江—桥河

55

54.5

石壕镇

三江—桥河

71

63

区内古剑山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等A级以上景区未实现高等级公路覆盖,A级景区连接高速时间较长,景区、园区“最后一公里”仍需进一步完善。

表1—14 重点景区干线公路衔接情况

重点景区名称

景区等级

主要连接公路

(等级、路面宽度)

衔接高速

衔接互通

时间

(分钟)

里程

(公里)

重庆綦江古剑山风景区

4A

农村公路(四级、6.5m)

渝黔高速

桥河互通

25

15

重庆綦江国家地质公园老瀛山景区

4A

农村公路(四级、4.5m)省道S104(三级、6.5m)

渝筑高速

隆盛互通

20

11

重庆綦江博物馆

3A

城市道路

渝黔高速

綦江互通

14

6

重庆綦江高庙生态旅游区

3A

省道S307(三级、6.5m)

渝黔高速

雷神店互通

50

30

重庆綦江石壕红军烈士墓

2A

省道S104(三级、6.5m)

正习高速

温水东互通

25

17

三是枢纽体系有待完善。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基本上自成体系,相互间衔接配合较差,运输整体效益难以发挥。境内铁路站较多,有13个铁路站,但仅有客运办理站2个。铁路客运枢纽旅客发送量不高,仅有62万人次,远低于永川、合川、涪陵等主城都市区其他支点城市。依托铁路站的综合客运枢纽尚未建成,铁路客运与长途客运、城市公交、社会车辆之间的无缝衔接尚未形成。铁路货运枢纽受到产业转型的影响,货物发送量降幅明显,如铁路赶水站货物发送量为零,亟需优化提升枢纽利用效率。缺乏规范化的公路货运场站,重型货车、厢式货车、专用货车比例低,难以组织高效的多式联运,运输效率有待提升。


表1—15 铁路枢纽旅客到发量对比表

车站

旅客发送量

(万人/年)

旅客到达量

(万人/年)

旅客到发量

(万人/年)

2020年

2021年

2020年

2021年

2020年

2021年

永川东

181

237

178

236

360

472

合川

146

208

137

201

283

409

长寿北

122

167

121

168

242

334

涪陵北

113

137

109

132

222

269

綦江东

50

75

50

74

100

149

赶水东

12

14

12

16

24

30

表1—16 綦江铁路枢纽货物到发量基本情况表

车站

货物发送量

货物到达量

2020年(万吨)

2021年(万吨)

增长比例(%)

2020年(万吨)

2021年

(万吨)

增长比例(%)

岔滩

30.10

0.73

-97.6

0.00

15.52

0.0

綦江北

9.39

0.12

-98.7

200.43

204.69

2.1

綦江

0.01

0.04

251.0

15.38

12.78

-16.9

赶水

129.61

0.00

-100.0

2.91

57.09

1864.7

石门坎

63.30

0.00

-100.0

0.13

0.00

-100.0

三江

0

0

0

0.12

0.44

260.1

东升坝

0

0

0

0

0

0

赶水东

0

0

0

0

0

0

镇紫街

0

0

0

0

0

0

合计

232.41

0.89

-99.62

218.97

290.51

32.67

3.运输服务水平不高,运输效率有待提升

一是客运服务品质有待提升。公交化列车有待发展,便捷快速的城际客运体系尚未构建。城市公共交通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定制公交、旅游公交等多元化服务不足,公交出行吸引力不够强、分担率不够高。公交线网布局仍需优化,公交优先道缺失,部分路段公交重复系数超过3。站场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公交枢纽站和首末站用地缺口达到5.5公顷,仅有世纪花城、綦江中学,荣润半山国际、枣园等4处临时首末站,缺少专门的公交停车保养场,大多是依托长途客运站的设施进行停车和维护。公交运力不足,万人公交车拥有率5.5辆/万人,低于国家标准7辆/万人。公交平均发车间隔约为8—12分钟,乘客等待时间相对较长,调度水平有待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不高,车辆更新缓慢。乡镇客运站设施不完善,站内缺乏物流、快递、餐饮等便民设施。

二是货物运输功能有待加强。多式联运发展相对滞后,区内干线铁路、专用线和水路运能亟待挖掘,各方式运输优势尚未完全发挥,铁公水多式联运运输模式尚未有效形成。专业运输组织模式亟待加强,境内国际物流、制造业供应链物流、冷链物流、商贸与电商物流发展相对滞后,无法有效服务区内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支柱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发展。城市配送和农村物流体系仍需完善,加强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提高区内物流组织效率。

4. 行业管理品质亟待提升,管理效率不高

一是智慧绿色交通发展空间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交通基础设施、运行动态信息、基础性数据库等信息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全域交通智能化发展水平在主城都市区城市中发展程度偏低。智能交通基础设施集约度、精准度不高,公路网路况检测等交通感知设备有待进一步升级。绿色标准规范和制度体系尚不健全,行业节能环保监管手段缺乏有力支撑,清洁运输装备、绿色出行方式还需进一步推广。

二是安全应急保障能力亟待强化。交通安全发展有待加强,行业安全监督能力有待提升,交通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尚显不足,水上应急装备、应救援队伍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交通运输信用体系有待完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改革发展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仍然突出,信用交通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快。



第二章发展形势

第一节发展要求

1.交通强国、交通强市战略要求綦江加快建设交通强区

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作为全国交通强国建设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将在内陆国际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重庆东站站城一体化发展、山水城市交旅融合发展、内河水运集约绿色发展、智慧交通提质升级发展等6个方面开展试点。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交通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强调重庆要“行千里”,始于交通;“致广大”,依靠交通,要求全面开启“2小时重庆”建设新征程。綦江是内陆国际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等交通强国试点工程的重要载体,要紧扣交通强国、交通强市建设目标,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契机,着力强通道、强枢纽、强网络,加快建设交通强区,加速融入国家大战略、大通道、大平台,有力助推綦江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努力在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要求綦江强化战略支点定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重庆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部署,是重庆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发挥“三个作用”的路径选择。綦江是主城都市区的战略支点城市,交通发展要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抓紧谋划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和标志性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推动区域交通互联互通、直连直通,全力打造重庆南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战略支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城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通勤圈和生活圈,助推綦江深度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积极融入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有力支撑主城新区扩容提质。

3.“三区三地”定位要求充分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

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试验区、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知名康养旅游目的地、重庆重要红色文化高地。綦江交通发展要紧扣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两大基本面,加快构建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强化交通与产业、城镇、旅游、物流、邮政等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綦万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发展要求加快实现交通一体化发展

推动綦江—万盛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发展,有利于优化全市区域发展布局,促进重庆中心城区功能拓展,培育主城都市区发展新的增长极。要求綦江以提升内外联通水平为导向,以綦江—万盛创新经济走廊为重点,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行业治理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共同发挥綦江—万盛区位优势,共同建好重庆“南大门”,有力支撑“三片联动、相互融合”的城市发展格局和“一廊、六园”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强化綦江—万盛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作用,在推动渝南黔北地区合作中的先行示范作用,在辐射带动周边中的战略支点作用。

5.“两高”发展目标要求綦江交通转变发展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了“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目标,市委、市政府要求深入领会把握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努力实现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和安全相统一。“十四五”期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将广泛而深入的渗透到交通发展各个方面,交通运输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将层出不穷,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创新交通治理体系,有力推动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积极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有力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努力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

第二节 阶段特征

1.设施完善的加速期

当前,綦江交通运输骨架网络初步形成,但仍存在高铁通道缺失、瓶颈路段拥堵等突出问题。“十四五”期间,綦江交通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战略机遇,进一步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对外通道,畅通内部循环,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交通互联互通水平。

2.协调发展的融合期

“十四五”期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是“一区两群”发展的重点。綦江交通将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以及綦江—万盛一体化发展,坚持一体化规划、协同性建设,统筹交通与产业、城镇、旅游的融合,统筹交通在区域间、城乡间的融合,形成中心城市带动、功能板块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3.高质量发展的深化期

“十四五”期,綦江交通发展要抢抓交通运输新技术、新业态、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要求,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加快推动交通运输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交通发展效率、质量。同时,统筹考虑行业治理效能提升,深化交通行业改革,构建高效、科学的建设管理平台,为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4.高品质服务的提质期

“十四五”期,綦江交通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运输服务需求为根本目的,全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推动客运出行由便其行向悦其行转型、货运物流由畅其流向优其流转型,统筹交通发展和安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节需求分析

1.客运需求预测

“十三五”期间,綦江客运总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公路客运受到疫情影响及铁路建设的双重影响,下降幅度较大;铁路客运量小幅增长,水路客运量保持平稳。

近10年来,綦江区常住人口规模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近几年人口开始回升。“十四五”期间,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战略深入实施,铁路、高速公路网络服务水平提升,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居民人均出行频次随之上升。根据《綦江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中间成果),2025年,綦江常住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城市发展将适度控制城区用地规模,引导用地向东、向北拓展。预计2025年,綦江区旅客运输总量将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达到1665万人次/年,年均增长10.7%左右。“十四五”期间,綦江区高速公路、铁路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但新增线路,特别是高速铁路预计通车时间将在2025年后,铁路客运、公路客运、水运方式的占比结构预计为7.6:91.6:0.8。未来铁路、高快速路将承担跨区域的客流,普通公路将更多地服务城镇化客流。綦江与重庆中心城区交通出行强度将持续提升,与巴南、江津、遵义等周边地区联系也将更加紧密,客流水平将明显增长。

21 綦江城市空间拓展方向示意图


表2—1 綦江各运输方式客运量现状及预测表(万人)

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5年

铁路

31

33

73

93

62

150

公路

2311

1978

1854

1813

1108

1800

水路

18.1

15

10.0

15.0

9.6

15

合计

2360

2026

1937

1921

1180

1965

2.货运需求预测

“十三五”期间,綦江货运总量整体呈现稳步增长,年均增长9.8%,其中公路运输占据全区货物运输的主导地位,由于綦江产业结构的变化,适宜铁路运输的运输货物运量有所下降,受綦河通航能力的影响,水路货运量呈现小幅下降。

“十四五”期间,随着全市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稳步推进,綦万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步伐加快,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作用显现,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发展试验区建设。预计全区货运需求将稳步增长,货物运输结构持续优化,预计到2025年,綦江区货运需求总量达到15569万吨/年,为2020年的1.3倍,年均增长率约为6.0%,公路仍然为主要运输方式,承担全区大部分货物运输。受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安全政策的持续加强,原以煤炭为主的大宗货物铁路发送量将会断崖式下降,但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运输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以集装箱为代表的铁路货运量将会有小幅的增长,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运输将以铁路为主,高速公路货运重点辐射周边毗邻地区,以及綦河通航能力提升,水路货运量将会缓慢增长。货运需求中,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仍是对外货运的主要方向,綦江至北部湾—东盟方向货运量将有所提升。

表2—2 綦江“十三五”期间及2025年各运输方式货运量(万吨)

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5年

铁路

318

267

238

253

232

360

公路

6952

7498

7679

8653

11400

15189

水路

17

17

6

2

2

20

货运总量

7287

7782

7923

8908

11634

15569


第三章 中长期发展规划

第一节 上位规划解读

1.国家层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国交通“极”,将重庆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要求重庆加快建设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加快成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补齐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短板,提升干线铁路覆盖度、干线公路通畅性和农村公路均等化水平,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小时交通网,畅通多向出川出渝综合运输通道。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需要,逐步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建设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衔接。积极利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提供通勤服务,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运力开行市域(郊)列车,增加列车停站数量和在重要客流集散地的停站频率,鼓励高峰时段公交化运营,提高通勤服务质量等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实现重庆、成都“双核”之间以及“双核”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1 小时通达,重庆、成都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要求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东南亚、南亚;规划研究重庆至贵阳、广安至涪陵至柳州等铁路,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能改造,加快长江上游干支航道整治和梯级渠化,推进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加强重庆都市圈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公交线路对接,打造1小时通勤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 年,初步建成轨道上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1万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9000 公里以上、覆盖全部20 万以上人口城市。要求适时规划建设重庆至贵阳高铁,快速联通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滇中、黔中城市群。推动渝贵铁路适时恢复货运功能,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需求。规划建设重庆中心城区至永川、重庆中心城区至南川、重庆中心城区至綦江(万盛)、璧山至大足等重庆都市圈市域(郊)铁路,打造1 小时都市交通圈、通勤圈。

2.市级层面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涪陵、永川、合川、綦江一万盛打造中心城区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的战略支点,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提升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能级,打造辐射周边的活跃增长极。要求优先利用国铁干线开行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区间的公交化列车,规划研究永川(荣昌)、涪陵(长寿)、南川、潼南、大足、綦江一万盛、合川等至中心城区城轨快线。长寿、南川等至中心城区同城化通道建设,开展涪陵、永川、合川、綦江一万盛至中心城区快速通道以及綦江一万盛一南川等区域快速连接道规划研究,及时开工建设。

《重庆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年)》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形成“123出行交通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1小时交通圈”、市域2小时畅行、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先进的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提出的“4向3轴6廊”对外运输大通道中有1向1轴1廊经过綦江(1向: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1轴:重庆至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主轴;1廊:重庆至北部湾西部陆海走廊),提出的“1+1+6+22”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中,将綦江打造成为6个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行千里、致广大”的交通强市,全面开启“2小时重庆”建设新征程,着力完善五大基础网络、六大运输体系,努力推动形成“高铁千公里、港航万吨级、机场双枢纽、县县联高速、组组硬化路”的交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1小时交通圈”,初步实现高铁市域2小时畅行,北京、上海、广州6小时通达。渝贵高铁、渝桂高铁、川黔铁路改造、广涪柳铁路等一批铁路,渝黔高速复线、重庆至赤水至叙永、渝黔高速原路加宽、綦江安稳至习水温水、綦万扩能(綦江段)、江津至綦江至万盛至桐梓等一批高速公路,綦江梯级渠化工程、万盛支线机场布局等项目以及一批干线公路项目纳入了“十四五”规划。

《重庆市铁路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米”字型高速铁路通道初具雏形,“三主五辅”对外开放物流大通道基本形成,干线铁路运营里程超过3100公里。到2035年,实现“区区通高速铁路、县县通铁路”,铁路网络规模约7200公里。规划渝西、渝宜、渝贵等高速铁路,远景布局渝桂高速铁路等;规划广涪柳、铁路二环线等普速铁路,实施成渝铁路江津至成都段、川黔铁路等既有线扩能改造;规划南川线、綦江(万盛)线等市域(郊)铁路,完善永川、涪陵、合川、綦江—万盛铁路枢纽功能,建成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体系、经济高效的货运物流体系。

3.区级层面

《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构建“一横七纵”铁路网络,建设重庆南向铁路枢纽。加快完善公路网络,构建“两横四纵”高速公路网络。研究推动綦河航道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建设一批直升机起降点。推进“多式零距离换乘”枢纽建设,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零换装”,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綦江—万盛一体化国土空间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綦江—万盛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发展,建好重庆“南大门”。要求畅通区内交通,围绕老瀛山城市绿心构建城市快速路、高等级公路、市域(郊)铁路环线,实现交通15分钟同城。强化对外交通,推进多方式、多通道互联互通,增强枢纽运输服务效能,实现30分钟便捷联系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规划1条区域快速公路(中心城区至綦江—万盛区域快速公路)、7条高速公路(渝黔高速、渝黔高速复线、三环高速、万正高速、渝赤叙高速、江津至綦江至万盛至桐梓高速、綦江安稳至习水温水高速)、9条铁路(轨道)(渝贵铁路、渝贵高铁、渝桂高铁、川黔铁路、三万南铁路、广涪柳铁路、万关赶铁路(远期延伸至习水)、市域铁路C5线、市域铁路C11线)的交通网络,放射状与周边城市便捷联系。

正在编制的《永桐新城总体规划》《綦江万盛一体化综合交通规划》,在《綦江—万盛一体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铁路方面,规划新增永桐至南彭铁路直连线,衔接物流枢纽。高(快)速公路方面,规划推动渝黔高速复线局部外绕,将现状綦万高速调整为城市快速路,规划新增江南机场高速、江綦万桐高速、万正高速连接线,新建綦江城区直连永桐的老瀛山快速路。

4.周边地区

《巴南区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推动渝贵高铁、渝桂高铁、市域铁路C5线等一批铁路前期工作。建成渝黔高速复线,开工建设渝赤叙高速公路,推进渝黔高速公路原路加宽前期工作。争取中心城区到南川同城化通道、中心城区至綦江—万盛快速通道尽早完成前期工作,进一步畅通巴南对外大通道。

《南川区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提出,力争开工广涪柳铁路,研究论证渝桂高铁、川黔支线(南川段)扩能工程。力争开工万盛至正安高速公路。

《江津区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开展渝贵高铁、新机场联络线、重庆-乐山城际铁路等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江綦万桐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遵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建设规划》提出,力争开工建设重庆至贵阳高铁、遵义至泸州高铁、古蔺大村至遵义铁路,加快推进涪陵至柳州铁路、昭通至黔江铁路、遵义至铜仁高铁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建成G75重庆至遵义扩容、G4215仁怀至遵义、桐梓至新蒲、道真至武隆等“十三五”高速公路续建项目,力争启动G4215蓉遵高速赤水至仁怀段扩容、綦江安稳至习水温水、务川至彭水(黔渝界)、万盛(渝黔界)至正安、重庆经赤水至叙永、仁怀至古蔺(黔川界)、道真至务川等7个区际、省际高速公路新建项目。

第二节 发展定位

以重庆加快建设“行千里、致广大”的交通强市为统领,以重庆打造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为导向,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綦江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试验区、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知名康养旅游目的地、重庆重要红色文化高地总体目标,到2035年,加快建成交通强区,把綦江打造成为重庆南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有力支撑綦江建设重庆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周边的战略支点城市,推动綦江高效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大战略。

第三节 发展理念

一体融城。全力推动綦江融入重庆中心城区,构建发达的快速网,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以高(快)速公路为骨架的多层次、多模式交通出行体系,实现多通道、多方式快速可达重庆中心城区,充分发挥主城都市区南部战略支点城市功能,打造“半小时重庆中心城区”交通圈。

高效链接。紧扣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服务区建设目标,充分发挥綦江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独特区位优势,依托干线铁路、高速公路,不断扩大通道运行规模,促进通道与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支撑渝南陆港型枢纽建设,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

联动綦万。紧扣綦万“三化”建设目标,构建高速铁路、市域(郊)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干线公路和城市快速路网络,实现交通15分钟同城,助推綦江—永桐—万盛空间联动发展。

先行示范。以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推动交通一体化先行,在规划建设、运输服务、行业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全力提升主城都市区对黔北地区的吸引和辐射带动作用。


第四节 发展战略

围绕“重庆南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的交通定位,坚持“大通道、同城化、密网络、畅循环、优服务”方针,科学制定綦江交通中长期发展策略。

融入大交通。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机遇,加快构建綦江“铁公水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四向对外运输大通道,强化綦江融入重庆中心城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綦江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为导向,依托川黔铁路赶水站、赶水北站(陈家坝站)、广涪柳铁路万盛站等铁路站场及高速公路网络,高标准建设赶水物流主枢纽及永桐内陆无水港,推动綦江高效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表3—1 綦江四向对外大通道

通道

衔接区域

北上

加密连接重庆中心城区骨架通道,强化綦江与中心城区重要客货枢纽衔接,对接京津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

南下

建好重庆“南大门”,畅通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北部湾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融入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西出

打通直达川南城市群快速通道,提升川渝黔毗邻地区通行能力,推动川南渝西黔北融合发展,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东进

依托交通骨干网络,提升与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互联互通水平,联动长三角地区发展。

织密区间网。立足綦江区位优势,加快织密区间网,满足綦万“三化”发展需求,强化綦江与南川、江津、桐梓、习水等周边地区的通道联系,构建区域快速通道网,全力打造“1小时主城都市区”交通圈,强化綦江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畅通内循环。以服务綦江社会经济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骨架路网建设,推动干线公路改造,打造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的城乡道路网络,强化区域内组团之间、镇镇之间公路联系。同时,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成布局合理、连接城乡、安全畅通、服务优质、绿色经济的农村公路网络。

提质优服务。积极开行铁路公交化列车,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序推进城乡交通,积极谋划城际交通,推动客运出行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持续推动运输结构调整,推动货运物流向专业化、一体化延伸。大力发展交通新业态新模式,倡导“出行即服务”理念,推动交通发展更加智能、绿色、安全。

到2035年,加快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建成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形成2个半小时交通圈(半小时重庆中心城区、半小时綦江交通圈)和2个“123”交通圈(“123出行交通圈”,即1小时主城都市区、2小时两群主要城市、3小时环渝主要城市。“123快货物流圈”,即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构建“234”铁路网:在既有渝贵铁路、川黔铁路、三万南铁路基础上,规划新增渝贵高铁、渝桂高铁、市域铁路C5线(城轨快线)、市域铁路C11线、广涪柳铁路、万关赶习铁路,形成2条高速铁路、3条市域铁路、4条干线铁路的网络格局。远景规划研究永桐至南彭铁路直连线,衔接广涪柳铁路,进一步强化綦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能力。远景规划研究安稳支线铁路,强化安稳产业园衔接川黔铁路,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构建“两横四纵多联”高速公路网:构建发达的快速网,横向高速通道包括北部横向高速通道和中部横向高速通道,其中北部横向高速由江綦高速、綦江绕城高速与万正高速构成,形成綦江城区串联三环方向大通道,远期綦万高速调整为城市快速通道;中部横向高速通道为江津至綦江至万盛至桐梓高速,为中部地区东西向交通大通道;纵向高速通道分别为渝赤叙高速、渝黔高速、渝筑高速、安习高速,形成辐射渝南黔北地区纵向交通大通道,渝筑高速永桐段调整为城市快速通道,高速外移。积极研究论证打通至丁山至中峰高速、三江至石角至南桐高速、江南机场高速、扶欢至东溪至丁山至寨坝高速等多条联线高速,加密綦江高速公路网。

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依托国省干线升级改造、新建高等级快速路,形成中心城区至綦江—万盛以及永桐新城至中心城区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构建畅通互联的快速双通道,全面推动綦江融入重庆中心城区。

水运体系:到2035年,全面形成以綦江为主,清溪河、蒲河等为补充的航道体系,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达到90公里,其中三级航道约35公里。形成北渡、陈家坝、桥河货运作业区以及城区客运作业区“三货一客”港口布局,港口客、货运通过能力达到110万人、248万吨。构建“支流转干流、小港转大港”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航运运输服务、绿色发展、安全监管等取得重大突破,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支撑綦江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航空体系:积极争取江南机场按照4C级标准,建设成为支线运输机场,大力发展区域航空物流。同时积极谋划直升机停机坪设置,强化通用航空应急保障、旅游观光等功能。


第四章“十四五”发展思路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区,有力助推打造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切实发挥好交通运输支撑服务“三区三地1”建设的先行引领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好先行引领、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做好服务保障、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市贡献綦江力量。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先行引导,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行业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继续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升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努力实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力适度超前配置,提升綦江辐射带动作用,使交通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

统筹协调,优化结构。统筹交通与产业、城镇化融合发展,统筹区域、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强化薄弱环节,加快弥补发展短板,优化运输网络结构。完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交通运输的民生普惠。

提质增效,绿色安全。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引领交通运输发展,努力推动行业升级。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落实到各环节,努力实现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运输市场、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破解深层次矛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建设运营,构建统一开放、互联互通、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发展环境,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节发展目标

到2025年,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全国交通“极”为统领,以交通强市建设为导向,着眼外部联通、内部畅通、枢纽互通,加快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建成重庆南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基本实现“半小时重庆中心城区、半小时綦江、1小时主城都市区”,有力支撑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以及“三区三地”建设,为交通强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适度超前。铁路方面,建成万关赶习铁路一期(关坝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渝贵高铁、市域铁路C5线(城轨快线),积极推进渝桂高铁、川黔铁路改造、市域铁路C11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到2025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33公里。公路方面,完成渝黔高速复线、渝赤叙高速项目建设,基本建成綦江安稳至习水温水高速,开工建设渝黔高速原路加宽(南环至綦江段)、渝黔高速复线改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9公里。水运方面,力争实现江口至桥河段80.7公里达到Ⅲ级航道标准,启动桥河至赶水河段梯级渠化前期研究工作,加快专业化港口建设。民航方面,积极推进江南机场及直升机停机坪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衔接顺畅。干线公路提档升级,普通国道一级公路达到16%,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34%,街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100%,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硬化路率达100%。建设一批综合客运枢纽、物流枢纽、公交站场,改造乡镇农村客货服务站。新建综合客运枢纽各交通方式间换乘距离在300米以内。多式联运无缝衔接,进港、进站铁路、公路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更加顺畅,与城市干道实现高等级公路100%连接。高速公路互通、综合客运枢纽、物流园区、3A级及以上景区实现100%高等级公路连接。

便捷高效。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0%,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100%,公交车进场率力争达到40%。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乡镇公交覆盖率100%,增开綦江—万盛公交线路2—3条,开行3—5条旅游专线。加快构建“3主2辅”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布局和“2+2+3+N”综合物流枢纽布局。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畅率100%。

智慧绿色。全面形成“1中心5系统”安全应急体系和大数据服务平台。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实现平台化监管,枢纽站场视频监测覆盖率、重点运输车辆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对外交通出行电子客票覆盖率100%。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技术落后、老旧的交通装备和设施,鼓励营运车船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和船舶,每年新增和更新公交、出租车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到100%。

安全可靠。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200公里,结合灾体普查结果治理公路地质灾害。加快建设綦江水上应急救援中心,缩减水上应急救援时间。规划建设公路安全应急救援中心,实现普通干线公路应急救援响应时间不超过60分钟。

管理提质。行业改革取得明显突破,路网通行保障能力大幅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和养护水平显著提升,行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普通国道MQI优良路率达到85%以上,普通省道MQI优良路率达到80%以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一二类桥梁占比达90%。

表4—1 “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主要发展指标

类型

指标

2020年

2025年

备注

适度超前

铁路营业里程(公里)

220

233

预期性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119

169

预期性

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公里)

0

81

预期性

力争开工建设机场或直升机停机坪(个)

0

1

预期性

衔接顺畅

普通国道一级公路比例

2%

16%

预期性

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

30%

34%

预期性

街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

95%

100%

约束性

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硬化路率

92%

100%

预期性

新建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距离(米)

300以内

预期性

高速公路互通、综合客运枢纽、物流园区、3A级及以上景区实现高等级公路连接

100%

预期性

便捷高效

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

35%

40%

预期性

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

100%

预期性

乡镇公交覆盖率

75%

100%

预期性

智慧交通

重点客货运车辆GPS或北斗监控视频安装率(%)

100%

预期性

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感知监测覆盖率(%)

100

100

预期性

对外交通出行电子客票覆盖率(%)

80

100

预期性

绿色交通

每年新增和更新公交、出租车清洁能源车辆占比(%)

100%

预期性

营运车船单位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

——

4

预期性

安全应急

新建农村公路安防工程里程(公里)

——

1200

预期性

普通干线公路应急救援响应时间(分钟)

90

60

预期性

养护管理

普通国道MQI优良路率(%)

——

85

预期性

普通省道MQI优良路率(%)

——

80

预期性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一二类桥梁占比(%)

——

90

预期性

国省干线公路新发现四、五类桥梁(隧道)处治率(%)

——

100

预期性


第五章着眼外部联通,构建多向出綦综合交通网


第一节北向加速融入重庆中心城区

以融入重庆中心城区为导向,加快形成北向多条铁路通道,加密高快速通道,在现有渝贵铁路、川黔铁路和渝黔高速基础上,开工建设渝贵高铁、市域铁路C5线(城轨快线),积极论证渝桂高铁、永桐至南彭铁路直连线,建成渝黔高速复线,开工建设重庆至赤水至叙永高速、渝黔高速原路加宽(南环至綦江段),开工建设中心城区至綦江—万盛快速路,规划论证永桐新城至中心城区快速路,加快形成北向“642快”格局,即6条铁路、4条高速公路、2条快速通道。

推进铁路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渝贵高铁开工,强化重要战略支点城市与中心城区交通相向发展。该线路承担成渝、黔中、北部湾等城市群贯通性的大通道客流,释放渝贵铁路货运能力。线路全长115公里(重庆),其中綦江境内约25公里,速度目标值350公里/小时,建成后将实现綦江至中心城区客运快速直达。渝贵高铁市级规划3条(东线、中线、西线)线路走向方案,其中有2条(东线、中线)走向方案经过綦江,推荐东线方案綦江境内路线走向为新盛—通惠—永城,规划建议设置永桐站,预留綦江北站点。备选中线方案綦江境内路线走向为新盛—文龙—赶水,规划设置綦江西、赶水东双站点。积极推进渝桂高铁前期论证工作,加快实现綦江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通达,支撑綦江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推动市域铁路C5线(城轨快线)开工建设,连接重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28号快线,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区”,打造“1小时通勤示范线”,实现綦江20分钟融城。项目起于南彭,途经綦江境内新盛、通惠、三角、永城,止于万盛东,线路全长约61公里,其中綦江境内长约35公里。积极推动市域铁路C5线(城区支线)前期工作,强化东部新城、桥河片区等区域与重庆中心城区铁路联系。研究论证永桐至南彭铁路直连线,北接铁路枢纽东环线南彭站,南接规划的涪柳铁路万盛站,形成中心城区南下铁路重要通道,有力支撑綦江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

51綦江至中心城区铁路通道示意图

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依托渝黔高速复线,极大缓解既有渝黔高速往中心城区方向拥堵状况,提升高速通道运输效率,路线全线为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推动重庆至赤水至叙永高速、渝黔高速原路加宽(南环至綦江段)开工建设,有力支撑綦万“三化”和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渝黔高速原路加宽(南环至綦江段)其中南环至新盛段建议按照原路加宽实施,綦江城区段按照綦江绕城高速方案实施,分綦江绕城西线方案、东线方案,西线方案即线路走城区西侧,对城区分割较小,但对城区服务能力较弱;东线方案即线路走城区东侧,分方案一、方案二两个方案,其中东线方案一,在城区衔接既有江綦高速,对城区有一定分割;东线方案二沿老瀛山西侧向南延伸,在三江接入既有渝黔高速,对城区分割较小,可带动老瀛山旅游发展。远期研究论证江南机场高速,打通江南机场北向与渝湘高速、渝湘高速复线及南两高速等东西向区域高速通道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强化南北向高速公路联系,增强江南机场与江北国际机场的衔接。

52 渝黔高速加宽綦江城区段绕城方案示意图

推进快速通道建设。规划建设中心城区至綦江—万盛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建议分二期实施。近期实施一期工程(中心城区至通惠),起于巴南区东城大道南段,途经圣灯山镇、仁流场、新盛、通惠新区,止于通惠南立交,全长约31.3km,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80km/h。远期实施二期工程,有两种方案:方案一,远期利用綦江绕城+万正高速重构三环高速公路,将既有三环高速綦江至万盛段调整为城市快速通道(全长约29.2km,其中綦江段22.7km,万盛段6.5km),与一期工程共同形成中心城区至綦江—万盛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实现与中心城区快速、便捷联系。方案二老瀛山隧道方案,即将一期工程南延,新建老瀛山隧道,衔接永桐新城、万盛,全长约25.5km,其中綦江段17.7km(东部新城至永城段12.2km,包含老瀛山隧道7.8km;永城至庆江段5.5km),万盛段7.8km。研究论证永桐新城至中心城区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依托省道S207升级改造,南联庆江工业园、平山工业园,北延至巴南国际生物城,形成綦江至中心城区第二条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

推进水上交通建设。综合考虑綦江腹地资源开发需求,产业布局、综合交通优势及綦江水文特征,加快推进綦江梯级渠化项目前期工作。规划拆除车滩、綦江、石溪口3个枢纽,改扩建五福、桥溪口、桥河、珠滩、盖石洞、羊蹄洞6个枢纽,新建新滩枢纽,实现綦江全线梯级渠化,江口至桥河河段80.7公里达到Ⅲ级航道标准(綦江境内约35公里),桥河至赶水河段54.3公里达到Ⅳ级航道标准。“十四五”期,力争实现江口至桥河段80.7公里达到Ⅲ级航道标准,启动桥河至赶水河段梯级渠化前期研究工作。加快专业化港口建设,积极推进北渡、陈家坝、桥河货运作业区等建设,同步启动港口集疏运铁路、公路前期研究,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促进临港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强与长江干线珞璜港等联动发展,积极推动形成“小港转大港,支流转干流”协同发展格局,助力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

53 綦江至中心城区高(快)速通道示意图

第二节南向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

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导向,提升南向铁路通道能力,完善南向高快速公路通道,在现有渝贵铁路、川黔铁路和渝黔高速基础上,开展川黔铁路改造、广涪柳铁路前期工作,建成渝黔高速复线,开工綦江安稳至习水温水高速,积极论证渝黔高速加宽项目(綦江至崇溪河段),加快形成南向“33高”格局,即3条铁路大通道、3条高速公路大通道。

推进铁路通道建设。渝贵高铁建成后,极大释放既有渝贵铁路货运功能,强化綦江融入陆海新通道的铁路能力。积极推进川黔铁路改造、广涪柳铁路前期工作,研究论证万关赶 习铁路,形成綦江南下铁路多通道,便捷与黔中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联系,促进铁海联运、陆海联运大发展,畅通至北部湾综合运输大通道,提升綦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路能力。依托川黔铁路赶水站、赶水北站(陈家坝站)等,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集结站、编组站和物流产业园,打造成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的重要承载,承接团结村功能外溢,与小南垭形成功能协同,辐射黔北、南川、涪陵等周边区域。

54 綦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示意图

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建成渝黔高速复线,与渝黔高速构成重庆南向经贵州直达广西的出海高速“双通道”。开工建设綦江安稳至习水温水高速,联接渝黔高速复线与江习古高速,串联安稳、打通、石壕镇,形成至贵州遵义习水的出渝新通道。加快研究论证渝黔高速加宽项目(綦江至崇溪河段),进一步提升南向出渝通道能力。

55 綦江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高速公路示意图


专栏1 重庆市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铁路货运枢纽分析

西部陆海新通道现有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运输和国际铁路联运班列三种运输模式,2021“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全年开行2059列,运送约10.3万标箱。重庆跨境公路班车全年发车3306车次,发运7438标箱。“成渝—老挝万象”、“重庆—河内”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已实现常态化开行,全年分别运送174标箱、1602标箱。根据《重庆市铁路中长期规划(20212035)》规划布局团结村、鱼嘴—果园港、小南垭3个国际性铁路货运物流中心,其中:

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是重庆唯一铁路口岸和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货物线16条,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128万吨,集装箱设计能力60万标箱,现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升级至70万标箱。后期鱼嘴站和兴隆场编组站改扩建工程完成后,预计团结村中心站货运量会有所变化。

鱼嘴站:鱼嘴铁路货运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和长江黄金水道三大国际物流通道的重要联结点。货运站位于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设南、北两个货场。其中,北货场功能为内贸商品车物流分拨基地,年到发量150万辆,可实现集装箱年到发量5TEU,鱼嘴站南货场正在建设,以集装箱为主,年到发60TEU

小南垭站:设计年运能2300万吨以上,拥有铁路到发线12条、货物线13条,具备自站编组和整列到发能力,靠近珞璜工业园区、江津综保区及珞璜枢纽港,目前场内处于尚未饱和阶段。

綦江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南向节点,需统筹考虑与团结村、鱼嘴站和小南垭站的联动协作,待团结村、小南垭等货运枢纽能力饱和后,有序承接团结村中心站部分集装箱转移,联动小南垭站共同做大做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

第三节 西向强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互联互通

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加快补齐西向大通道短板,在现有三环高速公路基础上,加快开工建设綦江安稳至习水温水高速,开展市域铁路C11线、江津至綦江至万盛至桐梓高速、扶欢至东溪至丁山至寨坝高速前期工作,加快形成西向“14高”格局,即1条铁路、4条高速公路。

推进铁路通道建设。积极推动市域铁路C11线前期工作,实现与江津、南川等毗邻城市的便捷互通,支撑线路沿线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项目起于江津,止于綦江三江,衔接三万南铁路,是铁路二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助推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同时衔接市域铁路C10线,强化綦江与重庆新机场的铁路联系。

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动江津至綦江至万盛至桐梓高速前期工作,形成綦江至江津方向第二高速通道,衔接渝泸高速,强化綦江与泸州方向的快速联系;衔接江习高速、合璧津高速,形成綦江至重庆新机场的快速通道。开工建设綦江安稳至习水温水高速,研究论证扶欢至东溪至丁山至寨坝高速,强化綦江西南部对外出口通道,推动綦江西南部高效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56 綦江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通道示意图

第四节 东向加速推进綦万“三化”发展


以推进綦江—万盛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发展为导向,在现有三万南铁路、綦万高速的基础上,实施市域铁路C5线(城轨快线)、三万南铁路扩能改造,开展綦万扩能(綦江段)及綦江绕城高速、万盛至正安、三江至石角至南桐高速前期工作,推进S104S207S307等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形成东向“2223干线”格局,即2条铁路、2条高速、2条快速通道、3条干线公路。

推进铁路通道建设。加快推动市域铁路C5线(城轨快线)开工建设,加强市域铁路C5线綦江城区段与中心城区至綦江—万盛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共用通道以及不共用通道的方案论证,加密沿线站点设置,推动綦万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三南铁路提质增效,衔接市域铁路C11线,加快形成铁路二环线东南环线,强化綦江与东边南川、万盛等区域联系,促进綦江—万盛同城发展。

57 綦万一体化铁路通道示意图

推进高(快)速公路建设。加快推动三环重构方案研究,形成四个方案:方案一积极推进綦万扩能(綦江段)及綦江绕城高速、万盛至正安高速前期工作,依托綦江绕城、万正高速重构三环高速公路,形成最顺直的三环大通道,将既有綦万高速调整为城市快速通道,有力支撑綦万一体化发展。方案二,研究论证三江至石角至南桐高速,形成老瀛山南部东西向快速通道,衔接渝黔高速、渝黔高速复线,作为綦万高速扩能新建通道,分流既有綦万高速交通。方案三,积极推进江津至綦江至万盛至桐梓高速前期工作,向东衔接渝泸高速、向西衔接渝黔高速复线,串联中峰、郭扶、扶欢、青年等镇,形成南部三环大通道,扩大三环覆盖范围。方案四,研究调整江津至綦江至万盛至桐梓高速走向,在綦江境内走向调整为中峰至郭扶至三江至石角至南桐,形成老瀛山南部三环大通道。规划预留老瀛山隧道,形成綦江东部新城至永桐新城快速通道,助推綦万一体化发展。开工建设渝黔高速复线改线,构成永桐新城片区外围高速廊道,减少高速公路对新城的用地分割,同时将既有渝黔高速复线永桐新城段调整为城市快速路,强化南北向城市交通快速联系。

58 綦万一体化高(快)速通道示意图

推进干线公路建设。规划研究S104隆盛至金桥新建工程、S104扶欢至赶水、S207永桐新城至隆盛、S207永桐新城至温塘、S307温塘至雷神店升级改造工程,加强綦万南北支点干线公路联通水平,支撑綦万创新经济走廊建设。

59 綦万一体化干线公路通道示意图


专栏2“十四五”对外通道重点项目

高速铁路:开工渝贵高铁,研究论证渝桂高铁。

普速铁路:积极推进川黔铁路改造、广涪柳铁路前期工作,研究论证万关赶习铁路、永桐至南彭铁路直连线。

市域铁路:开工市域铁路C5线(城轨快线),积极推进市域铁路C11线、市域铁路C5线城区支线前期工作。

高速公路:建成渝黔高速复线;开工重庆至赤水至叙永、渝黔高速原路加宽(南环至綦江段)、綦江安稳至习水温水、渝黔高速复线改线;积极推进綦万扩能(綦江段)及綦江绕城、万盛至正安、江津至綦江至万盛至桐梓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研究论证渝黔高速加宽项目(綦江至崇溪河段)、江南机场高速、扶欢至东溪至丁山至寨坝高速。

快速通道:开工中心城区至綦江—万盛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一期工程(中心城区至通惠),积极推进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研究论证永桐新城至中心城区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

干线公路:S104隆盛至金桥新建工程、S104扶欢至赶水、S207永桐新城至隆盛、S207永桐新城至温塘、S307温塘至雷神店升级改造工程。

水运:力争开工綦河航道梯级渠化(江口至桥河段),积极推进綦河航道梯级渠化(桥河至赶水段)前期工作。


第六章 着眼内部畅通,构建立体互联的干线公路网

第一节 加速推动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交通融入产业发展格局。结合綦江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后的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结合“3+2+X工业空间布局,搭建支撑产业发展的交通骨架,对接綦江通惠食品工业园区(市级)及通惠美丽健康产业园(区级),实施S104巨龙场何家塘至横山场转盘段升级改造;对接綦江高新区桥河组团(市级)实施G210桥河至篆塘升级改造;对接扶欢工业园区(区级)规划研究G353扶欢场镇改线工程;对接綦江高新区北渡组团(市级)实施G210江津界至北渡桥升级改造,增强区内各产业组团内的国省道干线公路服务能力。对接安稳产业园,研究论证安稳支线铁路,起于川黔铁路石门坎站,止于安稳产业园,推动安稳高效衔接川黔铁路,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支撑安稳产业加速发展。

激活路衍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干线公路沿线土地利用,探索交通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反哺交通发展新模式,实现以沿线土地增值外溢效应反哺交通。依托公路交通的聚集效应,将沿线闲置、分散的存量资源,进行平台化、协同化集聚和供需匹配,全力推进路衍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交通装备制造,集中升级綦江汽车产业集群,开展整车、核心零部件、自动驾驶等创新性研发。加快培育驾驶培训、汽车维修、汽车租赁等一系列交通服务市场,打造汽车配套服务产业园,有力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有机融入、更好支撑经济循环。

61 綦江产业发展干线公路网

第二节加速推动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

畅通组团间城市交通骨架。立足綦江城乡发展现状,结合现有城镇集中发展区(老城组团、北部组团、东部新城组团、三江—桥河组团、北渡组团、新盛组团),加快构建中心城区至綦江—万盛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推动北部组团、东部新城组团融入重庆中心城区、永桐新城。加快推动国道G210提质升级,实现老城组团、三江—桥河组团与江津、綦江南部互联互通。规划论证S104新盛至横山新建路段,连接S104通惠至三角段、横山至三角示范路,完善新盛组团外联干线公路。积极推动国道G210G353改线工程,调整重复路段,理顺干线公路布局,方案一线路起于青年,经温塘、隆盛、綦江城区,止于城北大桥,方案串联永桐新城,有助于紧密綦万地区干线公路联系;方案二线路起于扶欢,经三江、桥河工业园区、枣园大道至城北大桥,顺接现有G353至中峰三角塘,将有效串联綦江中心组团互联互通。

6—2 城镇集中发展区干线公路图

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围绕城镇集中发展区与17个小城镇间统筹协调发展,适时开展打通至丁山至中峰高速、扶欢至东溪至丁山至寨坝高速公路等研究论证,提升小城镇间互联互通水平。规划实施S534光明大桥至坡渡、岔藻路等升级改造工程,规划研究G210赶水至崇溪河、S104打通至梨园坝等路段,助推綦江南部四镇更好融入周边城市中心城区。依托G210G353S104S307等国省干线改造项目,研究实施隆盛、横山、篆塘、石角等场镇改线工程,实现过境交通与场镇交通分流,促使城乡交通有机衔接。

63綦江南部公路项目示意图

第三节 加速推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构建东北部老瀛山旅游环线公路。充分发挥綦江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优化城区旅游发展核交通系统。规划完善老瀛山环线公路,路线起于通惠街道,规划实施S534白云观至石角、S104隆盛至通惠升级改造,规划论证S307石角至温塘、S207温塘至隆盛升级改造。同时,新建老瀛山环线内部环线连接道,实施石梁—蒲河—永城升级改造,全面畅通老瀛山国家地质公园外部环线及内部路网。

6—1 东北部旅游环线公路构成表

类别

路线构成

里程

建设内容

老瀛山环线

S534通惠至白云观

15.7

S534白云观至石角

18

升级改造

规划项目

老瀛山环线

S307石角至温塘

15.2

升级改造

储备项目

S207温塘至隆盛

13.8

升级改造

储备项目

S104隆盛至通惠

15.3

升级改造

规划项目

小计

78


老瀛山环线连接道

石梁—蒲河—永城

16

升级改造

规划项目

新建农村公路

21

新建

规划项目

小计

37


64綦江东北部旅游环线公路图

形成西北部交旅融合发展格局。围绕长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线,规划实施S307篆塘至高庙、中峰至高青至高庙至丁山、古剑至骑龙至高青至高庙、永新至紫荆至珞琜山互通等国省干线和重要连接道升级改造,规划研究G353清溪河大桥至永新、G353永新至江津界提质升级,串联蟠龙水库、高青高庙旅游度假区、古剑山风景区等重要旅游景点,支撑全域旅游发展。

6—2 长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线公路构成表

路线类别

路线构成

里程

建设内容

长田自然保护区环线

G210篆塘至桥河

13

升级改造

规划项目

G210桥河至春灯

13

G353春灯至清溪河大桥

10.7

G353清溪河大桥至永新

6

升级改造

规划项目

G353永新至中峰

22

升级改造

储备项目

中峰至高青至高庙

21

新建

储备项目

S307高庙至篆塘

28

升级改造

储备项目

小计

113.7

长田自然保护区环线内部连接道

古剑—骑龙—高青—高庙

30

新建

储备项目

永新—紫荆—珞琜山互通

36

新建

储备项目

小计

66

加快建设东溪旅游环线,规划研究G210东溪场镇改线、G210东溪至篆塘、S535东溪至丁山等改造工程,研究论证高庙至丁山、丁山至东溪高速路口新建工程,进一步畅通东溪旅游发展核。

6—3 东溪旅游环线公路构成表

路线类别

路线构成

里程

建设内容

东溪旅游环线

高庙至丁山

13

新建

储备项目

丁山至东溪高速路口

10.7

新建

储备项目

G210东溪至篆塘

6

原级改造

储备项目

小计

29.7

东溪旅游环线内部连接道

S535东溪至丁山

12

升级改造

储备项目

小计

12


65綦江西北部旅游环线公路图

有力支撑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抢抓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机遇,以服务“转战綦江”核心展示园、“保卫遵义会议”核心展示园为导向,畅通园区内部干线网络,规划实施羊姚路、马崇路、安稳—石壕、石壕—大罗—梨园坝、石壕—花坝、沿河—白岩约130公里重要连接道提档升级工程,形成綦江南部长征文化公园旅游公路网,提升园区内互联互通和对外快速连接能力。

6—6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干线公路网

专栏3  “十四五”干线公路重点项目

产业融合干线公路:实施G210桥河至篆塘(工业园区至殡仪馆)、G210江津界至北渡桥、S104巨龙场何家塘至横山场转盘段升级改造;规划研究G353扶欢场镇改线工程。

城乡融合干线公路:实施S104隆盛场镇改线工程;规划研究S534光明大桥至坡渡升级改造、S104新盛至横山新建、G210赶水至崇溪河路面改造、S104打通至梨园坝路面改造和三角、篆塘、石角等场镇改线工程。

旅游融合干线公路:实施S534白云观至石角、G210东溪场镇改线、G353清溪河大桥至永新段升级改造;规划研究S307篆塘至高庙、G353永新至江津界升级改造、G210篆塘至东溪原级改造、S535东溪至丁山路面改造。

重要县乡道:实施安稳—石壕、羊姚路、岔藻路、马崇路、石梁—蒲河—永城、石壕—花坝、沿河—白岩升级改造、石壕—大罗—梨园坝、老瀛山环线连接道新建工程;规划研究古剑—骑龙—高青—高庙升级改造、中峰—高青—高庙—丁山、东溪高速路口—丁山、永新—紫荆—珞琜山互通新建工程。


第七章 着眼乡村振兴,构建覆盖广泛的农村公路网


第一节积极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升级

有序推进县乡道升级改造。实施蒲永路、石永路升级改造,实现全区21个街镇100%通三级公路;实施县乡道升级大修改造约200公里,畅通提升农村地区骨架网络。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路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发展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围绕全区重点农业产业集群总体布局,推进“四好农村路”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五刘公路等乡村振兴产业路300公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实施“四好农村路”通组公路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农村公路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根据资金情况和实际需求,争取实施“四好农村路”通达工程300公里,解决一批断头路、联网路;实施“四好农村路”通组通畅工程800—1000公里,实现全区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畅率100%,进一步织密农村公路网络,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性作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节 全力打造四好农村路示范区

力争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县。推进全区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全域城市化相结合、与农村工业化相结合、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全域旅游相结合、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同发展,力争成功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县,提升“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争取上级在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安排、资金补助等方面给予的鼓励支持。

有力推进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街镇创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和牢固树立标杆作用,推动街镇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规划合理、质量监督有力,在管理方面机构人员配备和资金保障到位,在养护方面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养护水平不断提升,在运营方面群众出行方便。成功创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街镇3个以上。

打造建设一批“最美农村路”。推动乡村振兴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打造交旅融合典范,促进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根据服务需求完善农村公路沿线交通驿站、停车休息观景点、公共停车场等沿线服务设施,打造建设一批“最美农村路”,充分展示了农村公路的“畅、安、舒、美”,使之成为“交通+旅游”融合的典范。


第三节全面实施农村公路三级“路长制”

建立组织体系。深化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出台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区政府成立农村公路“路长制”领导小组,由分管交通的区政府领导担任组长,交通、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农业农村、规划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建立区、镇、村三级路长体系,农村公路总路长由区长担任,县道由区政府领导担任区级路长、乡道由街镇主要负责人担任镇级路长、村道由村级主要负责人担任村级路长。

明确工作职责。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农村公路“路长制”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评价考核等工作,深化健全农村公路“路长制”政策体系和保障制度。总路长是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统筹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及路域环境整治等工作,组织研究确定农村公路发展目标、政策,建立保障机制,落实主要任务,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等。区、镇、村三级路长在总路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路长会议制度,总路长每年至少召开1次路长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建立健全人员配备和资金投入相结合的工作保障机制;建立路长巡查制度,原则上总路长、区级路长巡查频率不得低于每季度1次、乡级路长不得低于每月1次、村级路长不得低于每周1次;建立路长考核机制、完善部门联动机制、督查通报机制。


专栏4“十四五”农村公路重点项目

农村公路:有序推进县乡道升级维修改造约200公里;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路建设300公里;实施“四好农村路”通达工程300公里、通组通畅工程800—1000公里;力争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县,成功创建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街镇3个以上,打造建设一批“最美农村路”;全面实施农村公路区、镇、村三级“路长制”,由区长担任总路长,下设区级路长、镇级路长、村级路长。


第八章 着眼衔接顺畅,构建综合立体枢纽网


第一节 构建布局合理的综合客运枢纽体系

打造“三主两辅多点”铁路客运枢纽体系。规划布局以永桐站、綦江北站、綦江东站—綦江站为核心,铁路三江站、赶水东站为支撑的“三主两辅”铁路客运枢纽体系。积极争取渝贵高铁在永桐新城、綦江北设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管理”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永桐站、綦江北站综合客运枢纽,同步配套建设旅游集散中心、班线客运站、公交枢纽站、社会停车场等设施,推动高速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公共交通融合发展。统筹规划布设枢纽内不同运输方式的到发区、换乘通道,积极引导立体换乘、同台换乘,实现枢纽功能布局紧凑、客流衔接有序、换乘方便快捷。积极推进TOD综合开发,推广高铁商务圈等站城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出行、商旅、购物、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交通综合体和高品质生活圈。统筹渝贵铁路綦江东站、川黔铁路綦江站实施升级改造,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联动一体打造城区综合交通客运枢纽体系。统筹打造三江、赶水东站综合客运枢纽,加快完善公交化列车开行配套设施,服务綦江至中心城区及万盛、南川、江津等周边区县的通勤客流,助推打造“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依托市域铁路C5线(城轨快线)、市域铁路C11线、三南铁路等打造一批节点型铁路客运枢纽。

打造“一核多点”航空枢纽体系。加快推动江南机场开工建设,积极争取运输机场入规,强化江南机场与高铁枢纽、国际内陆港以及隆盛、永城、平山等区域的交通联系。积极推动横山、古剑山、高庙、石壕直升机停机坪前期研究论证,满足未来观光旅游、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的需求,促进地区航空产业发展。

打造“一中心多节点”道路客运站场体系。在铁路综合客运枢纽配套公路客运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客运站场布局。全面建成客运中心(通惠一级客运站),新建东溪综合客运站,结合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要求,新改建石角、石壕、安稳、隆盛等便捷客运站。规划建设新盛公交停车保养场站1处,推动建设新兴社区、枣园、桥河工业园区等3个公交首末站,公交车辆进场率力争达到40%,有力助推城市公共交通品质提升。强化公交站场用地集约利用,支持建设业主进行适度的立体综合开发,上盖物业开发所取得的收益全部用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补贴。

第二节 构建层次分明的综合物流枢纽体系

构建“2+2+3+N物流枢纽格局。构建以赶水、永桐内陆无水港为主枢纽,北渡、三江为次枢纽,通惠、扶欢、安稳为三级枢纽,物流配送中心为节点,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为纽带,村级物流便民服务点为基础的多层次、广覆盖的物流服务网络。

建设2个物流主枢纽。打造赶水物流主枢纽,依托川黔铁路赶水站、赶水北站(陈家坝站)以及小赶支线铁路、万关赶习铁路一期(关坝铁路专用线)、陈家坝码头、渝黔高速等,打造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核心载体之一,承担西部陆海新通道物资集散重要功能。打造永桐内陆无水港。依托广涪柳、三万南、万关赶习铁路万盛站,以及綦万高速、渝黔高速扩能,积极推动永桐新城综合物流枢纽建设,建设集进口、加工、仓储、销售、分拨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物流园,服务永桐新城产业园及綦江东部片区,强化对黔北的辐射带动。

建设2个物流次枢纽。规划北渡次枢纽,依托川黔铁路綦江北站、北渡作业区、三环高速,结合铝产业基础强化与铁路团结村站、珞璜港、龙头港等重要枢纽互联互通,打造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承铝、铜、煤炭为主的专业物流功能,对内服务北渡—升平园区及綦江西部片区,对外辐射重庆中心城区、渝西片区等,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物流枢纽功能。规划三江次枢纽,依托铁路三江站,充分发挥川黔、三万南、市域铁路C11 线“三铁融合”交通优势,对内服务桥河园区(转关口)、三江园区、石角园区及綦江中部片区,对外辐射铁路二环线、川黔铁路沿线,承担以铁路集装箱、建材、能源运输等物流集散功能。

建设3个物流三级枢纽。规划通惠三级枢纽,依托渝黔高速、綦江绕城高速、市域铁路C5线等,重点服务通惠产业园,打造城区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城区,发展高铁快递功能。规划扶欢三级枢纽,依托万关赶习铁路一期(关坝铁路专用线)、江綦万桐高速等,重点服务扶欢产业园,满足本地商贸物流配送需求。规划安稳三级枢纽,依托渝黔高速扩能、安习高速等,重点服务安稳产业园、打通产业园,打造区域商贸物流配送中心。

完善物流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强化运输仓储、中转联运、区域分拨、城市配送、货运代理等基本物流功能,实现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对接,为入驻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积极开展流通加工、商贸运营、电子商务、商品展示、教育培训等延伸服务,提高园区的物流金融、供应链设计、管理咨询、技术研发等增值服务能力。

第三节 打造顺畅高效的枢纽集疏运体系

加快客运枢纽集疏运网络建设。聚焦高铁永桐站交通便捷化,规划预留老瀛山隧道,强化与綦江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推动江南机场集疏运体系建设,近期依托万正高速、渝黔高速复线,远期建设江南机场高速,构建多向联通、便捷高效的对外交通网络。大力推动客运枢纽引入铁路、高快速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集聚辐射能力。

加快货运枢纽集疏运网络建设。统筹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推进各级物流枢纽与铁路专线、干线公路、机场的快捷连通,优化运输结构,全面提高物资区域集散、仓储及中转能力。积极开展北渡物流枢纽多式联运试点工作,推动北渡作业区与川黔铁路、三环高速、国道G353等高效衔接,打造“铁公水”多式联运综合货运枢纽。充分发挥北渡铝、松藻煤、关坝铁路支线等铁路专线资源优势,提高专用线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打通铁路货运“最后一公里”。

专栏5 “十四五”枢纽建设重点项目

客运枢纽:建成通惠一级客运站、东溪综合客运站、新盛公交停车保养场站、公交首末站(新兴社区、枣园、桥河工业园区等)、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石角、石壕、安稳、隆盛等);开工永桐站综合客运枢纽、綦江北综合客运枢纽、赶水东站综合客运枢纽,江南机场;升级改造渝贵铁路綦江东站、川黔铁路綦江站;研究论证三江站等铁路站改造以及直升机停机坪布局(横山、古剑山、高庙、石壕等)。

货运枢纽:开工赶水物流主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北渡次枢纽、三江次枢纽;研究论证永桐内陆无水港、通惠三级枢纽、扶欢三级枢纽、安稳三级枢纽等。

枢纽集疏运:研究论证老瀛山隧道、万盛至正安高速、江南机场高速等。


第九章 着眼高品质生活,打造便捷高效运输服务


第一节 构建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公交化列车。充分利用渝贵、三万南等既有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增加列车数量,加密发车班次,强化綦江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支撑构建重庆公交化列车东南环线,满足至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的通勤需求。在川黔铁路等线路开行停站多、票价低的公益性慢火车,实施綦江站提档升级工程,对列车停靠中间站台进行高站台改造,购置并布局电子客票闸机、安全检查设备、人脸动态抓拍及视频监控系统等,新建旅客动静态引导标识及候车室等便民设施,提升接驳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便捷舒适的乘客体验。充分利用闲置的铁路专用线资源,探索开行旅游专列、公益性慢火车,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出行服务。

优化城区公交线网。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到2025年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0%。构筑组团间公共交通快速通道,规划形成“三纵四横”公交客流走廊2。探索发展有轨电车等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研究公交限时专用道,解决公交大客流通道的畅达问题。分区域、按功能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构建干支结合、层级分明、功能清晰的城市公交运营网络。采取截弯取直的方式,解决部分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高、绕行距离远的问题,增强公交线路的直达性,提升公交运营效率。加密次支公交网络,实现对大中型居住社区、商务社区等主要社区的全覆盖,增强公交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大力推广新能源、无障碍车辆的使用,全面采用零排放、低噪音的环保车型。

加快公交融城进程。推广中心城区至綦江班线公交化改造模式,依托兰海高速通道,加快发展融城公交,合理布局换乘接驳枢纽,推动城区客运站、公交站场与重庆中心城区枢纽站的便捷互通,实现綦江全方位、多层次融入中心城区。通过城市公交延伸、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新增线路等方式,强化与万盛、江津等毗邻地区公交线路衔接,推广交通“一卡通”“一票式”“一码畅行”,加快实现公共交通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有序推进城乡公交发展。全面建成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区,助力形成“半小时綦江”通勤圈。推进城乡客运网络有序对接,构建以城区为中心的辐射状、分级多类的城乡公交线路网,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发挥对周边乡镇的辐射带动力,全面实现乡镇公交覆盖率100%。根据乡镇、行政村布局形态、财政可承受能力,探索发展镇村公交,积极开展适应乡村出行需求的个性化客运服务。统筹整合线网资源,避免同一条线路公交和班线客运并存、两种模式无序竞争的局面。

创新发展“公交+鼓励公交企业与旅游、商业等服务型企业开展合作,发展旅游专线、大站快车、定制公交、社区公交、水上巴士等多元化服务。加强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构建“出行即服务”联运经营人平台,向公众提供全链条、全方式、跨区域的“一站式”出行服务。加快推进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建设,不断提升便民利民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广手机刷卡支付,实现跨区域、跨交通方式的统一便捷支付。积极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全面提升公共交通实时响应服务能力与可靠性,支持发展个性化的多元服务模式。探索推进自动驾驶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依托5G网络,实现人、车、路联网互通,提升公共交通运营效率。

完善公交运营管理机制。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机制,研究半小时免费优惠换乘政策,建立健全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推行基于成本规制的补贴机制,建立与运营安全、服务质量和运营成本挂钩的财政补贴机制。建立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机制,支持对公共交通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模式。

推动巡游出租车与网约车差异化发展。统筹推动巡游车转型升级和网约车规范发展,促进出租汽车新老业态深度融合。深化巡游车经营权制度改革,实现权属清晰,落实无偿有期限使用,健全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加强人脸识别、线上线下信息比对、风险预警及应急管理处置等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网约车运营安全水平。加快网约车驾驶员和车辆合规化进程,规范网约车平台经营行为,保障司机和乘客合法权益。提升出租汽车适老化服务水平,保持巡游出租车电召服务能力,完善约车软件老年人服务功能,鼓励在医院、居民集中居住区、重要商业区等场所设置出租汽车候车点、停靠站、服务区。

推进班线客运转型升级。针对渝贵铁路等沿线班线客运重合线路进行优化调整,合理布局客运线路运力配置,逐步减少运力投放。优化班线客运线路、运力配置与时刻安排,加强班线客运与航空、高铁、城市公交的互补衔接。充分发挥公路客运灵活的“门到门”比较优势,积极培育綦江东站开往周边人口密集区域的中短途道路客运市场。大力发展定制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精品班线、机场快线、高铁快线、商务快客、短途驳载等特色客运业务。

积极扶持农村客运。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村客运线网布局,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落实农村客运优惠政策,推动农村客运公益化,实现农村客运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片区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推行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模式,解决农村地区运力供需不平衡问题。加大农村客运招呼站、客运站建设扶持力度,推广创建“客货同网”运输服务品牌,推动农客带邮机制。通过线路资源整合、规范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农村客运健康发展。

推动交通旅游深度融合。高品质建设自驾车营地,强化客运枢纽、公路服务设施的旅游功能,推动旅游专列、旅游风景道等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推动“站运游”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古剑山等“景区直通车”、旅游专线,推行送票上门服务,打造“车票、门票、酒店”等“一站式”旅游客运服务产品。

第二节构建集约高效的货运物流体系

做实做强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品牌。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和货运场站资源优势,加强国际物流与高端制造业有机衔接,研究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联运(綦江)班列和綦江—东盟跨境公路班车,积极开展中老、中越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前期工作,构建汽摩整车及零部件、消费品工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供应链服务体系,打造公铁水联运品牌,形成铁公国际运输大通道,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深入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推动公铁、铁水、公水等多式联运发展,形成“干线多式联运+区域分拨”的组织模式,鼓励和引导铁路运输企业与公路、水路运输企业的互相合作,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加强与周边地区交通物流协同发展,充分利用江津珞璜港片区作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组成部分,发挥珞璜港区、小南垭铁路枢纽和综保区资源优势,以及巴南区南彭公路物流基地等东盟班车资源,与綦江货运枢纽和物流园区形成错位发展和互补关系,大力发展铁水公联运,共同打造多式联运产品,全力支撑綦江全面融入重庆对外开放通道。

推动货运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交通物流与制造业有机衔接,深度挖掘綦江境内铁路站场和既有铁路专用线运能,做大做强区内铁路运输,推动区内以汽摩整车、铝合金为代表的骨干制造企业与铁路深度合作,优化提升铁路专用效能,积极开展区内闲置铁路专用线功能拓展研究工作,统筹做好工业园区与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的布局和用地安排,引导新布局产业与既有铁路专用线的有效利用。加强对境内危险品运输的管理和指导,加强充分发挥綦江页岩气资源优势,发展综合化工和节能环保等制造产业,加强对液氢特种运输车、高压气氢运输车等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危险品电子运单的全过程、全时段的应用,引导道路运输行业稳定发展。

提升城市货运配送服务水平。完善以综合物流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共同配送站为支撑的配送网络,特别是在商业中心、工业园区、城市社区和村镇布局建设末端共同配送网点,促进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加快构建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城市配送体系,鼓励发展共同配送、统一配送、即时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

完善农村物流服务网络。推动既有客货运输站场、邮政快递站点、公路养护工区、电子商务和农村供销网点等资源整合、功能升级和综合开发利用,建设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持续优化完善农村物流网络,完善区镇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加强与城市干线运输衔接,促进城乡双向流通。创新农村物流服务模式,鼓励交通、邮政快递、商贸、供销等开展联盟合作,推广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等服务模式,推动交快邮融合发展,开展交邮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引导企业因地制宜培育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推广统一的农村物流服务标识。

大力发展专业货运物流。加快城乡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强化冷藏保温车管理,推广应用冷藏保温箱等标准化装载单元。探索开行“点对点”快速货运冷链班列,全面服务綦江农产品、肉类、速冻食品和东南亚进口果蔬、海鲜产品运输,加强冷链道路运输市场运行动态监测,开展冷链车辆、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评价。积极鼓励企业申报网络货运平台,加强对网络货运平台的指导与支持。深入实施邮政、快递“进厂”“进村”和“出海”工程,提升交通枢纽的寄递配套能力,协调高铁的线路、时刻、中转停靠等资源安排中平衡考虑邮政快递服务需求,推进寄递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跨境电商协同融合。

推进物流运输装备升级。持续优化货运市场运力结构,推进车辆装备技术升级,促进货运企业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全面推进货运车辆标准化、厢式化、轻量化。大力推动城市配送车辆绿色化,加快优化城市配送车辆结构,引导城市配送物流企业将老旧柴油车辆更新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

专栏6 “十四五”运输服务重点工程

客运服务:利用渝贵、三万南等既有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利用川黔铁路开行停站多、票价低的公益性慢火车,利用闲置的铁路专用线资源,探索开行旅游专列、公益性慢火车。持续优化公交线路,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0%。在有条件的区域探索适时开行城际公交。有序推进城乡公交,实现乡镇公交覆盖率100%。加快公交站场建设,公交车辆进场率达到60%。

货运服务:研究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联运(綦江)班列和綦江—东盟跨境公路班车;完善区镇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开展交邮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开展危险品电子运单的应用。


第十章 着眼高质量发展,打造智慧绿色安全体系

第一节 提升智慧交通水平

建设新型交通基础设施。推动建设交通大数据智能指挥管理中心,丰富中心业务功能,全面形成“1中心5系统”大数据服务平台。一是推进交通综合执法科技创新。持续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交通综合执法体系,规划建设区动态监控检测系统8套,推动交通非现场执法精准化、常态化,减少现场执法的安全隐患和执法风险,提高执法效率。二是推进交通工程项目智慧管理。建立交通项目建设监控智能管理监控系统,推动公路水路等重大交通基础信息化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实现信息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使用。三是建立危险路段实时监控及预警系统。加强智能感知、信息发布等设施设备建设,实现对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枢纽站场、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安全预警。四是强化桥隧安全监管。建立桥隧健康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利用5G、物联网、云计算、动态监控检测等先进科技手段保障桥隧运行健康。五是建设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综合监管平台和公交电子站牌,实现城区范围内公交车辆实时智能化调度,提升公交智能化服务水平。

高水平谋划永桐新城自动驾驶示范基地。谋划布局永桐新城智慧交通产业集群,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前瞻性、战略性技术研究储备,加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领域技术研发,打造永桐新城自动驾驶示范基地,试点建设自动驾驶开放测试线路,试点投放无人驾驶公交车、出租车,引导自动驾驶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助推打造未来智慧城市。

提升智慧运输服务水平。推进运载工具智能化升级。引导企业对半挂牵引车以及总质量12吨及以上的重型载货汽车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鼓励智能运载工具应用推广,推进共享化、无人化、智能化的运输系统建设。加强运输安全智慧监管。推广应用綦江区货运车辆托管监控中心,加强分级预警、实时干预,确保动态监控责任落到实处,强化日常监控监管,保障货运车辆行车安全。鼓励以市场为主体创新运输生产服务模式,培育开发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跨界融合的出行服务产品。基于互联网、服务热线、交通广播、短信等渠道,谋划建设全区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交通出行信息查询与发布服务。打造跨运输方式的客运联程系统,实现旅客出行一次购票、全程服务。

创新推动智慧交通新发展。推进驾驶培训教学智能化。响应智慧交通建设,努力促使行业降本增效,鼓励驾驶培训企业引进、实施机器人科技教学项目,降低人工成本、提升驾驶培训针对性和趣味性。深化数据资源“聚通用”。完成全区交通政务信息系统上云,提升集约化建设、应用水平。聚集行业各领域、各环节数据资源,推动数据融通,深化数据利用,提高数据安全管控,围绕行政执法、运行监管、生产调度、安全应急、决策分析、公共服务等领域建设一批信息资源统一、业务应用深入、源头监管高效、信息服务便捷的大数据应用,为行业管理、决策、指挥调度和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提供保障。

第二节 加快绿色交通建设

深化运输结构调整。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强化公路货运车辆超载超限治理,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切实提高铁路运输组织水平,推动大宗货物集疏港运输向铁路和水路转移。以错位发展为主攻方向,公路客运应减少与铁路、水运等其他客运方式线路重复的长距运输服务,转而将重点放在短距离、“门对门”、定制化服务、旅游专线等方面,充分发挥公路客运灵活的优势。

推广绿色清洁的运输装备。强化电、LNG等清洁能源车辆及船舶在交通运输装备中的应用,实现每年新增和更新公交、出租车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到100%。加快区内充电桩和LNG加气站布局规划建设,力争公交车辆充电桩“车桩比”达到21。鼓励开展一批燃料电池货车示范运营,优化承担物流配送的城市清洁能源车辆的便利通行政策。

建设生态绿色的交通设施。坚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建设、养护和运营全过程,持续推动“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航运”建设。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依托,打造公路绿色景观走廊,推动建成“美丽公路”示范试点。

强化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强化交通碳减排工作。大力开展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大气污染排放和碳排放协同治理机制研究。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资源和运输枢纽资源,保障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积极发展交通行业循环经济,在公路建设中推动沥青冷(热)再生、水泥路面破碎再生技术,努力实现路面旧料“零废弃”,普通国省道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85%以上。

第三节 加快平安交通建设

完善行业安全责任体系。完善依法治理体系。按照《安全生产法》《重庆市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行业需求和实际特点,健全完善全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构建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网络,强化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严格落实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和“一岗双责”,建立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机制和考核评价、尽职免责机制。严格安全生产问责追责,严格实施挂牌督办、约谈、重点监管等制度,探索运用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强化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完善行业预防控制体系。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监管,从源头上严把市场准入关、车船技术关和从业人员资格关,建立交通装备、工程第三方认证制度。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实现督查检查、挂牌督办及责任追究的“闭环管理”,强化风险源辨识、评估和管控。强化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评估工作,严格实施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和分析报告编制机制,提升类似事故预防控制能力。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提高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加快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建设,规划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200公里,预计改造危桥危隧40处,乡道及以上公路安全隐患计划完成率100%,提升公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开展自然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全面采集公路设施属性信息和自然灾害风险点信息。继续推进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路段的公路危害防治工程,每年治理一批、预防一批。

提升公路水运应急救援水平。加快建设綦江水上应急救援中心,全面提升水上安全应急救援水平。着力开展綦江航运梯级枢纽除险加固工程,进一步巩固綦江安全运行能力。规划在綦江城区、新盛、雷神店、东溪选址建设1—2个公路安全应急救援中心,依托综合服务区,实现应急救援、加油服务、停车、餐饮等综合功能,提升公路安全应急水平。

专栏7 “十四五”智慧绿色安全交通重点项目

智慧交通:谋划永桐新城自动驾驶示范基地;建设交通大数据智能指挥管理中心;建设非现场执法系统,规划动态监控检测系统8套,交通项目建设监控智能管理监控系统,危险路段实时监控及预警系统,公交智能化出行服务系统,桥隧健康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推广应用綦江区货运车辆托管监控中心;推进实施驾驶员培训机器人教学工作;完成全区交通政务信息系统上云。

绿色交通:积极开展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持续推动建设“绿色公路”“绿色航运”。继续推广电、LNG等清洁能源交通运输装备,加快充电桩和LNG加气站规划建设。

安全应急:健全完善全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业安全监管责任和“一岗双责”。完善预防控制体系,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划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200公里;预计改造危桥危隧40处;开展自然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结合普查结果建设灾害治理工程;建设水上安全救援中心,实施綦江航运梯级枢纽除险加固工程;规划建设1—2处公路安全应急救援中心。


第十一章 着眼深化改革,构建协同规范的治理体系

第一节 提升养护管理水平

推动养护决策科学化。加强智慧养护巡查和检查。鼓励采用快速巡查车、手持终端等自动化、信息化巡查设备,提升公路养护检测智能化水平。配备更新养护站日常养护和应急抢通设备机具,逐步提升日常养护和应急抢通机械配置自动化水平。建立科学养护决策体系。完善公路养护决策相关制度和技术规范,建立綦江区以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定、养护目标设定、养护需求分析等工作流程的养护决策体系,建立农村公路常态化检查制度,加强对区内县乡道公路定期检测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合理筛选需要实施养护工程的路段,科学构建綦江养护工程滚动项目库。

实现养护作业精准化。持续加强预防性养护。以路面技术状况、桥隧安全运营状况为基础,建立预防养护评价体系,根据路况衰变情况科学制定预防养护计划。有针对性的确定修护养护对策,加强修复养护工程监管力度,实现修复养护工程精准化,提升公路、桥梁、隧道耐久性。“十四五”期间,实施G210线桥河至崇溪河等国道、S104线巴南界至浸水等省道养护工程项目,实现普通国道MQI优良路率85%、普通省道MQI优良路率80%,提升公路基础设施状况。规划改造8座三类及以下桥梁,实现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一、二类桥梁比例达90%。加强綦江航道达标养护,缓解通而不畅问题,发挥等级航道骨干作用。

确保养护管理规范化。完善公路管养体制机制。梳理区内公路养护管理机构或部门之间的职能边界,完善工作协作机制,切实履行好公路养护管理职责。深化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规范养护市场资质管理,鼓励优秀的公路施工企业进入养护市场,形成区内竞争共赢的市场环境。加强养护资金保障。加强对区内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养护任务完成情况考核,调动公路建设及养护工作积极性,积极争取市车购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及还贷二级公路“以奖代补”,推动綦江区普通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深化重大领域改革

巩固深化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交通运输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建立与交通强市、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目标任务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构建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管理协调机制,加强与渝南黔北及周边区县的对接联系,共同解决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一体化、信息资源共享共建等问题。

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将工程质量监督纳入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规范机构设置和执法事项,理顺执法层级,强化执法保障,健全协作机制,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监管有力、服务优质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应用PPPBOT等多种模式,探索实行建设期资本金补助、运营期亏损补贴等引资政策,优化财务结构、降低投资风险,加大招商力度、做好后续服务,努力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资交通。加强债务管控,降低债务风险。适时开展新型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拓展交通建设资金来源,形成多元筹资、风险可控的资金保障和运行管理机制。

深化行业“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深化交通运输领域“证照分离”改革,配合动态调整交通领域三级行政权力清单,加强和规范“互联网+监管”等事中事后监管,推动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全面对接交通行业行政许可整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充分利用“渝快办”推进行业审批“一网通办”。

第三节 加强交通文明建设

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大力宣传各类人才先进事迹,营造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氛围。鼓励在职人员提高学历层次,积极参加交通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每年有计划地选送一些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在职人员攻读事业发展所需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位)。完善“交通行业从业人员数据库系统”,加强人才管理。

加强行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的创建活动,力争推出23个在全区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坚持以人为本,解决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高度重视交通文化宣传工作,重点实施文化理念认同工程、文化体系构建工程、文化建设示范工程、文化品位提升工程,进一步打造健康向上的交通文化。

加强交通廉政建设。以提高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为目标,以交通文化为引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营造尊廉崇廉氛围,努力建设具有綦江交通特色的廉政文化,推动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第四节 加强信用交通建设

加快完善信用制度建设。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交通运输信用管理办法》,加快制定完善綦江交通运输信用管理制度。根据相关要求,及时研究编制交通运输公共信用信息补充目录、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等。

全面提升信用归集水平。加快完善交通运输信用管理信息平台功能,实现与全市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信用中国(重庆綦江)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按照职能职责,积极开展信用信息采集、认定、归集、共享和公开工作,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管养、“两客一危”、超限治理、污染防治、港口经营等领域信用信息归集,推动信用监管数据可比对、过程可追溯、问题可监测。

健全信用新型监管机制。结合行政审批改革、“证照分离”改革等,将行政审批信用承诺事项纳入清单管理。多途径、多形式加强信用承诺宣传教育力度,普及信用知识,引导市场主体实施信用承诺制,增强信用自律意识。推动全区交通运输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规范化机制化建设,构建差异化监管模式,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实施行业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定期开展超限超载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名单认定。

拓展信用创新应用场景。在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中,推动“信用+审批服务”“信用+执法监管”“信用+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服务应用场景的应用,有效提升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精准性。广泛实施信用惠民措施,出台更多“信易+交通”惠民政策。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对信用良好的交通运输企业减少抽查比例和检查频次。

专栏8 “十四五”行业治理改革重点

公路航道养护管理:规划实施G210线桥河—崇溪河改造、G353线北渡—中峰所有桥梁桥头搭接等国道项目,S104线巴南界—浸水、S104线打通—梨园坝等省道大修或改造项目;加固或重建所有三类及以下桥梁,完成新发现国省干线公路四、五类桥隧全部处置;加强綦江航道达标养护。深化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完善公路管理制度体系。

重大领域改革:落实交通运输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PPP、BOT等多种模式。构建交通运输管理协调机制,健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充分利用“渝快办”推进行业审批“一网通办”。

文明交通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宣传交通文明,倡导文明交通新风。

信用交通建设:加快完善信用制度建设,全面提升信用归集水平,健全信用新型监管机制,拓展信用创新应用场景。


第十二章 实施效果及资金筹措

第一节 实施效果评价

到“十四五”期末,通过建设“互联互通、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综合运输服务品质明显提高,现代交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交通对经济产业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綦江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和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实现以交通优势提升区位优势、彰显战略优势,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加快向綦江集聚,綦江区作为重庆南部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雏形初现,从而推动綦江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率先崛起、率先引领,加快形成“半小时重庆中心城区、半小时綦江、1小时主城都市区”交通圈。

一是对外运输通道能力稳步提升。规划实施后,綦江将形成“北向綦江—重庆中心城区、南向綦江—西部陆海新通道、西向綦江—成渝双城经济圈、东向綦江—周边地区”4向出綦综合立体交通网,紧密联系重庆中心城区、四川、贵州等周边省市,充分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区两群等国家及市级重点战略。

二是内部交通网络实现互联互通。规划实施后,域内干线公路网络全面形成,普通国道一级公路达到16%,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34%,全面消灭次差路。干线公路对街镇、产业园区、旅游景点的覆盖率达到100%,公路客货运输效率显著提升。

三是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大幅提高。规划实施后,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40%,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依托综合客运枢纽和城市公交站场设施,基本实现长途交通与城市交通“零换乘”。民生工程建设得到全面落实,村民小组通畅率达到100%,农村地区出行条件明显改善,有效解决农村地区乘车难、运输难问题。

四是智能、绿色、平安交通发展取得新进展。规划实施后,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节能环保新技术广泛使用,新能源运输装备大力推广。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广泛运用,交通运输管理效能显著提升。安全应急体系更加完善,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明显提升。

第二节 资金需求及筹措

十四五”期,綦江综合交通规划总投资约为281.8亿元,其中铁路投资54.0亿元,公路(含安保工程)投资213.7亿元,内河航运投资5.5亿元,航空投资3.0亿元,综合交通枢纽投资4.0亿元,交通信息化投资1.6亿元。其中,拟争取国家及重庆市交通专项资金约104.4亿元,地方自筹资金约37.9亿元。根据“十四五”交通建设重点项目实施计划,分类统计各类项目资金需求如下表所示。

12—1 綦江“十四五”交通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一览表

项目类型

总投资

(亿元)

部市补助

(亿元)

社会投资(亿元)

地方自筹(亿元)

铁路

铁路线网建设

54.0

23.8

30.2

公路

高速公路

121.8

14.7

107.1

物流通道

28.4

17

11.4

普通国省道

20.6

15.4

5.2

重要连接道

23.5

14.8

8.7

农村公路

13.7

8.8

4.9

水运

航运建设

5.5

5.5

航空

机场建设

3.0

2.3

0.7

枢纽

枢纽、公交站场

4.0

2.2

1.8

智慧、平安交通

交通应急调度监测中心、公交智能化出行服务系统等

1.6

1.6

安防工程、危桥病隧改造、地灾处置等

5.7

2.1

3.6

合计


281.8

104.4

139.5

37.9

注:航空方面,江南机场建设投资主要由万盛经开区承担。


第十三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十四五”综合交通建设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加强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的全面领导和统筹协调。积极与周边各区县建立交通建设沟通交流机制,加强与发改委、规资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财政局等部门的协调,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履行好责任,主动对标入座,分级分工负责,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工作“一股劲”。把交通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大督查考评力度,加强督促指导、跟踪问效,形成动态评价评估机制。

第二节 强化项目实施

主动对接国家和市级规划,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充实交通项目储备库,按照项目成熟条件,动态调整规划库和储备库项目,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推动形成滚动接续发展格局。建立健全重大项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做深做细做实前期工作,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早出成果成效,尽早便民惠民。

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

深化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分级负责、多方筹资、风险可控的交通投融资机制。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车购税等政策支持,加强区级财政资金保障,积极采取PPPBOTREITs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建设,强化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铁路、公路等线性交通项目沿线综合开发收益反哺交通项目建设机制。紧抓用地审批支持政策,建立交通重大项目与用地保障的常态化联系机制,加强生态管控空间土地预留预控,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注重集约高效用地,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的红线。

第四节 加强人才支撑

加强交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加快壮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并保证基层人员具有业务熟练、服务到位,敬岗爱业的职业素质,切实满足交通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入挖掘交通建设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传递正能量、提振精气神,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积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附表

綦江区“十四五”交通建设重点项目表

序号

项目分类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建设性质

规划技术

建设年限

项目总投资(万元)

十三五投资(万元)

十四五投资(万元)

项目属性

对外运输通道

(一)

铁路

1

规划项目

渝贵高铁

綦江境内约25公里,设计时速350km/h

新建

高速铁路

2024—2029

504800

30000

对外大通道

2

市域铁路C5线

(城轨快线)

綦江境内约35公里,设计时速160km/h

新建

市域铁路

2023—2027

1040000

445000

融入中心城区

3

万关赶习铁路一期(关坝铁路专用线)

綦江境内约13公里,设计时速120km/h

续建

专用铁路

2017—2022

130000

65000

65000

内部互联互通

4

储备项目

广涪柳铁路

綦江境内约10公里,设计时速200km/h

新建

普速铁路

前期工作

200000

西部陆海新通道

5

川黔铁路改造

綦江境内约30公里,设计时速160km/h

改建

普速铁路

前期工作

498000

西部陆海新通道

6

市域铁路C11线

綦江境内约15公里,设计时速160km/h

新建

市域铁路

前期工作

37500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7

市域铁路C5线城区支线

綦江境内约11公里,设计时速160km/h

新建

市域铁路

前期工作

330000

融入中心城区

8

规划研究项目

渝桂高铁

綦江境内约20公里,设计时速350km/h

新建

高速铁路

前期论证

300000

对外大通道

9

万关赶习铁路(二期)

綦江境内约40公里,设计时速160km/h

新建

普速铁路

前期论证

600000

西部陆海新通道

10

永桐至南彭铁路直连线

綦江境内约25公里,设计时速160km/h

新建

普速铁路

前期论证

375000

西部陆海新通道

小计

4352800

65000

540000

(二)

高速公路

1

规划项目

渝黔高速复线

60公里(含万盛)

续建

高速公路

2017—2021

1080000

756000

324000

融入中心城区,西部陆海新通道

2

重庆至赤水至叙永

5公里

新建

高速公路

2021—2025

90152

90152

融入中心城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3

綦江安稳至习水温水

32公里

新建

高速公路

2022—2026

570000

475000

西部陆海新通道

4

渝黔高速复线改线

17公里

新建

高速公路

2023—2025

329000

329000

融入中心城区、綦万三化

5

渝黔高速原路加宽(南环至綦江段)

20公里

改建

高速公路

2025—2029

600000

融入中心城区

6

储备项目

万盛至正安

8公里

新建

高速公路

前期工作

160000

周边地区互联互通

7

綦万扩能(綦江段)及綦江绕城高速

32公里

新建

高速公路

前期工作

500000

周边地区互联互通

8

江津至綦江至万盛至桐梓高速

55公里(含万盛)

新建

高速公路

前期工作

100000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9

规划研究项目

渝黔高速加宽项目(綦江至崇溪河段)

改建

高速公路

前期论证

西部陆海新通道

10

扶欢—东溪—丁山—寨坝高速

新建

高速公路

前期论证

周边地区互联互通

11

三江—石角—南桐高速

新建

高速公路

前期论证

内部互联互通

12

打通—丁山—中峰高速

新建

高速公路

前期论证

内部互联互通

13

江南机场高速

新建

高速公路

前期论证

融入中心城区

小计

4329152

756000

1218152

(三)

航空

1

规划项目

江南机场

按照4C级标准,建设支线机场

新建

支线机场

2023—2030

300000

30000

万盛

2

规划研究项目

横山直升机停机坪

横山花仙谷建设直升机停机坪

新建

旅游

前期论证

8000

3

古剑山直升机停机坪

古剑山景区建设直升机停机坪

新建

旅游

前期论证

8000

4

高庙直升机停机坪

高庙附近建设直升机停机坪

新建

应急抢险

前期论证

8000

5

石壕直升机停机坪

石壕附近建设直升机停机坪

新建

旅游

前期论证

8000

小计

332000

30000

(四)

水运

1

规划项目

綦河航运综合开发(綦江梯级渠化工程)

江口至桥河段,80.7公里七级升三级建设

改建

三级航道

2024—2027

900000

50000


储备项目

桥河至赶水段,54.3公里七级升四级建设

改建

四级航道

前期工作

2

规划项目

綦河航运枢纽大坝除险加固工程

对綦河流域10座航运枢纽大坝和1座船闸进行除险加固

改建

2022

4500

4500

3

储备项目

北渡作业区工程

建设1000吨级泊位2个,吞吐能力80万吨

新建

前期工作

5000

4

陈家坝作业区工程

建设1000吨级泊位5个,吞吐能力80万吨

新建

前期工作

10000

5

桥河作业区工程

建设1000吨级泊位3个,吞吐能力70万吨

新建

前期工作

6000

6

城区作业区工程

建设客运泊位3个,吞吐能力90万人

新建

前期工作

5000

小计

930500

54500

干线公路网

(一)

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

1

规划项目

中心城区至綦江—万盛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主城至綦江段)

16公里

升级改造

一级

2022—2025

284490

284490

物流通道

2

储备项目

中心城区至綦江—万盛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綦江至万盛段)

30公里

升级改造

一级

前期工作

671800

物流通道

3

永桐新城至中心城区非收费公路快速物流通道

11公里

升级改造

一级

前期工作

110000

物流通道

小计

1066290

284490

(二)

普通国省道

1

规划项目

S104巨龙场何家塘至横山场转盘段

5公里

升级改造

二级

2020—2022

10057

7057

3000

产业路

2

S104隆盛场镇改线工程

3公里

新建

二级

2021—2022

4000

4000

城乡一体

3

S534白云观至石角

18公里

升级改造

三级

2022—2023

30000

30000

旅游路

4

G210东溪场镇改线工程

9公里

升级改造

二级

2022—2023

30100

30100

旅游路

5

G210江津界至北渡桥

1公里

升级改造

一级

2023—2024

6000

6000

产业路

6

G353清溪河大桥至永新段

6公里

升级改造

一级

2024—2026

37510

27510

旅游路

7

G210桥河至篆塘(工业园区至殡仪馆)

13公里

升级改造

一级

2023—2026

65000

55000

产业路

8

S207永桐新城至温塘

5公里

新建

一级

2022—2025

50000

50000

綦万三化

9

储备项目

S307篆塘至高庙

28公里

升级改造

二级

2022—2025

旅游路

10

S534光明大桥至坡度

5公里

升级改造

二级

2023—2024

城乡一体

11

G353扶欢场镇改线工程

5.5公里

原级改造

二级

2024—2026

产业路

12

S104扶欢至赶水

17公里

升级改造

一级

2024—2026

綦万三化

13

G353永新至江津界

27公里

升级改造

一级

2024—2026

旅游路

14

S104新盛至横山

20公里

新建

二级

2023—2026

城乡一体

15

S207永桐新城至隆盛

11公里

升级改造

一级

2024—2025

綦万三化

16

S307温塘至雷神店

30公里

升级改造

一级

2025—2027

綦万三化

17

G210篆塘至东溪

30公里

原级改造

二级

2024—2025

旅游路

18

S104隆盛至金桥

16公里

新建

二级

2025—2026

綦万三化

19

G210赶水至崇溪河

31公里

路面改造

二级

2025—2026

城乡一体

20

S104打通至梨园坝

18公里

路面改造

二级

2025—2026

城乡一体

21

S535东溪至丁山

12公里

路面改造

二级

2025—2026

旅游路

22

国省道场镇改线

三角、篆塘、石角等场镇改线工程约15公里

新建

一级、二级

2022—2025

城乡一体

小计

232667

7057

205610

(三)

县乡道

1

规划项目

石壕—大罗—梨园坝

15.3公里

新建

三级

2022—2023

12230

12230

长征文化公园

2

安稳—石壕

22公里

升级改造

二级

2023—2025

35264

35264

长征文化公园

3

羊姚路

16公里

升级改造

二级

2023—2025

32000

32000

长征文化公园

4

岔藻路

7公里

升级改造

二级

2023—2024

14000

14000

长征文化公园

5

马崇路

6.7公里

升级改造

二级

2023—2024

10701

10701

长征文化公园

6

石梁—蒲河—永城

16公里

升级改造

二级

2022—2024

32000

32000

旅游路

7

石壕—花坝

26公里

升级改造

二级

2023—2025

52000

52000

长征文化公园

8

沿河—白岩

6.3公里

升级改造

三级

2025—2025

5034

5034

长征文化公园

9

老瀛山环线连接道

21公里

新建

三级

2024—2025

42000

42000

旅游路

10

储备项目

峰—高青—高庙—丁山

42公里

新建

二级

2023—2025

84000

旅游路

11

东溪高速路口—丁山

14公里

新建

三级

2023—2025

11200

旅游路

12

永新—紫荆—珞琜山互通

36公里

新建

二级

2023—2025

72000

旅游路

13

古剑—骑龙—高青—高庙

30公里

升级改造

三级

2024—2025

24000

旅游路

小计

426429

235229

(四)

农村公路

1

规划项目

乡村振兴产业路

300公里

改建

三级、四级

2021—2025

45000

45000

2


通达工程

300公里

新建、

改建

三级、四级

2021—2025

6000

6000

3

通畅工程

8001000公里

新建、

改建

四级

2021—2025

86000

86000

小计

137000

137000

枢纽站场

(一)

客运站场

1

规划项目

通惠客运站

新建通惠一级客运站

续建

一级

客运站

2020—2021

3000

2000

1000

2

东溪综合客运站

建设符合公交换乘要求的综合客运枢纽

新建

四级

客运站

2020—2022

3080

3080

3

永桐站综合客运枢纽

依托渝贵高铁永桐站打造综合客运枢纽

新建

一级

客运站

2024—2029

30000

10000

4

綦江北综合客运枢纽

依托渝贵高铁綦江北站打造综合客运枢纽

新建

一级

客运站

2024—2029

25000

8000

5

赶水东站综合客运枢纽

依托渝贵铁路赶水东站打造综合客运枢纽

新建

二级

客运站

2021—2025

3000

3000

6

公交首末站

建设新盛公交停车保养场站1处。新建新兴社区、枣园、桥河工业园区公交首末站3

新建

公交

首末站

2021—2025

2400

2400

7

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

石角、石壕、安稳、隆盛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

新建

换乘站

2021—2025

4000

4000

8

规划项目


川黔铁路綦江火车站升级改造

推动川黔铁路綦江站改造,联动綦江东站打造一体化枢纽

改建

2022—2023

2186

2186


9

渝贵铁路綦江东站综合体站前广场综合品质提升

站前广场改造25950.29m2,新增扶梯2部,盖下广场公交车场,网约车、出租车、社会车场路面改

造等。

升级改造

2022—2023

6000

6000


10

储备项目

三江综合客运枢纽

依托三万南铁路三江站打造综合客运枢纽

新建

二级

客运站

前期工作

小计

78666

2000

39666

(二)

货运站场

1

规划项目

赶水物流主枢纽

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产业园,占地面积179340平方米,设计能力300万吨/

新建

物流

主枢纽

2021—2027

100000

根据招商情况,适时启动 

2

北渡次枢纽

打造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綦江东部集散中心

新建

物流

次枢纽

2021—2025

50000

3

三江次枢纽

打造铁公联运枢纽、綦江中部北部物流集散中心

新建

物流

次枢纽

2021—2025

50000

4

储备项目

永桐新城内陆无水港

打造永桐新城公铁联运枢纽

新建

物流

次枢纽

前期工作

5

通惠三级枢纽

打造区域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新建

三级

物流枢纽

前期工作

6

扶欢三级枢纽

打造区域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新建

三级

物流枢纽

前期工作

7

安稳三级枢纽

打造区域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新建

三级

物流枢纽

前期工作

小计

200000

信息化

1

规划项目

交通大数据智能指挥管理中心

信息收集、监控、调度、处置、发布

新建

2021—2025

3000

3000

2

交通非现场执法系统

新建

2021—2025

1000

1000

3

交通项目建设监控智能管理监控系统

新建

2021—2025

2000

2000

4

危险路段实时监控及预警系统

新建

2021—2025

4000

4000

5

公交智能化出行服务系统

新建

2021—2025

2000

2000

6

桥隧健康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新建

2021—2025

4000

4000

小计

16000

16000

安全管理

1

规划项目

水上应急救援中心

新建

2020—2022

1380

1380

2

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1200公里

新改建

2021—2025

24000

24000

3

危桥危隧改造

40

改建

2021—2025

5000

5000

4

地灾处置

地灾隐患点进行滚动处置

改建

2021—2025

21565

21565

5

公路安全应急救援中心

规划建设1—2处集公路应急救援,依托综合服务区,实现加油服务,停车,餐饮等功能

新建

2021—2025

5000

5000

小计

56945

56945

合计

12158449

830057

2817592

注:本项目库中,规划项目拟“十四五”期间启动建设;储备项目和规划研究项目视工作推进情况适时启动建设;跨区项目建设规模和总投资仅包含綦江境内,总投资以匡算方式编制;项目可根据项目实施条件动态调整。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附图4

附图5

附图6

附图7

1“三区三地”: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试验区、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知名康养旅游目的地、重庆重要红色文化高地。

2“三纵”为发展大道、九龙大道—双龙路—文桥路—桥河西路、新盛大道—惠品大道—登瀛大道—建设大道;“四横”为升平大道—通惠大道、翠屏南路、西齿大道、桥河南路。




附件下载:

关于印发《綦江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doc
綦江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doc

部门解读:

关于《綦江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

媒体视角:

关于綦江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视频解读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 5001100002     ICP备案: 1600193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12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