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走进綦江 > 民俗文化

綦江区民俗文化

日期:2024-09-09

一、石壕皂泥村杨戏班


学术上将杨戏称为“民间戏曲的活化石”。我县杨戏班的保护和发展对于研究民间戏曲渊源、文化史和巴渝巫傩文化具有十分珍贵的价值。

戏班演唱的内容多为“封神榜”以及“三国演义”等传说和历史故事,宣扬宗孝节义,传播生活常识。唱词有固定的手抄本。伴奏乐器是二胡、唢呐、笛子,打击乐有大锣、堂鼓、勾锣、马锣、木鱼等。唱腔多为道教音乐。乐员除伴奏外亦常帮腔或与场上演员对白,对白无固定语言,带即兴创作的成分,常起插科打诨的作用。

二、横山昆词


横山昆词是集吹,打,唱于一体的坐唱吹打形式的民间乐种,明末清初,在四川、贵州两省流传。举凡婚丧年节或其他吉事活动,善吹打、会昆词者,便邀约起来,欢打欢唱,形成班社。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今天,重庆地区只有在风光秀丽的綦江横山镇尚有昆词吹打遗留,据推算已有140多年的悠久历史。

三、民间艺术的奇葩—綦江农民版画


綦江农民版画简介

綦江农民版画源于明清年间的木板年画,作品取材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表现手法在简单传授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当地民族民间美术技法,诸如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木雕、石刻、布贴、挑花、木板年画、剪纸、蓝印花布等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情和生活气息。作品突现出古朴稚拙,夸张浪漫的艺术效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985年,四川省文化厅、省美术家协会、重庆市政府授予綦江县“农民版画之乡”的称号;1988年2月,中国文化部将綦江县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1世纪的今天,成为綦江对外开放的名片。

艺术特色

綦江农民版画是中国民间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高度赞誉。它将石刻、木雕、泥塑、剪纸、挑花刺绣、蜡染等古老的民间工艺融入版画之中,使版画艺术充满了生动、活泼、亮丽、质朴、稚拙、幽默等特点;并将蓝印花布、扎染、蜡染、木雕、木板年画、石刻、剪纸、挑花、刺绣等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兼收并蓄,更显底蕴深厚。 

綦江农民版画源于明清年间的木板年画,是一种用刀子先在木板上雕刻出图画,再采用人工拓印而成的纯手工之作,作品构图明快,色彩艳丽,大都取材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情和生活气息,是巴渝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代表。表现手法是在简单传授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当地民族民间美术技法,诸如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木雕、石刻、布贴、挑花、木板年画、剪纸、蓝印花布等表现手法,使其呈现出古朴稚拙、夸张浪漫的艺术效果。綦江农民版画不但具有幽默、稚拙的情趣和热情、奔放、诚挚的元素,而且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它与传统中国画创作论所主张的意境创造,气韵贯通,色彩主观意向等要素一脉相承。它摒弃写实主义,既非“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又非随心所欲,虽说没有既定的技法,但绝不矫揉造作。色彩构成自然大方,意到笔到情到,伴着创作者强烈的情感,把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热爱主观地融进画中,情到深处画面生姿,意趣盎然。

版画发展

綦江农民版画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的农民版画以民间美术的画面构成、人物造型、表现手法、色彩运用等艺术语言作为养料,吸收、消化并注入了新的绘画元素,在不断的探索、选择创造中,綦江农民版画获得了更大的成功,是綦江的一张“名片”。

1983年12月9日,"綦江县农民版画展"在重庆夫子池展出并获得成功后,綦江农民创作的数千幅版画作品,先后在全国十八个城市展出,不仅进入了中国美术馆,还漂洋过海,在日、美、英、加拿大、瑞士、挪威等14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所到之处深受喜爱,被国内外博物馆广为收藏。今天,中国美术馆已经收藏70多幅綦江农民版画;荣获了国家级奖励80多幅/次,省市级奖励近100幅/次,綦江农民版画被美术界称为"中国的现代派"。

2001年7月,綦江农民版画院成立,标志着农民版画的发展踏上了新的里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綦江农民版画创作正在不断加快发展建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版画注入了新的时代语言。它正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进一步反映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风貌。

2004年12月1日,由市政府副秘书长余恢毅主持召开了"关于加快綦江农民版画产业发展有关问题"的专题会议,并专门下发了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

艺术成就

1985年8月,112幅带着綦江泥土清香的农民版画作品首次远渡重洋,在美国旧金山展出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綦江农民版画又承载了"文化使者"的使命。

1986年5至9月,綦江农民版画作为四川省的对外文化交流"名片",先后在日本、法国、挪威三国展览。这年的8月,当时的綦江县文化馆长李毅力应日本日中友好协会邀请赴日本访问并举办个人版画展;1988年1月,68幅綦江农民版画应邀到英国爱丁堡市369画廊展销,这次展销活动不仅让英国人亲眼看到了綦江农民版画,还让英国人有了购买收藏綦江农民版画的机会,使31件綦江农民版画"定居"在了英国,这是綦江版画的首批"移民"。这年2月,《编》、《清溪河》等10件农民版画作品,又应邀到阿尔及利亚参加世界民间艺术作品展。

1989年5月,联邦德国施坦克女士和约哈希、里普先生来綦江考察农民版画。8月3日,英国瑞普逊女士一行来綦江参观农民版画。1990年12月9日,40幅綦江农民版画应邀到加拿大参加该国举办的《羊年迎春展览》。

2004年7月15日,"中法文化年·图卢兹重庆文化艺术节-綦江农民版画展"在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的马沙德文化中心正式开幕。

2006年5月,在重庆市与日本广岛市结为友好城市20周年的时候,40件綦江农民版画作为重庆代表团的文化交流项目之一,于5月21-25日在广岛市和平纪念公园举办为期五天的开放性展览。

据统计,从1985年到现在,綦江农民版画先后应邀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挪威、阿尔及利亚等20多个国家展出,展出作品1000多件。有10多个国家的艺术团体和友好人士专程来綦江考察过农民版画 。如今,綦江农民版画这朵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奇葩,已远渡重洋,香飘世界,深受世界美术界的关注。

四、永城吹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永城吹打有民间吹打乐班30多个,其中:独具影响力的是以“马蜂派”为代表的刘家乐班。永城吹打2008年被收录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綦江区永城镇刘家乐班民间吹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风格独特,极富艺术魅力。明末清初时期由刘仕文发起成立的永城刘家乐班,迄今已相传十八代三百多年的历史。乐班以业余演奏为主,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根据民间曲调编排演奏曲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乐班的演奏派别系“马蜂派”,因吹奏时用喉头的颤音发出蜜蜂一样的嗡嗡声而得名。技于喉舌弹吐、手指弹打、轮换气功,可以连续吹奏数小时,半天之久。该乐班是此派的典型代表,技艺高,力度厚,音量大,粗犷泼辣,气势豪迈,颇具民间音乐的时代感。其音色秀柳高亢,有时如情人丝语,有时如瀑布下滩,有时如万马奔腾。

  乐班吹打以唢呐见长,通常由7种不同大小型号自制的唢呐组成,按高中低音逐级递减,从小到大依次是海笛、三台、二台、头台、莽台、大台、特台,最小的海笛杆长仅15厘米,喇叭口径10厘米,音色明亮,穿透力特别强;最大的一支低音唢呐杆长190厘米,口直径80厘米,是低音谱表下加一线的F,音色浑厚圆润,极富磁性。唢呐组合音域宽,力度厚,高中低音齐全,声区配搭得当,韵律和谐,声音宏亮,震撼力强。打击乐器有钵2幅,盆鼓、瓜鼓各1个,舒钗1幅,大锣2个,钩锣1个,荡锣1个,小马锣1个。钵声铿锵悦耳,清脆明亮;荡锣声干脆利落,似龙虾穿梭;大锣声则刚中带柔,疏密有致,时如寒蝉凄鸣,时如惊涛骇浪;鼓声变化多端,或泉水叮咚,或雷声轰隆,但整个鼓锣声构成一个和谐的曲调,恢宏迭宕,气势磅礴。另外,配备了“鸟鸣器”、哨子数个,以营造各种情景氛围和模拟鸟叫声,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身临其境,心旷神怡。

五、"男根胜地"--中峰生殖图腾

男性生殖崇拜

女性生殖崇拜

直立的圆雕男根图腾,被喻为"男根胜地"的重庆綦江中峰镇生殖崇拜图腾遗址,距綦江区城44公里,海拔500-1200米,面积达30000平方米。

因该地是古时濮人生息繁衍之地,古先人为求子、祈福,在清溪河岸古驿道旁遗留了大量的男性生殖器石刻、石雕,其景观集中分布在清溪河中游"阴阳合"河段,以灵应岩为中心辐射方圆15公里,分为灵应岩、石桥、石鼓和桅子岗4个生殖崇拜区。

生殖崇拜图腾主要有石桅子、阴阳合、崖墓、岩画4种表现形式。

石桅子分两类,一是林立于古驿道旁的圆雕男根(生殖柱),共有1000余根;另一类是刻在石壁上的线刻崇拜图腾,共有2000余根。石桅子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秦,以清朝中后期及20世纪初居多,根体上"咸丰"、"同治"、"求子得灵"等字迹清晰可辩,以其雄壮挺拔、逼真罕见闻名国内外。

石桅子分布最密集的地方,被当地人称为"阴阳合"。原来该地横出一座山岗,貌似男性生殖器,清溪河蜿蜒其间,宛若女性生殖器。山水相间犹如阴阳交合,故为此名。

位于清溪河两岸岩壁上的崖墓内雕刻也表现出了"生殖崇拜",中峰镇鸳鸯村柏树林崖墓还被列为了重庆市首批保护文物。这些崖墓都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观赏价值。(详细介绍见"汉代崖墓文化")

中峰谷子坪岩画则是一幅从单性生殖细胞到阴阳相合、形成胎儿的人类起源画卷。

六、千古之谜--汉代崖墓文化

綦江崖墓文化十分丰富,以汉代崖墓文化遗址最具代表性,遗址分布在永新镇、中峰镇、横山镇和东溪镇等的河谷岩壁上,当地人称为"蛮子洞"和"七孔子"。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才让沉睡千年的綦江崖墓被人们所了解和认识。人死后在岩壁上凿洞穴埋葬,是东汉先民的习俗和殡葬遗风。据有关专家介绍,綦江纪年崖墓占重庆市的十分之七,共计一千八百多座,纪年从延光年、熹平年、永和年到建安年均有,全部阴刻隶书,时间跨度100多年。

崖墓模仿汉代居住建筑建造,女墓多于男墓,墓形性别明显。女墓墓顶是穹隆顶,顶中部构成方形图案,或凿一圆孔,门外壁刻有鸟、孔雀、女式发椎头像。男墓墓顶为有装饰线的两面坡屋顶,内壁刻有马、鱼等条纹,崖墓外门顶有一对门簪(即男性龟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时期先民的生殖崇拜。

崖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雕刻精美,既有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也有东汉时期当地社会文化的缩影。如横山镇二蹬岩崖墓一后壁刻有半裸体的7人舞乐图,一右侧壁有4男3女群舞浮雕,这反映了当时剥削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崖墓内鱼鸟最多,还有耕作捕鱼等劳作场景,巫师佛塔等宗教产物,竹楼太阳昆虫风景等内容。

崖墓雕刻独特而完整,特别是墓室内的装饰纹变化万千,细密严谨,具备了绘画艺术的特征。其表现形式和艺术形象同今我国云南、泰国的傣、泰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从这可以探究出古代濮、夷、獠等少数民族迁徙、衍变的蛛丝马迹。

但是一千多年前的先民在死后为什么葬于岩壁洞穴?一直让世人迷惑。明代杨升庵记有:(崖墓是)古代洪荒人埋葬遗址。未有解释。清《綦江县志》记载:渝州远近多七孔子,而綦江最多,横于山颠,或河岩石壁上……去地什高,需数十步长梯可上人,窥内洁净干燥,空无所有。抗战时期郭沫若到重庆曾考古崖墓,终因战争而停息。

崖墓文化作为一个千古之谜,还有待世人的进一步揭秘。

七、子如文化

子如文化是由卓立于世的子如精神经历史积淀形成的人类精神财富。其内涵主要包括刘先生起伏跌宕的传奇人生、教行迁善的化育言行,以及由此凝聚形成“艰苦创业,慈善奉献,忠心爱国”的子如精神三大方面。

子如文化具有“历史性、群体性、影响性”三大文化特性。2005年5月,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五十三次常务会确定刘子如为重庆历史名人,是“著名企业家、慈善家和爱国知名人士”,且在重庆历史名人中被冠以“慈善家”者唯一只有刘子如先生。

(一)子如先生传奇人生

刘子如1870年11月5日出生于原綦江县金灵乡(现綦江区金桥镇),幼小成为孤儿,十三岁流落重庆被临江门外红庙和尚收养,教其读书习字。始而刻字,继而营贸,九死一生,屡蹶屡起。白手起家,先后在中国率先创办胜家缝纫机公司、三才机制砖瓦厂等十多家企业,成为享誉华厦的巨商,被誉为“金字招牌刘子如”。重庆城最早的《增广重庆地舆全图》系刘子如亲手绘制。1914年创办教养兼施的重庆私立孤儿院,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有用之材,江竹筠(红岩英烈江姐)、余跃泽(原重庆市副市长)等均系该院院生;同时,孤儿院还资助朱德、陈毅等出国留学。他1921年出巨资兴建规模宏大的重庆青年会,并与文幼章、陈独秀、吴玉章、林森、冯玉祥、郭沫若、苏曼殊、刘湘、潘文华、汪云松、温少鹤等社会名流交往甚密。1924年,历时一年自费环球考察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华文明,回国后出版《新新游记》四卷。抗日战争爆发后,67岁的刘子如组建并率领重庆各界抗敌后援会战地服务团,自费上皖南抗日前线为国共两军将士服务三年,被日军炸伤。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其“服务前线,卓著成绩”的《陆海空军褒状》。1940,新四军领导人陈毅亲笔题赠大幅照片“送给站在抗日最前线的刘老团长留念”。1942年回家乡续办青山孤儿院,致力于乡风改良。1949年1月病逝于新木村老房子湾,终年79岁。

(二)子如精神内涵

2007年11月30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在重庆市子如文化研讨会上对子如精神作了全面深刻的解读,何事忠部长指出:“刘子如先生是20世纪初期至二三十年代享誉西南、名噪中国、蜚声海外的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和知名爱国人士,是重庆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子如先生一生所表现出的爱国情怀、顽强精神和崇高风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诠释,是重庆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第一,要弘扬和传承子如先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子如先生出生困苦,幼年时便成为孤儿,13岁走出家门,靠几十文铜板闯荡天下,从初学刻字、经营书铺到代理苏广杂货生意;从涉足地产、建材业到开办胜家无限公司,直至成为重庆巨商。子如先生的创业历程曲折艰辛,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值得后人永远敬仰。第二,要弘扬和传承子如先生慈善奉献的精神。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子如先生慷慨解囊,全力从事慈善事业,以重庆、成都、綦江为重点,在四川全省创办孤儿院,收养救助了数以千计的孤儿,其中包括革命烈士江姐、重庆市原副市长余跃泽等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子如先生所创办的孤儿院,不只是单纯地给贫困孤儿提供衣食,而是坚持“教养兼施”,凡有培养前途的,都资助他们升中学、大学。子如先生创办的重庆孤儿院还资助创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帮助并资助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赴欧留学。子如先生创办的大中商业银行,还帮助过朱德到法国找周恩来。第三,要弘扬和传承子如先生忠心爱国的精神。1924年,子如先生应欧美教会邀请,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环球游历考察。所到之处,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文明,并不失时机地传播东方文化,每天坚持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回国后将考察笔记作系统整理,编辑出版了十多万字的《新新游记》。非常可惜的是,这部著作已经散失了。但我们从民间搜集到的四五万字的残本中,透过字里行间,依然能够读出子如先生盼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赤子情怀。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子如先生毅然放弃自己的商业经营,以古稀之龄返回重庆组建战地服务团,奔赴皖南前线从事战地服务。新四军领导人陈毅专门为子如先生赠照题词,以示表彰,国民政府的蒋介石、林森也对子如先生给予了褒奖。子如先生心系国家危亡、胸怀民族大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三)刘子如纪念地

主要包括子如陵园、刘子如生平展室、子如亭、青山孤儿院旧址和子如广场、刘子如故居等。其中:⑴子如陵园位于刘子如故乡新木村石岗坪,于1949年1月修建,主要包括:镌刻有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2008年12月亲笔题名的“子如陵园”,入口南侧景墙刻绘有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亲笔题写的“艰苦创业、慈善奉献、忠心爱国”的子如精神;游客休息亭内设置座椅,并在亭外建大型浮雕展示刘子如先生1924年历时一年自费环球考察新加坡、印度、埃及、法国、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路线图;园区登山梯两侧自然山体石滩上,拓刻社会贤达为刘子如先生的题辞题字;刘子如先生陵墓前,采取斜幅式浮雕像配以刘子如墓志铭;陵墓南侧塑一尊刘子如全身雕像及子如陵园碑记等。⑵刘子如生平展室位于万盛城区子如广场北侧,面积约1200平方米。分为五大部分:①概述篇,主要介绍刘子如生平概况、故居风貌等。②创业篇,主要以图文讲述刘子如从一个流浪重庆的孤儿白手打拼成巨商的传奇经历。③慈善篇,主要展出刘子如先生在西南地区创办首家教养兼施孤儿院,培养出红岩英烈江竹筠(江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庆市副市长余跃泽等一大批社会有用人才, 2005年重庆市命名刘子如先生为重庆历史名人中唯一慈善家等有关实物和图片资料。④爱国篇,主要展出刘子如54岁历时近一年环球考察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竭力传播中华文明,回国后又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著述出版《新新游记》(共四卷),倡导普及国民教育、发展科学与交通等远见卓识;以及刘子如67岁组建并率领战地服务团自费上抗日前线为国、共两军服务三年,与陈毅等抗日将领交往的史料图片。⑤弘扬篇,主要反映子如文化的开发成果及社会影响。前四个部分集中展示了刘子如先生极富传奇色彩的壮丽人生,热情讴歌刘子如先生艰苦创业、慈善奉献、忠心爱国的崇高精神。刘子如生平展室自2006年4月20日正式举行开展典礼以来,全国侨联主席林兆枢、市领导汪洋、王鸿举、邢元敏、黄奇帆、范照兵、周建忠、康纲友、窦瑞华等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往参观。⑶子如亭位于金桥镇政府所在地,占地面积265平方米,由亭阁主体、子如雕像、系列碑刻等组成。20世纪90年代,由民间发起捐资兴建,1998年竣工,正式作为统战传统教育基地,并向游人开放。⑷青山孤儿院旧址系刘子如先生1931年创办的青山孤儿院,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笔题写院名,邻近子如陵园左侧。青山孤儿院分为一校三区,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大小房屋38间。由民间捐赠的39件刘子如先生的遗物现存放于此。⑸子如广场位于万盛城区步行街子如路东端,紧邻刘子如生平展室,占地面积27535平方米。2003年9月16日动工兴建,2005年9月竣工,由原市长王鸿举亲笔题名“子如广场”,同年9月21日举行隆重的揭幕典礼,正式向市民和来区游客开放。⑹刘子如故居,2008年已被市政协列为重庆名人故居。

八、金桥民间吹打

(一)金桥民间吹打的起源

金桥吹打历史底蕴深厚,始于唐宋时期,距今800多年历史,吹打技艺精湛,是巴渝吹打的精华。“金桥民间吹打”原名“青山吹打”,因撤乡建镇,原青山、金桥二乡合并为金桥镇,故名“金桥民间”吹打。曲目繁多,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重庆巴渝民间吹打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的“巴渝民间十大艺术”之一。

金桥民间吹打是一种广泛活跃在民间,与当地民众的红白喜事,婚丧节庆等民俗活动融为一体的、又颇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扎根于民间,扎根于民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民族凝聚力。金桥吹打先后被列入首批国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桥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重庆市民间吹打乐之乡”。

(二)金桥民间吹打的曲目

金桥吹打曲牌按使用场合分为:花牌、宫堂、朝牌;按表现形式分为:雕打、散打、雕散打、品打;按不同乐器配置分为:干打、吹打、夹打、竹叶吹奏、口哨等形式。

(三)金桥吹打的风格和艺术特色

金桥吹打乐具有音正节稳、音质纯洁、清晰清脆、不含混拖拉,音域宽、音量大、力度厚、音色明快、穿透力强等特点。其唢呐声酷似“马啸”声,鼓响尤如马奔跑清脆的“得格斗”蹄声,曲至高潮时,“马啸”与“ 蹄声”共鸣,有如万马奔腾之势,是金桥民间吹打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在渝南、黔北一带闻名,“马风派”也因此得名。“马蹄阵阵,马声昂扬;青山吹打,荡气回肠”这是1993年音乐专家对金桥吹打的高度评价。

原生态的金桥吹打曲牌保留着传统的五声徵调式特点,采用的是“浪荡词”记谱,这种独特的记谱方式是世所罕见的。吹奏曲牌不叫吹“音”,而叫吹“字”,曲牌里的每个字代表一个音符的音高。

“马风派”代表作有:《将军令》、《二排鼓》、《鸡公调》、《蛟龙翻身》、《青山水落音》、《急马出山》、《祝福》、《山村新曲》、《庆丰收》、《快乐的山村》等。

(四)金桥吹打的乐器配置

金桥民间吹打乐的按乐器分为吹奏乐器、打击乐器两大类别。吹奏乐器主要是唢呐;打击类主要有鼓、锣、钹、镲、马锣等。

(五)金桥民间吹打的发展

孕育期-- “金桥民间吹打”经历了由产生初期生产、生活、战斗中鼓舞唱和到元明时期的逐渐转型,且曲目日臻成熟。

发展期--金桥吹打在清代出现转折,形成了在民间吹打中独树一帜的“马风派”吹打风格,器乐配备齐全,曲目更加完善。从马风派传承始祖刘多二算起,可查弟子讫今已有六代,已有300多年历史。“马风派”吹打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刘多二、刘汉卿、杨卜然、向义云、刘志云、向紫钦、翁庆华、张登阳等一大批民间艺人作出了重大贡献。

鼎盛期--新中国成立后,金桥吹打得到长足发展,从艺农民大量增加,其成熟的艺术成就获得过众多荣誉: 1957年收集整理的吹打曲目《闹春耕》获得重庆市农村文艺调演一等奖;并于1958年代表重庆市民间音乐出席在成都举行的全省群众文艺汇演二等奖。之后《蛟龙翻身》、《蜜蜂围着菜花飞》、《庆丰收》、《喜鹊牌》、《点江曲》等改编节目连续在省、市各种演出中获奖。1985年的民间器乐集成中,300多首曲目编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存入国家艺术宝库。1992年、1999年,中央电视台两度来万盛拍摄金桥吹打专题,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90年代,金桥吹打一度达到鼎盛繁荣的颠峰。当时,金桥镇有吹打乐班200多个,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1995年,金桥镇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民间吹打之乡”。1999年,金桥吹打被重庆市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 金桥吹打以它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剧目特色与艺术特色,深受广大农村观众欢迎,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中央电视台数度来万盛拍摄金桥吹打专题并播出,金桥吹打多次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性展演赛,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张响亮名片。

2006年6月,金桥吹打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2008年10月,金桥镇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中心

新媒体矩阵

营商环境

微博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