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情况

隆盛镇:“有Li小院”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日期:2024-07-09

近日,7月6日傍晚,綦江区隆盛镇振兴村碾田坝村民小组。一场阵雨后,村民们收工回家,路上洒满欢笑声。自从村民小组的“有Li小院”建成后,邻里关系和睦了,环境也变好了。

“有Li小院”是以李氏家族为主的聚居地,由十多户人家的房屋合围而成。以前,由于人心不齐、产业乏力,这个村民小组许多事务在村里都是“吆鸭子”,落在后面。

“我们以打造‘有Li小院’为契机,通过‘有你、有理、有李、有礼’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凝聚人心发展生产、整治环境、和睦邻里,效果明显。”隆盛镇党委书记陈安平告诉记者,“小院+”的模式正在全镇推广,并吸引不少镇村来此“取经”。

“有理”实现小院“有你”

走进雨后小院,居民李光模夫妇正在用大扫帚扫干院坝的积水。“院子里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多,雨水扫干方便他们走路。”李光模笑着解释。

夫妻俩赢得了小院邻居们的点赞,71岁的王先荣也是其中之一。

而在半年前,李、王两家人还在为一块猪圈地吵嘴,见面互不搭理。

去年12月,镇里推进“有Li小院”建设,碾田坝小组这个院落成为试点,村第一驻村书记高雷被选为“院长”。“小院建设需要每一个‘你’参与。”高雷说。他通过走访,发现要做到“有你”,必须从化解矛盾开始。其中,李、王两家矛盾是“硬骨头”。

从今年2月开始,通过4次镇、村调解,高雷先后找来书面证据,请来杨朝全、封尊全等老村支书、老社长作为证人,公平公正地判定了这块猪圈地的归属,两家才勉强“息兵罢战”。

“刚调解完时,两家人还是有点气鼓鼓的。”高雷笑着说,通过小院组织的多次“有你”活动,两家碰头的机会增多。今年端午节,王先荣与李光模在一个小组包粽子,协作中两人开始搭话,心结也慢慢解开。

近年来,隆盛镇以网格党建为突破口,以10至30户左右的农家小院为基本单元,打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通过“小院居民共同参与、矛盾调解法治为先”,该镇逐步探索出“小院+”的基层治理模式,为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提供了新路径。

“有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眼下正是蜂糖李采摘季。每天早上不到八点钟,45岁的小院居民李良才到家附近的李子基地务工,今年上半年他的务工收入已近2万元。

“以前在主城打工,每个月支出不少,其实存不了多少钱。”李良才告诉记者。

振兴村发展了2000余亩李子基地,李子是村里规模最大的产业。为了让李子树成为“摇钱树”,“有Li小院”结合村里的产业发展,通过礼(李)贤讲台宣讲队,在宣讲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产业技术培训,让大家从“靠力气吃饭”,到“靠技术吃饭”。

回乡后,李良才通过培训,成为基地长期聘用的技术工人,收入比在外务工多了不少。

今年,村里实施150亩果园避雨防虫设施项目。李良才与其他村民一起搭建大棚为李子树“遮雨”,小院居民到李子基地务工的机会更多。

大棚建成后,今年村里的李子产量更高,品质更好,预计果园亩收入将增长30%以上。明年,这个项目还将在振兴村进一步推广,意味着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围着李子树‘转’,干技术活,找钱容易得多。”李良才告诉记者。

据统计,自从产业“有李”后,当地常年带动五六十名居民务工,其中“有Li小院”居民超过20人,务工居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与此同时,吴超、高飞、唐玉恒等居民返乡创业,发展李子林下种植、养殖,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又进一步带动上百户居民增收。

“有礼”创造和睦氛围

“尊老爱幼有美德,邻里谦让讲道德;移风易俗久久功,日子有望月月红;美丽庭院共参与,乡村振兴同受益……”在“有Li小院”,这首朗朗上口的院规民约,成了在小朋友中流行的“新版童谣”。

“每个月初,我都会看看我们家攒的‘积分’。现在大家是比着干,积分越高越光荣!”今年72岁的龙朝兰站在小院大门口的“评比积分牌”下,计算着谁家分高。

龙朝兰告诉记者,以前院子里各家都是“各扫门前雪”。自从实行积分制、为大家付出可以加分后,愿意为“有Li小院”公共院坝出力的居民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整洁。最近还有居民将三角梅移栽到院坝空地,用红色花朵装点小院。

“有Li小院”通过积分制,让居民自发实现言行“有礼”。居民封尊全告诉记者,现在小院路灯亮了、荒地变成了花园,吵嘴的现象也少了,大家相处更和睦。

“现在的日子,安逸得很哟!”71岁的封尊全自豪地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中心

新媒体矩阵

营商环境

微博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