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部门
>
区医疗保障局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权责清单
>
行政权力事项及清单
>
权力清单
綦江区医保局行政权力事项清单行政执法事项
日期:2025-02-18
大中小

根据《重庆市、区县、乡镇三级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动态调整。
行政处罚(7项):是指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儿尚未构成犯罪给予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
行政强制(1项):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送、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务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检查(7项):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对行政管理相对人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监督的行政行为。
行政奖励(1项):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充分调动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人民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或者模范地遵纪守法的行政相对人,给予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确认(1项):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定、证明(或证伪)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项目 编码 |
清单序号 | 项目名称 | 事项类型 | 行使层级 | 市级指导/实施部门 | 执法主体 | 承办 机构 |
设定依据(法律、行政法规、三定方案、部委规章、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 | 实施对象 |
1 | 1397 | 对具有《重庆市骗取社会保险基金处理办法》第十五条所列行为的个人或单位的处罚 | 行政处罚 | 市级、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区医保事务中心 | 1.《重庆市骗取社会保险基金处理办法》(渝府令第231号)第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有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单位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一)无理抗拒、阻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查处骗取社会保险基金行为的;(二)不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隐瞒事实真相,隐匿、篡改、伪造有关资料或者毁灭有关证据的;(三)其他阻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查处骗取社会保险基金行为的。(四)打击报复举报人的。 2.国务院令第735号《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第三章第三十条 定点医药机构拒不配合调查的,经医疗保障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暂停医疗保障基金结算。参保人员涉嫌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且拒不配合调查的,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暂停医疗费用联网结算。暂停联网结算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参保人员全额垫付。第四章第三十九条(七)拒绝医疗保障等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约谈有关负责人;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第四章第四十条 (二)定点医药机构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医学证明、会计凭证、电子信息等有关资料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回,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责令定点医药机构暂停相关责任部门6个月以上1年以下涉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的医药服务,直至由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解除服务协议;有执业资格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吊销执业资格;第四章第四十一条 个人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医学证明、会计凭证、电子信息等有关资料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责令退回;属于参保人员的,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个月至12个月;除前款规定处理外,还应当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
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
2 | 4990 | 对用人单位不办理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登记、未按规定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以及伪造、变造登记证明的处罚 | 行政处罚 | 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2.《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181号)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不参加生育保险,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保;逾期仍不参保的,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对单位负责人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未按本办法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导致职工不能在生育保险基金中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标准予以执法。 |
法人、其他组织 | |
3 | 4991 | 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医疗保险服务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处罚 | 行政处罚 | 市级、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百零四条 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医疗保障主管部门依照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于行政处罚。 3.《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药品经营 单位等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4.《社会保险欺诈案件管理办法》(人社厅发【2016】61号)。 5.国务院令第735号《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 定点医药机构通过下列方式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回,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责令定点医药机构暂停相关责任部门6个月以上1年以下涉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的医药服务,直至由医疗保障经办机构解除服务协议;有执业资格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吊销执业资格:(一)诱导、协助他人冒名或者虚假就医、购药,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者串通他人虚开费用单据;(二)伪造、变造、隐匿、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医学证明、会计凭证、电子信息等有关资料;(三)虚构医药服务项目;(四)其他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行为。定点医药机构以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为目的,实施了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行为之一,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按照本条规定处理。 |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医疗保险服务机构 | |
4 | 4992 | 对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待遇的处罚 | 行政处罚 | 市级、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第一百零四条:违反本法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医疗保障主管部门依照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3.《社会保险欺诈案件管理办法》(人社厅发【2016】61号)。 |
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 |
5 | 4993 | 对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医疗救助资金的处罚 | 行政处罚 | 市级、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1.《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9号) 第六十八条: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者服务的,由有关部门决定停止社会救助,责令退回非法获取的救助资金、物资,可以处非法获取的救助款额或者物资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
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 |
6 | 4994 | 对以违反医药价格管理政策等为手段,骗取医保基金支出行为的处罚 | 行政处罚 | 市级、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属于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的,解除服务协议;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执业资格的,依法吊销其执业资格。 | 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 |
7 | 4995 | 对参加药品采购投标的投标人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 行政处罚 | 市级、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区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中心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百零三条:违反本法规定,参加药品采购投标的投标人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或者以欺诈、串通投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方式竞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医疗保障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对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二年至五年内参加药品采购投标的资格并予以公告。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十八条:禁止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 禁止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或者代理人以任何名义给予使用其药品的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师、药师等有关人员财物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禁止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师、药师等有关人员以任何名义收受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或者代理人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 |
医药企业 |
8 | 4996 | 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灭失的医疗保险基金相关资料进行封存 | 行政强制 | 市级、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区医保事务中心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七十九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实施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查阅、记录、复制与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相关的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灭失的资料予以封存;(二)询问与调查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调查事项有关的问题作出说明、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三)对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令改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四项 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进行价格监督检查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四)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先行登记保存,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转移、隐匿或者销毁。 |
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
9 | 5000 | 对药品、医用耗材价格进行监测和成本调查 | 行政检查 | 市级、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区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中心 |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十四条:国家完善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对药品价格进行监测,开展成本价格调查,加强药品价格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价格垄断、哄抬价格等药品价格违法行为,维护药品价格秩序。第八十六条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向药品价格主管部门提供其药品的实际购销价格和购销数量等资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百零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参加药品采购投标的投标人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或者以欺诈、串通投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方式竞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医疗保障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对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二年至五年内参加药品采购投标的资格并予以公告。 |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 |
10 | 5001 | 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向药品价格主管部门提供其药品的实际购销价格和购销数量等资料的监督检查 | 行政检查 | 市级、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十六条: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依法向药品价格主管部门提供其药品的实际购销价格和购销数量等资料。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 | |
11 | 5003 | 对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行为合规性的监督检查 | 行政检查 | 市级、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十八)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全面实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医保支付为基础,建立招标、采购、交易、结算、监督一体化的省级招标采购平台,推进构建区域性、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形成竞争充分、价格合理、规范有序的供应保障体系。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完善医保支付标准与集中采购价格协同机制。 2.《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医疗保障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第三条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的主要职责是:(六)制定药品、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 指导药品、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平台建设。 3.《中共重庆市潼南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潼南区医疗保障局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二、重庆市潼南区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监督指导中心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指导、分析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配送各个环节的日常运行状态。” 4.《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国纠办发〔2010〕6号)第二章、第三章 5.《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卫规财发〔2012〕86号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四条 |
公立医疗机构 | |
12 | 4997 | 对用人单位和个人遵守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行政检查 | 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区医保事务中心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七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和个人遵守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被检查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与社会保险有关的资料,不得拒绝检查或者谎报、瞒报。 | 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
13 | 4998 | 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加强监督管理 | 行政检查 | 市级、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区医保事务中心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八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应当提高医疗保障监管能力和水平,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 | 定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
14 | 4999 | 对医疗救助的监督检查 | 行政检查 | 市级、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1.《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9号) 第五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检查,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 |
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 |
15 | 5002 | 医疗保险稽核 | 行政检查 | 市级、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一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管理服务的需要,可以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医疗机构应当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劳动部令第16号)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稽核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对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和社会保险待遇领取情况进行的核查。第三条:县级以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第五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社会保险稽核人员开展稽核工作,行使下列职权:(一)要求被稽核单位提供用人情况、工资收入情况、财务报表、统计报表、缴费数据和相关帐册、会计凭证等与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二)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与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的资料,对被稽核对象的参保情况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询问;(三)要求被稽核对象提供与稽核事项有关的资料。第十二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对参保个人领取社会保险待遇情况进行核查,发现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丧失待遇领取资格后本人或他人继续领取待遇或以其他形式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立即停止待遇的支付并责令退还。 |
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和参保单位、参保人员 | |
16 | 5005 | 对举报骗取医保基金行为的奖励 | 行政奖励 | 市级、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区医保事务中心 | 1. 《重庆市骗取社会保险基金处理办法》(渝府令第231号)第七条第二款 对举报属实,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给予奖励。 2. 《重庆市举报骗取社会保险基金行为奖励暂行办法》(渝人社发〔2011〕288号)第二条 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社会组织(以下统称举报人)对涉嫌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进行实名举报,经查证属实、应予奖励的,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具体承办举报奖励工作。 3.《重庆市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试行)》(渝医保发〔2019〕51号) 4.《潼南区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潼医保发〔2019〕8号)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举报人)对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参保人员等涉嫌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以下简称欺诈骗保)行为进行举报,提供相关线索,经查证属实,应予奖励的,适用本细则。举报人为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机构、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不适用本细则。 |
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
17 | 5004 | 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医疗救助 | 行政确认 | 区县级 | 市医保局 | 区医保局 | 区医保事务中心 | 1.《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五章第三十条 申请医疗救助的,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救助,由县级人民政府医疗保障部门直接办理。 | 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