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索引号 ] | 11500222MB18607903/2021-00312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计划生育、妇女儿童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綦江区卫生健康委 | [ 有效性 ] | 有效 |
[ 成文日期 ] | 2021-12-03 | [ 发布日期 ] | 2021-12-03 |
健康中国綦江行动2021年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
健康中国綦江行动2021年工作计划
(征求意见稿)
第一部分:整体工作安排
1.组织召开健康中国綦江行动推进委员会专题推进会议。
2.推动15个专项行动落实年度计划。会同各专项行动成员单位,通过组织工作推进会、经验交流、邀请上级单位指导等方式,确保各专项行动重点任务顺利完成。配合市级各专项行动工作组开展健康中国重庆行动2020年度进展情况监测等。
3.制定并印发2021年度工作计划。
4.将健康中国綦江行动纳入重庆市綦江区“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卫生健康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实施。
5.组织研究制作健康中国綦江行动宣传科普材料。
6.进一步做好健康中国綦江行动网上宣传。在区融媒体中心等区内平台开设专题,做好健康中国宣传报道。加强区内新闻网站管理,规范涉健康中国相关内容的报道转载。持续依法打击网上涉健康领域的造谣传谣、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协调处置网上涉健康领域有害信息。强化网上舆情监测,及时预判预警,确保我区健康领域网上舆情总体平稳可控。组织好健康中国綦江行动网上舆论引导,坚持“进圈入群”等工作机制,回应公众关切、及时消除公众疑虑,有效维护网上良好舆论氛围。
7.加强健康中国綦江行动宣传力度。继续加强学习教育。围绕健康中国綦江行动提升主题,持续抓好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基层党员、社区群众、青少年儿童等群体的学习教育工作。加强主题宣传。组织全媒体广泛开展健康素质提升、健康知识普及等宣传,利用新兴媒体,广泛推送健康知识,扩大宣传覆盖面。持续发布健康相关公益广告和标语,在全区范围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健康中国綦江行动正面宣传和典型案例报道。扎实开展典型选树工作,促进广大群众提升健康素质。持续抓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深入开展“吃得文明”活动,继续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利用梦想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之“讲科技”活动、社区科普大学等载体,广泛开展健康科普主题宣传活动。
8.推进医药产业、做好健康产品开发。
9.全面加强药品管理。加强新冠病毒疫苗监督检查,强化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监管,切实保障新冠病毒疫苗和疫情防控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10.将医保政策充分与健康中国綦江行动等综合性政策相结合。争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做好国家新版医保目录落地工作,将符合条件的院内制剂纳入医保报销。
11.按照健康中国重庆行动试考核方案要求,配合做好健康中国重庆行动2020年度试考核各项工作。
12.配合做好健康中国重庆行动统计调查有关工作。
13.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
第二部分:各专项行动重点任务
一、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14.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工作方针,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国绕“1”个目标(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健全“2”库(健康科普专家库、健康科普资源库)“1”机制(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传播机制)、塑造“1”个宣传品牌(“健康中国巴渝行”科普宣传品牌)、抓实“1”批工作载体,全面做好健康促进与教育各项工作。
15.引导支持有关高校、企业和科普基地等,加强健康科普知识内容生产及知识发布,充分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以举办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面向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知识普及活动,不断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16.继续推动健康科普作品的创作展示,支持引导各单位、有关部门和科普基地开展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展览展示等活动,积极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科普作品、微视频大赛等,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开展健康科普作品研发创作的积极性。
17.多形式开展第五次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和康复的意识与能力。
二、合理膳食行动
18.开展“六个行动”: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学生营养改善行动、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临床营养行动、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吃动平衡行动。
19.实现“四项目标”。完善体系队伍:营养法规标准配套体系基本完善,区县营养工作制度及体系逐步配套,组建各级营养工作核心专家团队,加快专兼职营养人才队伍培育。创建营养健康细胞: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创营养健康家庭、营养健康食堂、营养健康餐厅、营养健康社区等营养健康细胞。提升健康素养:重点人群营养不良状况明显改善,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普及,居民营养健康素养得到明显提高。建设创新平台:积极创建重庆市营养健康创新平台,充分发挥营养相关科研机构、专业学术团体和企业等各方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展营养科学研究与成果应用转化,助推食物营养健康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日益丰富。
三、全民健身行动
20.编制《重庆市綦江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力争2022年12月底前完成)
21.全面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政策体系。贯彻落实《重庆市提升城市体育功能实施方案》,扎实推进体育“1+5+1”行动计划落实。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切实增强全民健身工作的法治化水平。鼓励各街镇定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和业余健身活动,鼓励个人至少有1项运动爱好或掌握1项传统运动项目,参加至少1个健身组织,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至少半小时,培养群众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2.全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水平。提升体育健身组织覆盖率。推动体育协会覆盖到街道镇乡,指导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触角向城市社区和乡镇农村延伸。加快场地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设施;全力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提升活动举办水平。根据疫情变化,视情办好第二届区运会、老瀛山国际越野挑战赛、横山骑跑两项赛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指导街镇持续举办好各类品牌特色赛事活动,扩大群众参与率,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
23.全面夯实全民健身工作成效。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以解决群众如何科学健身问题为导向,加强科学健身普及宣传。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促进其作用发挥。丰富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影响力广”为出发点,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丰富充实特色体育健身活动。夯实资金投入保障,积极争取全民健身政策、项目支持,鼓励引导市场资本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4.深入开展农民群众体育工作。积极参加全市农民体育赛事活动,以“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开展各种农民体育健身活动。
四、控烟行动
25.组织召开年度控烟专项工作部署会,部署年度工作任务。
26.开展《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相关宣传。
27.推动建立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28.开展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监督执法。
29.举办第34个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
30.指导、督促区级各部门、各单位、各街镇加快推进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工作。
31.加强无烟家庭、无烟学校建设工作。
32.积极配合市卫健委开展2021年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
33.加强控烟工作队伍建设。开展控烟执法、戒烟能力建设、无烟环境建设、烟草流行监测等系列培训。
34.积极配合市卫健委探索开展控烟工作评估。
35.进一步加强烟草广告的监管。在定期开展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烟草广告日常监测的基础上,加强互联网等新媒体广告烟草广告监测,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同时,发挥公益广告的宣传引领作用,引导媒体单位履行公益宣传责任,制作、刊发、播放禁烟公益广告,引导广告企业利用闲置时间发布禁烟公益广告,营造全民禁烟的良好氛围。
36.做好青少年控烟工作,加大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向未成年出售烟草制品的执法力度。通过引导督促烟草市场主体自主年报,接受社会监督。将烟草市场零售经营主体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加强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出入口附近零售户的检查力度和频次,对违规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行为的客户,依法予以严厉查处,对辖区市场电子烟经营户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检查、劝导,对于烟草专卖零售客户经营电子烟的一律劝导下架其电子烟产品。
37.以进一步完善“一库(法人信息数据库)一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重庆))”为基础,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和使用更加高效,推动“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更加科学,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共治的信用监管更加深入,推动烟草市场主体的诚实体系建设和实施联合惩戒。
五、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38.开展全区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热线工作人员培训。
39.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服务管理水平,使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治疗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均达80%。持续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工作,每年开展2次专项排查行动。
40.利用各种节假日,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重点宣传成人平均健康睡眠时间,认识抑郁和焦虑症状,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
41.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到2022年,全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达到33人(含精神科转岗人员和正在精神科转岗人员)。
42.继续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结合社工考前公益培训,持续开展分级分类社会工作培训,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2021年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1000名,推进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
43.按照我区《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2021年将在全区城区三个街道推开试点,加快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44.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服药指导、社区康复、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探索开展精神障碍患者家属专家交流互助等残疾人互助康复项目。
六、健康环境促进行动
45.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巡查监管和应急防范,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深入贯彻执行《土地污染防治法》。在自然资源规划、利用等各个环节依法严格执行防控、治理要求,配合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修复名录,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工作。加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应用,强化耕地分类管控,按照市级耕地分类管控方案,落实优先保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类技术措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完成市级关于农用地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协同监测有关任务。协助做好农产品产地国控点和市控监测点建设,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46.贯彻执行《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积极开展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和科普宣传工作,普及环境健康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环境健康的良好氛围。
47.按照綦江区农村供水“一改三提”工作方案,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40余处,解决群众饮水安全保障10万余人,有序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水源地、运行管理安全保障监管,创建新盛、篆塘两个“四有”示范农村供水运行管理试点。
48.扎实开展“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在常态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的基础上,开展以清理“蓝棚顶”、无人居住废旧房、房前屋后杂物堆、田间地头废弃物、管线“蜘蛛网”、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
49.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旅游厕所现状及《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3-2016)国家标准修订调研工作。
50.进一步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进一步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社区服务提升,不断健全完善统筹协调、居民参与、长效管理等机制,积极引导支持市场力量参与改造。綦江区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共计25个项目,总户数11815户,小区内楼栋数741栋,总建筑面积105.55万平方米。
七、妇幼健康促进行动
51.结合健康中国建设,推动落实新一轮“两纲”卫生健康领域相关工作。
52.配合做好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和等级评审工作。
53.加大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和婴幼儿养育照护专业指导,推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
54.利用2021年5月20日的母乳喂日,加强对母乳喂养社会宣传。
55.贯彻落实儿童健康管理,一是0—6 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0%以上;二是加强出生缺陷干预,防治儿童智力低下和疾病性伤残,提高全区出生人口素质,全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达 98%以上;三是规范对危重新生儿救治管理,畅通救治转诊绿色通道;四是规范0-6岁儿童眼保健,确保0—6 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分别达到90%以上 。
56.继续推进宫颈癌、乳腺癌等妇女重点疾病防治,实施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2021年为辖区1.5万名以上的35-64岁城乡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检查和1.4万名以上的35-64 岁城乡妇女进行免费乳腺癌检查,提高“两癌”早诊率,实施贫困妇女“两癌”救助项目。
57.积极收集各项妇幼数据,及时上报市级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系统。
58.落实儿童医疗保险参保及待遇保障工作。
59.将健康中国綦江行动纳入重庆市綦江区“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卫生健康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实施。积极储备妇幼保健服务机构建设项目,并对接国家专项工程,争取上级支持,着力提高妇产科、儿科健康服务能力。
60.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运用新媒体宣传、发放宣传资料、依托“母亲水窖”“母亲健康快车”等公益项目实施宣传等方式,科学普及卫生保健、科学育儿、健康养护、科学健身等知识,提升妇女健康素养。依托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阵地,开展健康讲座与培训。结合“最美家庭”寻找活动,将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融入到家风、家教、家训中。
61.养成良好习惯,践行健康行为。倡导家庭健康饮食,平衡膳食,有效防控慢性病。推广家庭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注意饮食卫生,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引导家庭养成健康文明生活习惯,创建健康绿色温馨家庭环境。大力倡导“无烟家庭”推动无烟观念融入家庭教育,组织动员妇女劝导家庭成员不吸烟或者主动戒烟,创造健康、绿色、温馨的家庭环境。
62.关注心理健康提高生活幸福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识。重点关注农村单亲母亲、残疾、患重病、留守妇女等特殊困难群体心理健康,以妇女之家为依托,为她们提供法律宣传、技能培训、权益维护、心理咨询、情感关爱、文体活动等服务。
63.继续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工作,将儿童青少年作为重要服务对象之一,开展学业辅导、健康促进、心理关爱、能力提升等服务。学校需设立社会工作室,根据学校学生人数配备2—3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持证社工),将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范围。
64.继续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提质增效,确保符合条件有康复需求残疾儿童得到有效的康复救助服务。
八、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65.会同区卫健委,探索成立首届全区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66.开展卫生示范学校创建。以创建卫生示范学校为抓手,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推动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和常见病、传染病防控工作,综合整治学校环境卫生,加强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卫生健康意识。2021年,全力推进市级卫生示范学校评选活动。
67.确保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督促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营养健康管理责任,会同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委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和风险监测,排查并消除各环节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配备营养师,积极开展“三减”科普宣传,推动健康中国綦江行动向纵深发展,提高师生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
68.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用好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展青少年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公益宣传和健康咨询服务。探索成立以团组织为业务主管单位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选聘若干有管理经验、热心儿童青少年健康事业的专兼职人员。
69.加强专家队伍建设。依托区家庭教育讲师团、心理疏导公益团体,形成一批稳定的涵盖心理+社工专业的专家团队;配合教育部门开展中小学教师开展安全自护教育授课技巧及心理健康培训,提升中小学教师健康教育授课能力。
70常态化开展控烟宣传、禁毒防艾、安全自护等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活动覆盖面和实效性,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安全自护能力。
九、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71.开展职业健康进企业、进医疗卫生机构、进职业学校“三进”活动,提升重点人群的防护知识与意识。
72.组织开展第19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树立职业健康理念。
73.持续推进尘肺病重点行业工伤保险扩面专项行动,定期了解粉尘危害基础数据库信息更新情况,及时将相关用人单位劳动者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围。
74.持续推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充分利用健康企业、健康达人、康复站建设等工作,引导新闻媒体集中宣传报道。
75.推动企业进一步提升劳动保护条件,更好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
76.开展“安康杯”竞赛,推动提升职工劳动保护技能,增强职业安全健康意识,积极营造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的浓厚氛围。
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
77.抓好老龄委日常事务。加强统筹协调,贯彻落实《重庆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方案》,开展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配合做好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相关工作,大力宣传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单位和人物先进事迹,营造尊老敬老社会氛围。
78.抓好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工作,助推老年医学科建设,积极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重点关注老年人慢性病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分类管理和健康指导。加强基层老龄健康队伍培训。
79.抓好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实施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引导医养结合机构差异化发展,支持“医办养”机构以服务失能(失智)老年人为重点,“养办医”机构以服务自理、轻度失能(失智)、慢性病老年人为重点。推进医养结合协同发展,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优质医养资源共建共享。
80.持续推动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服务专项行动,继续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等重点民生工作,试点开展助餐、助浴,对全区3家符合条件的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
81.持续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康养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在职养老护理员培训力度;落实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落实养老人才薪酬保障和激励制度;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工作。
82.使用市级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推动养老服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83.开展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扩大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面,提高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水平,把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落到实处。
84.每年定期举办书法、舞蹈、语言、合唱等20个面向老年人的公益性免费开放培训班,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提供数字化体验服务,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85.开展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数字阅读讲座,每年开展四期,定期开展公益免费培训。
86.继续协助做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试点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十一、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
87.政府应高度重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的民生实事,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健康政策与环境的建设。
88.持续开展心脑血管病网络监测及评估报告。
89.推进公众卫生应急技能提升行动,加大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培训。
90.切实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控烟、减盐减油、促进居民身体活动,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全面落实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就诊门诊患者,随访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免费测量一次血压(非同日三次测量)。
91.加强癌症监测随访工作,将肿瘤登记随访工作纳入对各医疗机构的考核,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将监测数据与早诊早治数据综合利用,为癌症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92.进一步加大癌症临床治疗和药物研究等科研项目,重点针对癌症可防可治进行逐一攻关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投入,推广成熟的预防控制措施。
93.政府要高度重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加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经费投入。
94.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监测与评估工作,加大培训呼吸系统疾病监测和系统录入管理,充分利用监测数据指导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95.落实结核病特殊疾病门诊政策,做好结核病用药保障。
十四、糖尿病防治行动
96.加强慢性病患者的筛查发现与规范管理,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管理;落实随访管理相关措施,切实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十五、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
97.继续开展对氟骨症等地方病致残患者残疾评定、康复服务。
98.继续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报告及新冠肺炎信息系统培训;按照市级传染病症状监测模式开展传染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