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基层政务公开
>
统计领域基层政务公开
>
统计数据
>
数据发布
>
普查数据

- [ 索引号 ]
- 115002220093001221/2025-00020
- [ 发文字号 ]
- 无
- [ 主题分类 ]
- 统计
- [ 体裁分类 ]
- 统计分析
- [ 发布机构 ]
- 綦江区统计局
- [ 有效性 ]
- 有效
- [ 成文日期 ]
- 2025-07-25
- [ 发布日期 ]
- 2025-07-25
重庆市綦江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 (第三号)
重庆市綦江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
(第三号)
——第二产业基本情况
重庆市綦江区统计局
重庆市綦江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 7 月 9 日)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区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区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 911个,比2018年末下降15.3%;从业人员26147人,比2018年末下降60.5%。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909个,占99.8%;港澳台投资企业1个,占0.1%;外商投资企业1个,占0.1%。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25803万人,占98.6%;港澳台投资企业91人,占0.4%;外商投资企业253人,占1.0%(详见表3-1)。
表3-1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合 计 |
911 |
26147 |
内资企业 |
909 |
25803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1 |
91 |
外商投资企业 |
1 |
253 |
其他统计类别 |
— |
— |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19个,制造业783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9个,分别占2.1%、85.9%和12.0%。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6.5%、9.7%和8.8%。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292人,制造业23957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898人,分别占1.1%、91.6%和7.3%。在工业行业大类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汽车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8.1%、12.7%和12.3%(详见表3-2)。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45.4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1.0%;负债合计276.14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10.6%。2023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5.12亿元,比2018年下降32.4%(详见表3-3)。
表3-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合 计 |
911 |
26147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 |
—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 |
—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1 |
—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 |
—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18 |
292 |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 |
— |
其他采矿业 |
— |
—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43 |
921 |
食品制造业 |
36 |
806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38 |
574 |
烟草制品业 |
— |
— |
纺织业 |
7 |
105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1 |
3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3 |
29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23 |
154 |
家具制造业 |
24 |
342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7 |
514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15 |
233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19 |
74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1 |
4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4 |
526 |
医药制造业 |
6 |
190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2 |
23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17 |
75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50 |
3322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 |
5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37 |
4742 |
金属制品业 |
89 |
2235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75 |
2259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4 |
729 |
汽车制造业 |
80 |
3214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33 |
1105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3 |
537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9 |
416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1 |
14 |
其他制造业 |
5 |
85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4 |
26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5 |
11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39 |
752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10 |
422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60 |
724 |
表3-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
合 计 |
645.45 |
276.14 |
305.1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 |
— |
—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 |
— |
—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0.01 |
— |
—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 |
— |
—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8.65 |
7.14 |
2.77 |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 |
— |
— |
其他采矿业 |
— |
— |
—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3.95 |
1.97 |
4.81 |
食品制造业 |
3.23 |
1.92 |
3.64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1.65 |
0.90 |
2.37 |
烟草制品业 |
— |
— |
— |
纺织业 |
0.85 |
0.61 |
0.35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0.07 |
0.01 |
0.01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0.08 |
0.07 |
0.06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0.47 |
0.24 |
0.34 |
家具制造业 |
0.70 |
0.38 |
0.52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1.36 |
1.05 |
3.41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0.71 |
0.44 |
0.95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0.13 |
0.01 |
0.12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0.87 |
— |
—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4.72 |
5.11 |
1.08 |
医药制造业 |
0.88 |
0.60 |
1.16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0.05 |
0.03 |
0.08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5.67 |
3.36 |
4.3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66.45 |
43.80 |
32.00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0.01 |
— |
0.01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85.44 |
62.34 |
147.87 |
金属制品业 |
11.47 |
6.02 |
15.57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1.38 |
11.43 |
11.34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1.38 |
5.08 |
2.91 |
汽车制造业 |
19.27 |
17.49 |
12.64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226.88 |
4.76 |
7.70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3.12 |
1.50 |
4.76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5.20 |
3.41 |
4.51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0.06 |
0.06 |
0.01 |
其他制造业 |
0.24 |
0.21 |
0.16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0.41 |
0.25 |
0.18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 |
— |
0.05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09.98 |
78.05 |
28.14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9.24 |
4.56 |
8.34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40.88 |
13.36 |
2.87 |
(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详见表3-4。
表3-4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31.46 |
其中:精炼铜(电解铜) |
万吨 |
— |
原铝(电解铝) |
万吨 |
31.42 |
水泥 |
亿吨 |
0.01 |
集成电路 |
亿块 |
0.01 |
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 |
万平方米 |
50.74 |
(四)主要能源产品产量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详见表3-5。
表3-5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原煤 |
亿吨 |
— |
原油 |
万吨 |
—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110.69 |
其中:火力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110.13 |
水力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0.56 |
核能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 |
风力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 |
太阳能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 |
二、建筑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区共有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478个,比2018年末增长49.8%;从业人员13439人,比2018年末下降47.9%。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39.1%,土木工程建筑业占18.4%,建筑安装业占11.3%,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31.2%。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65.1%,土木工程建筑业占16.2%,建筑安装业占5.9%,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12.8%(详见表3-6)。
表3-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合 计 |
478 |
13439 |
房屋建筑业 |
187 |
8753 |
土木工程建筑业 |
88 |
2179 |
建筑安装业 |
54 |
790 |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
149 |
1717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98.5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05.4%;负债合计161.6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80.7%。
2023年,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14亿元,比2018年下降22.6%(详见表3-7)。
表3-7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亿元) |
负债合计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
合 计 |
298.58 |
161.65 |
57.14 |
房屋建筑业 |
87.93 |
41.20 |
33.31 |
土木工程建筑业 |
198.45 |
113.14 |
12.73 |
建筑安装业 |
6.20 |
4.07 |
6.40 |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
6.00 |
3.24 |
4.70 |
注释:
[1]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2]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