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2025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拟入库(第一批)的公示
日期:2025-03-17
大中小

重庆市綦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2025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拟入库(第一批)的公示
为切实加快我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步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街镇审核上报,区农业农村委、区发展改革委、区林业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统一组织专家对2025年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一批)项目进行了评审,现将评审通过拟入库项目予以公示(详见附表)。
公示时间3个工作日(2025年3月17日—3月19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提交书面意见。举报地点:綦江区农业农村委办公楼801室,举报电话:023-85880056。
附表:2025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拟入库(第一批)公示表
重庆市綦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3月14日
附表:
2025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拟入库(第一批)公示表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实施单位 | 项目总投资 (万元) |
建设地点 | 建设内容 | 绩效目标 | 备注 |
1 | 丁山镇万佛峡漂流游客接待和农副产品展销中心 | 重庆市綦江区丁山镇保元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 800 | 丁山镇保元村8组 | 项目总体规模约2.01亩,内设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工艺品、农副产品展示销售厅等。主体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建设,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包括主体工程建设、室内装饰装潢;便民设施、展架、货架、直播设备、应急设备、消防设备采购;室外环境打造1850平方米等。 |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从2025年起预计漂流经营性收入达到800万元以上,年农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随着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逐年提高。 社会效益:可直接解决稳定就业约20余人,季节性临时就业约200余人,同时增加丁山镇农户和集体产业的收入,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和旅游发展。 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可以改善丁山河沿线村容村貌,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于配套的所有旅游设施全部采用生态处理手段,生活垃圾全部采取集中收集处理,有力推动绿色生产和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
|
2 | 十里悬崖美丽乡村综合体 | 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同心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 1120 | 郭扶镇同心村 | 规划总面积约253亩,其中包含村集体建设用地5.4亩。打造高产粮蔬菜示范基地,面积180亩;高山冷水鱼养殖场,面积50亩;亲子耕种体验园,面积17.6亩;田园休闲营地,面积5.4亩。 |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高产粮蔬示范基地每年收入可达60万元,高山冷水鱼生态养殖场每年收入可达30万元,预计亲子耕种体验园、田园休闲营地建成后可达成每年接待2万人、经营收入100万元以上的目标。 社会效益:项目将带动当地农民就业,预计新增就业岗位30个,其中脱贫户8人,残疾人2人。 生态效益:促进城乡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区域品牌价值提升,村集体一村一品等生态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机利用土地资源,全方位促进土地复耕。 |
|
3 | 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高庙村生态农业与文旅融合示范项目 | 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高庙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 2200 | 项目规划总面积约336.15亩,分两期建设。 一期:生态小麦种植示范园,面积150亩。生态农产品展示体验示范园,面积2100平方米。 二期:高效林下种植示范园、魔芋立体种植示范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区、专家学者工作站,面积183亩。 |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预计生态小麦种植示范园年收入可达50万元,林下种植和魔芋种植年收入可达100万元。初步达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专家工作站有效活跃度。生态农产品展示体验示范园可吸引大批游客,产生餐饮、研学等可观旅游收入150万元。通过项目带动,高庙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预计增加150万元。 社会效益:项目将带动当地农民就业,预计新增就业岗位50个,其中脱贫户10人,残疾人5人。提升郭扶镇农业技术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产品展示体验示范区承担研学功能,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交流与融合。 生态效益:项目采用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