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产业帮扶 到户产业发展规模和家庭数量增长明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工作情况
真金白银产业帮扶 到户产业发展规模和家庭数量增长明显
近日,笔者从区农业农村委获悉,脱贫攻坚胜利后,我区每年整合中央和市、区财政补贴资金超1000万元,激发脱贫户发展产业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夯实自我发展基础,为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悉,截至2024年12月,全区一半以上脱贫户和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享受到政府产业帮扶举措。綦江区2024年产业帮扶项目数据显示,本年度全区脱贫户和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户发展产业养殖生猪10727头、山羊13775只、蜂1149群、兔10825只、家禽136790只、水产356.99亩;种植水稻8721.96亩、其它粮油5268.87亩、蔬菜2777.517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2家,发展庭院经济1091户。项目指导部门和街镇选派技术指导员对产业发展进行针对性技术指导,积极开展生产和经营环节帮扶,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促成了帮扶对象达成预期生产经营目标。
在石壕镇石泉村,村民廖正先发展山羊52只、生猪4头,通过产业验收后拿到了财政奖补资金17600元。“我将把这笔资金投入到下一步产业发展中。”廖正先说。
日前,全区2024年度产业帮扶项目已全部通过验收财政补贴兑付,支付补贴资金1537.13万元,共6205户脱贫户和风险监测对象受益。“2023年全区该项目发展产业脱贫户和风险监测对象是4297户,财政兑付补助资金1324.54万元,由此对比,发展产业家庭和产业规模增长明显。”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立足乡村资源禀赋,突出乡土特色,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是支持脱贫户和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发展产业的指导原则。”该负责人说,产业发展中涉农部门和街镇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动了帮扶对象发展产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扶责任人因户施策协助开展产业发展指导、规划庭院经济,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消费帮扶等措施,扶持多种类型、规模适度的家庭增收产业,取得了持续夯实脱贫攻坚成果的扎实效果。
2021年以来,我区每年投入到户产业帮扶项目资金均达1000万元以上,得益于产业发展政策指引,脱贫户和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发展产业户数从3000多户递增到6000多家,产业规模逐年递增,产业质量不断向好。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守的是脱贫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努力提高帮扶针对性和及时性,根据不同发展需求开展针对性产业帮扶,激发主体持续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其产业增收能力。(特约通讯员 黄玉文)
(《綦江日报》2024年12月31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綦江区部门网站
綦江区镇街网站
綦江区其他机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