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履职依据 > 本机关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222750076936P/2023-00404 [ 发文字号 ] 綦教〔2023〕17号
[ 主题分类 ] 教育 [ 体裁分类 ] 公告公示
[ 发布机构 ] 綦江区教委 [ 有效性 ] 有效
[ 成文日期 ] 2023-03-24 [ 发布日期 ] 2023-04-14

重庆市綦江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綦江区关于“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教育学区,中小学,中职学校(含民办),区教科所、区进修校(区社区教育学院):

綦江区关于“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已经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綦江区教育委员会

2023324


綦江区关于十四五职业教育发展提升

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和重庆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全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按照《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有关要求和全国、全市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依据《重庆市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綦江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特别是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引进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地位,为綦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二)基本原则

——党建引领,统筹规划。坚持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凸显职业教育战略地位和类型定位,加强政策供给,加大投入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教育评价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创新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和发展水平。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丰富多元办学主体,积极探索特色学徒制试点,推进1+X证书制度,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全区各类别职业教育进行分类指导,推动特色发展。

(三)主要目标

2025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国家设置标准,类型定位和层级结构更加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加适应。尽最大可能集聚8所高校、5万大学生,成为渝南教育高地、人才高地。职普比由3.2:6.8提升为4:6,在校生达到1万人,双师型教师不低于专业教师总数的60%。建设老年教育示范校(基地)。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程、进头脑,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全面推进,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职业中等教育与职业高等教育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引进建设一批优质高水平高职院校和职业技术大学。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条件整体提升,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更加优化,三教改革取得实效,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培育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协同发展与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持续推进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发展,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力明显提升,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建成渝南职教城,产教融合发展机制更加健全,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推广。

二、重点任务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加强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公民道德和四史教育。构建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加强党组织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力量,建设三全育人典型学校,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听党话、跟党走。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开足开齐开好思政必修课程,严格思政课教材选用管理,开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政课程教学资源。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职思政课教师实施职业院校党建和思政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开展德育管理人员、专职思政课教师培训,建强德育工作队伍,打造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提升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和育人实效。

2着力落实五育并举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德育实效,建好德育实践基地,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打造德育典型案例。提升智育水平,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设公共基础课程,科学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体育锻炼,保证体育课程时间,拓展学生校内体育活动空间,营造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的学校体育氛围。增强美育熏陶,鼓励职业院校结合地方实际设立美育类特色课程,通过举办综合性艺术节等形式提升学生美育活动参与率。加强劳动教育,落实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勤工俭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完善劳动教育体系

3深化文化育人行动坚持以文化人,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育人质量,彰显文化育人特色。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引导职业院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建设一批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时代特征和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品牌。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和课程建设,支持职业院校积极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渝传统工艺和非遗技艺。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鼓励职业院校借鉴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学习场所,支持校企共建职业素养培育实践基地。

(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推动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发展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作用,坚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推进市级优质中职学校、优质专业建设,大力引进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逐步提升高层次职业教育比重。积极发展本科职业教育,配合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科高职院校提升办学层次和举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优化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模式,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培养规模,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比例。

5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融通,建设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基地,在普通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培养掌握技能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能力。探索发展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特色综合高中。鼓励职业院校建设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基地,为普通高中开展职业教育提供资源支持。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通,支持职业院校为普通高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课程,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开设职业技能课程。推进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融通,实施职业教育服务终身学习质量提升行动,促进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协同发展。

(三)优化职业教育布局

6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实施高校引进行动计划。大力引进和新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加快推进重庆经贸职业学院綦江校区、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綦江校区、重庆健康工程职业学院的建设,推动重庆信息安全学院、重庆德国埃森大学的落地,积极引进更多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落户綦江或来綦设立校区。十四五期间,继续加大优质高校引进力度,力争在綦高校达到8所。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在永桐新城加快职教城建设进度,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优化职业院校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綦江万盛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化发展,增强职业教育对支柱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在老城区及北部新城围绕农业农村、生态保护、文旅融合、医药卫生等领域合理布局院校,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打造知名康养休闲目的地,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

7提升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围绕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打造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优化专业建设路径方向,强化对专业体系建设的统筹指导,提升专业对产业的适应性。服务壮大现代产业体系,改造升级服务电子、汽车摩托车等传统产业相关专业;优先发展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相关的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直播电商服务等相关专业,加快建设支撑康养、家政等现代服务业高水平发展相关专业。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专业设置、认证、质量评价、预警调控等机制,支持职业院校自主设置与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目录外专业,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的匹配度。

(四)打造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

8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建设贯穿教师发展全过程,坚持用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和长效化。严格惩戒师德失范行为,推动建立师德师风大数据监测平台,推进师德建设负面清单制度,设立师德师风举报平台,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及时发现、纠正和惩处师德失范行为。完善教职员工准入制度。

9加强高水平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职教师资引进和培育,面向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和民生工程产业,引进一批技能领军人才。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打造一批德艺(技)双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支持校企共建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在校企之间双向流动实施双师型教师分类分级认证,推动全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60%以上。

(五)推进基础能力建设

10推进办学条件改善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2023年,完成渝南职教城(一期)建设、綦江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和重庆市医科学校(一期)迁建。2025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国家设置标准。补齐高职院校扩招后短板,支持引进高职院校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改善提升,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对标职业教育本科设置标准提升办学条件,早日升级为本科院校。推行常态化办学条件监测,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院校办学基本条件,优先保障建设用地和基本建设资金需求,推动职业院校土地、校舍及实习实训场所设施等办学条件达标。

11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信息化基础条件,支持职业校校园有线、无线、物联网三网融合发展,打造绿色、安全、高效的校园网络环境。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加强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按照在线开放课程标准,建设一批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开展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训室、虚拟工厂等智能学习场景建设与应用,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提升信息化运用水平,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教育数据的伴随式采集存储和智能化分析应用,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效能提升和治理效能提升。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开展职业院校教学及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全员培训。

(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12完善多方联动运行机制完善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学校为基点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联动运行机制。推动关键要素融合,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产业发展规划,同步制定产教融合发展政策,落实各项支持要素,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校企共建共享职业教育资源。强化行业协同指导,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对接。优化产教融合政策支撑,进一步完善财政+金融+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协助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形成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13推进产教融合改革创新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围绕高水平、专业化,优化实训教学条件、健全实训教学体系、打造实训教师队伍、创新实训运营模式,推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发挥辐射引领作用。鼓励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围绕现代产业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开展校企联合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

14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推动政行校企研合作办学,推动多主体要素融合与资源整合,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办学活力,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推进职业院校专业与行业产业对接、课程与职业能力标准对接、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实训基地与工作岗位对接、师资与行业企业对接,实现校企双元专业共建、教材共编、标准共融、教学共育、基地共享、师资共培。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践,推进岗课赛证融通。

(七)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15健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服务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流程再造,面向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开发与职业能力标准相对接、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的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等。支持职业院校落实和探索相关标准,推动职业院校全面落实国家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科学制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并公示。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更高标准,待条件成熟时推动上升为市级或国家标准。

16全面深化三教改革深化教师改革,规范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坚持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改革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和评价机制,稳步提升双优计划院校高级和中级职称岗位占比。完善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资源配置新机制,职业院校可根据需要和条件自主招用企业技能人才兼职任教。深化教材改革,严格执行《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探索教材内容定期更新机制,建立完善教材审核、审查、抽查机制,评选一批优秀校本教材。深化教法改革,推动职业院校课堂革命,探索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完善区级、校级竞赛机制,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能力建设,培育一批体现綦江职教特色的高质量教学改革成果。

17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强化人才评价质量管理,建设质量评价平台,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提升鉴定评价信息管理水平,规范质量监测评价过程。推动实施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全面抓好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专业能力考核。加强过程评价与跟踪反馈,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指导和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监测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健全职业院校质量年报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逐步实施专业认证、课程认证。

(八)深化职业教育重点领域改革

18完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推动学校建立健全由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董事会或理事会,发挥好校级学术委员会作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升依法治校水平。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强化职业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完善选拔任用机制。组织开展职业院校校长和管理干部培训,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管理队伍。

19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按照各校办学条件核定专业招生计划。推动建立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参考初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逐步建立学生家长自主申报、区级统筹宏观管理、学校依规依章录取的运行机制。

20改革职业教育评价完善督政、督学和评估监测体系,将职业教育纳入政府对区级部门、街镇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查考核内容。建立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评价。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评价体系,重点评价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学生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建立技能抽查、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抽检等随机检查制度。加强双优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和成效评价,引导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九)推动区域协同和国际交流合作

21促进区域协同创新推动綦江-万盛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建立健全綦江-万盛职业教育定期会商机制,在资源共建共享、干部互派、师生交流、学生就业、技能竞赛等方面密切合作;支持綦江-万盛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和产教融合发展,探索一体规划、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綦江重要战略支点城市作用,增强綦江职业教育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能力,协同培养服务绿色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22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深化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引进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优质企业来綦开展职业教育合作,推动重庆德国埃森大学项目落地,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升綦江作为重庆南部支点城市的辐射能力,把优质教育引进来;支持鲁班工坊、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等建设,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标准和示范课程,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

(十)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

23拓展职业培训功能服务面向人人的社会培训,推动职业培训资源向市场急需、企业生产必须等领域集中,开发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源新需求的培训项目。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对重点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服务,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及就业困难特殊人群,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就业、再就业、返乡创业等专项培训,服务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强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培训,加大培训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的培训力度。支持职业院校开展送技术技能下乡活动。建设辐射全域的三农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24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能力增强技术研发能力,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建设兼具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大师培育功能的技术技能服务平台,打造高素质技术研发队伍,服务綦江高新区建设和永桐新城建设,重点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工作。鼓励职业院校承接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机构、行业企业设立的科技攻关、技术研发项目。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建立学校、合作单位和科技人员等多方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知识产权有效保护的合作与激励机制,将成果转化与推广成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务晋升和科研奖励的依据。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联合行业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大就业见习、实习实训组织管理力度,增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发展能力、职业转换能力。

(十一)创新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25完善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强化终身教育管理,推动将终身教育纳入街镇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协同、社会支持、市民参与的终身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持续加大财政对终身教育的投入力度,推动建立终身教育质量监控、信息统计制度。

26增强终身教育服务能力构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以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为目标,巩固终身教育四级网络体系。创新发展老年教育、社区教育,鼓励支持职业院校开设与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建立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开展老年教育培训服务,进一步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享受智慧生活。持续推进终身教育品牌建设,强化终身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能力提升。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三、保障措施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全面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以把方向、揽全局、抓思想、建队伍、促党建为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强化党组织在职业教育规划执行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狠抓党员队伍建设,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构建规划落实机制

强化协同配合,区级有关部门和院校协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把规划任务融入到部门和院校相关工作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中。强化项目统筹,充分发挥市级、区级重大职业教育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有效激发部门与院校的主体活力。加强分类指导,鼓励有关部门和职业院校建构有效实施机制,形成一部门(院校)一策的良好推进局面。

(三)加大政策配套力度

加大经费统筹力度,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将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范围。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健全成本分担机制,落实举办者的投入责任,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落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加快构建技能型社会的宣传,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认同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发挥职业教育智库作用,加强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打造一批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宣传品牌。常态化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体验,增进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体验和认知,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中心

新媒体矩阵

营商环境

微博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